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郑锦玮
9月13日,以“智汇山西・碳索未来”为主题的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山西万狮京华大酒店顺利召开。此次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及山西省委、省政府绿色低碳转型部署,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为山西低碳绿色转型建言献策。
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揭牌仪式
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由山西低碳环保产业集团、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等10家龙头单位联合发起,是整合山西省碳中和领域产业与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组织。联合体秉承“创新驱动、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构建“产、学、研、金、服、用”多方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助力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和高质量转型。
大会选举产生首届主席团及专家委员会: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当选联合体主席;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原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胡早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总经理孙红霞任秘书长。
联合体副主席赵学明讲话
会上,王凤斌与多位副主席及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武东升共同为“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揭牌,标志着联合体正式启航。联合体副主席赵学明介绍《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三年行动计划(讨论稿)》,明确到2028年的总目标:建成1个核心智库、3大创新平台、5类示范项目、10项关键技术突破的碳中和协同创新体系,在煤炭清洁利用、低碳冶金、CCUS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可复制的示范项目,为山西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低碳产业壮大注入动力。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武东升致辞
在联合体明确发展路径后,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武东升结合国家战略与山西实际,发表致辞。他指出,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视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形成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进一步要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联合体主席王凤斌讲话
在明确发展目标与顶层指引后,联合体如何凝聚各方力量、落地推进具体工作,成为现场关注的核心。王凤斌表示,联合体将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夯实平台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科研-转化-产业”链条;二是聚焦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关键领域,布局联合创新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搭建政策解读、技术交流等服务平台,助力成员单位发展;四是打造“发展共同体”,让成员共享机遇、共同成长。他同时倡议各成员单位强化主体责任、深化协同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共同贡献“山西方案”。
联合体专家委员会主任胡早讲话
专家委员会主任胡早指出,专家委员会将当好联合体“智囊团”,履行战略咨询、技术评审、标准引领等职责。重点聚焦山西特色领域: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碳产业节能降碳等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推进CCUS技术示范应用与产业化;强化循环经济与生态碳汇能力提升。同时,将建立开放协作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人才培养,为山西碳中和提供智力支撑。
山西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军讲话
山西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军教授认为,联合体的成立是山西碳中和工作的节点性事件。他期待联合体不仅成为产业创新平台,更能成为信息发布、智慧迸发、产学结合的综合体,涵盖农业、生活等更多碳中和领域。他强调,创新需兼顾“0到1”的原理突破与“1到99”的产业加成,希望联合体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提升转型质量,力争成为全国示范,走进国家乃至世界平台。看到众多企业加入联合体、投身碳中和产业的实业创造,他倍感振奋,认为这标志着山西碳中和工作从“理论层”迈向“实践层”。
图片来源:联合会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