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翻车!劳斯莱斯抢车位大战,女子反问,视频曝光,人肉占位合法吗

0
分享至

广东惠州,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当地某地下停车场内,一劳斯莱斯车主倒车入库时,发现库口被一女子故意占住了,车主下车跟她讲道理,不料女子来了一句“有问题吗?”。



网传视频显示,一男子站在车边与对方交涉,双方都口吐芬芳,现场好不热闹……

原来,劳斯莱斯车主在地下停车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的停车位,正要倒进去,蹲守在车位旁边的女子,立马站在车位内,不让车主停这里。

车主跟女子讲道理,说女子的车都还没到,为什么有脸先把停车位占了,男子一边跟她讲道理一边举起手机拍摄,女子不以为然,放出狠话:这有问题吗,尽管发网上。

评论区中。马上有网友留言:我有一次去商场,也是基本没车位,好不容易一辆车出去,我后面车上下来一个人也是人肉占位,只能载着宝宝回家了

也有少数网友表示:车位本来就是先到先得,人家先到了,占个位,不违法,都开劳斯莱斯了,素质还这么差,车是不是自己的。

还有不少网友建议:遇到人肉占车位的,就停这位置的门口,锁车走人,你进不去,她也别想进

更有不少网友强调:这个交警以前有处理过,人不能占车位,谁的车先到先停!一味的调解,和稀泥的结果不过就是这样子——对错不知好坏不分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讲,到底该怎么看呢?

一、先搞清"谁的地盘谁做主"?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275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也就是说,停车位归属是核心问题。如果发生在公共停车场或业主共有区域,任何业主或车主都平等享有使用权,不能用身体"圈地"。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像火锅店的餐桌,你能说"我人先坐在桌边,锅底还没上就占位"吗?

同理,车位必须遵循"车到为准"原则,人肉占位本质上属于无理霸占公共资源。

但如果是私人产权车位(比如业主自购车位),产权人有权允许他人提前占位。不过本案中,商场停车场属于公共场所,显然不适用这个情形。

二、人肉占位可能违法!3个法律后果

首先,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强占车位导致纠纷、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可能被警方认定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面临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

本事件中,在视频中女子长期霸占车位导致他人无法停车,已经影响停车场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方因占位发生推搡辱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43条规定,先动手或持续辱骂的一方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视频中双方"口吐芬芳"的行为,本质上都是给自己挖坑。

除此之外,物业有义务维持停车秩序。放任占位行为不管的,车主可投诉物业并要求赔偿损失。

评论区网友提到"只能载着宝宝回家",若因此耽误就医等紧急情况,物业或需担责。



三、遇到人肉占车位该怎么办?教你4招合法维权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

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1⃣ 证据先拍全

手机视频拍下占位全过程,重点记录时间、对话内容、对方阻碍停车动作。注意只拍行为不拍脸,避免侵犯肖像权。

2⃣ 立即找物业介入

要求物业到场处理并出具书面记录(录音录像更佳),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这是物业的法定职责。

3⃣ 报警别犹豫

拨打110时明确说明"有人霸占公共车位引发纠纷",警方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到场调解。评论区提到的"交警处理"更适合道路停车纠纷,商场停车场优先找民警。

4⃣ 千万别斗气!

网传的"堵车位出口"属于违法行为!故意阻塞通道可能被强制拖车并罚款。为了一口气搭上违法记录,不值!

最后,下次遇见人肉占位,记住:理直气壮维权,心平气和处理。毕竟车位是停车的,不是停人的!

(本文仅基于公开报道分析,具体案情以司法机关认定为准)

对此,您怎么看?

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柴狗夫斯基
2025-09-16 10:24:37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极目新闻
2025-09-16 11:07:17
看完小米突然公布的新机,我决定先不买iPhone 17了

看完小米突然公布的新机,我决定先不买iPhone 17了

刘奔跑
2025-09-15 23:05:55
亚洲最穷国,落后中国30年,女性却惊人开放,很多土豪都想去定居

亚洲最穷国,落后中国30年,女性却惊人开放,很多土豪都想去定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5 23:16:03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6 12:27:20
于朦胧好友聊天记录曝光!多次强调:能不喝就别喝,有事记得叫我

于朦胧好友聊天记录曝光!多次强调:能不喝就别喝,有事记得叫我

柠檬有娱乐
2025-09-16 11:00:34
老罗为什么突然闭嘴了

老罗为什么突然闭嘴了

燕梳楼频道
2025-09-16 15:52:21
真相大白!于朦胧母亲发文:儿子死于饮酒坠楼是意外!评论区炸锅

真相大白!于朦胧母亲发文:儿子死于饮酒坠楼是意外!评论区炸锅

鋭娱之乐
2025-09-16 22:13:35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0:04:18
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的杨慧,认罪悔罪

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的杨慧,认罪悔罪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6:26:06
曝重庆理工留学黑人与女生住一栋楼,男女混住惹争议,女学生发声

曝重庆理工留学黑人与女生住一栋楼,男女混住惹争议,女学生发声

180视角
2025-09-16 13:44:15
探访52岁女子误触氢氟酸致身亡事发地,丈夫:已在老家给妻子办丧事

探访52岁女子误触氢氟酸致身亡事发地,丈夫:已在老家给妻子办丧事

澎湃新闻
2025-09-16 20:14:32
重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楼后续:校最高层介入,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重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楼后续:校最高层介入,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6 21:36:54
小米17价格首曝,iPhone 17彻底不香了!

小米17价格首曝,iPhone 17彻底不香了!

科技堡垒
2025-09-16 12:15:43
名义上都是自愿,实际上全是威胁

名义上都是自愿,实际上全是威胁

柴差说
2025-09-16 20:19:59
我为差生代言:从成绩倒数第一的“搞屎棍”到拿诺奖,他估计是全世界最有文化的流氓了

我为差生代言:从成绩倒数第一的“搞屎棍”到拿诺奖,他估计是全世界最有文化的流氓了

超级数学建模
2025-09-14 22:30:32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老板为何坚持否认预制菜,五年涉嫌20亿避税?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老板为何坚持否认预制菜,五年涉嫌20亿避税?

乌娱子酱
2025-09-16 11:05:01
西贝又出事了!家长给孩子选高价儿童套餐,吃一半发现米饭是酸的

西贝又出事了!家长给孩子选高价儿童套餐,吃一半发现米饭是酸的

星河也灿烂
2025-09-16 16:10:31
华谊王氏两兄弟,挥金如土时有多辉煌,如今人走茶凉后就有多落魄

华谊王氏两兄弟,挥金如土时有多辉煌,如今人走茶凉后就有多落魄

置身事内
2025-08-11 07:35:09
中美马德里会谈结束,中方公布的成果里,有两件事让人没有想到

中美马德里会谈结束,中方公布的成果里,有两件事让人没有想到

博览历史
2025-09-16 20:38:26
2025-09-17 01:07:00
呼呼历史论
呼呼历史论
分享有趣的历史
182文章数 15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亲子
教育
艺术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亲子要闻

商务部等九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