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内瓦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现场,随着一声落槌,一枚镶嵌着17.61克拉“Bleu Royal”蓝钻的拍品,最终以3.2亿元的天价成交,瞬间吸引了全球珠宝界的目光。
据美联社报道,这颗名为“Bleu Royal”的蓝钻,不仅重量达到17.61克拉,更是拍卖史上尺寸最大的内无瑕艳彩蓝钻。经过精心切割与打磨,它呈现出完美对称的梨形轮廓,此次正是以戒指镶嵌形态参与拍卖。
这场拍卖的竞争格外激烈,一名匿名私人收藏家在与另外两名竞拍者僵持7分钟后,最终成功将这枚钻戒收入囊中。后续消息透露,这位胜出的藏家来自亚洲,整场竞拍过程是通过电话委托完成的。
业内专家表示,蓝钻稀缺性源于地壳深处硼元素随机渗透,仅占钻石开采总量的0.02%,其亿万年形成的“天然属性”曾让戴比尔斯等西方巨头垄断市场。不过,中国科学院在河南柘城的技术突破,正打破这一垄断格局。
早在2019年,中国科学院就首次成功收获宝石级钻石。经专业机构检测,这批宝石级钻石的硬度、折射率等关键物理指标,与天然钻石完全一致。这一技术突破,为国内彩钻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后,河南柘城逐步成为全国宝石级钻石产业核心,年产能从2020年的200万克拉提升至600万克拉,当前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5%,成为推动国内宝石级钻石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基地。
图注:河南柘城柘光钻石工厂基地
随着国产彩钻技术的成熟落地,国内珠宝品牌开始积极布局彩钻市场,扎根河南柘城的“柘光”品牌便是其中的代表。与西方品牌常见的高溢价营销模式不同,柘光品牌选择走差异化路线,以“相对亲民的定价+个性化定制”的组合策略开展业务。
例如,旗下3克拉VVS净度粉钻项链,定价不足10万元;同时还提供钻石形状、参数调整等定制服务,并为每一件产品配套IGI国际宝石学院证书,额外附赠免费清洗等售后服务,通过“产品+服务”的双重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凭借这样的综合优势,河南柘城钻石在国际市场上收获广泛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从京东商智的数据分析来看,柘光品牌在平台内“定制国产钻石首饰”品类中销量稳居第一,在整体珠宝品类的成交量中也位列第二。其客户群体中,90%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海外高净值人群,最远的订单甚至直达迪拜顶级消费圈。
截至目前,柘光品牌的累计定制客户已超千位,订单类型主要集中在婚戒、节日礼品及个人消费领域,其中复购与转介绍订单占比约40%。此外,品牌还创新推出“来图定制”“DNA毛发钻石”等特色产品概念,同时承接国风古典款式的定制需求。
就连欧洲顶级珠宝采购商也对其青睐有加,甚至公开表示:“只要是柘城生产线出品的钻石,无论多少克拉,我们都愿意全部采购!”
柘光品牌主理人Lucas认为,当下主流消费者追求的钻石,是“外观不张扬,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品质不凡”的类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在一年内密集对接了3家调研机构、5家生产工厂、10多家珠宝品牌、北上广深30多家线下珠宝钻石门店、50多个设计镶嵌团队,以及百余位普通消费者。在反复推翻、重构思路的过程中,团队最终搭建起完备的生产线,正式推出柘光品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钻石定制业务的自由度。
也正因此,过去执着于在国际拍卖会追逐稀世宝钻的买家,如今开始大量转向柘光这个河南本土钻石品牌。
北京藏家周女士就是典型例子,此前她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与一枚百万级粉钻失之交臂,后来通过朋友推荐接触到柘光品牌,最终定制了与拍卖会上同款的彩钻“鸽子蛋”,还将钻石品质升级到VVS净度、D色级。
据周女士反馈,这定制粉钻“鸽子蛋”的光泽度比拍卖会上的原版还要好,采购成本却减少了近百万元,而且配备了IGI证书,售后服务流程也十分完善。“珠宝本应承载情感,而非执着于‘天然’的地质属性。”周女士的消费理念,恰好印证了当前市场的转向趋势。
由此可见,当前彩钻市场中“西方垄断”的传统格局已悄然改变。
这一转变不仅是珠宝产品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更标志着国产珠宝品牌在高端品类中的市场话语权正在提升,同时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价格选择和产品类型。
当“克拉自由”从遥不可及的童话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全球消费者终将明白:那些所谓的奢侈品溢价,不过是资本在信息不对称时代,为消费者构筑的一座虚幻“巴别塔”。
3.2亿蓝钻刚成交,河南工厂连夜爆单:1克拉8000元,迪拜土豪也想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