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丹江口市不断探索总结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创新打造“红星光影”放映活动品牌,着力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党员教育工作新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固定流动结合、理论实践贯通的教育矩阵。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红星光影”主题放映活动45场,覆盖党员群众逾万人次。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三个一”工作格局。建立“一个协调小组”,凝聚工作合力。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市文旅局等相关单位力量,成立“红星光影”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常设于市党员教育中心,全面负责内容征集审定、放映场地协调、电力供应保障、活动组织实施与活动的宣传推广等工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制定“一套实施方案”,明确发展路径。出台《丹江口市“红星光影”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一年打基础、建机制、探模式;两年扩覆盖、提质量、见成效;三年树品牌、出经验、创一流”的清晰目标与实施步骤,确保活动推进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形成“一张分工清单”,压实主体责任。将“红星光影”任务分解为内容建设、队伍建设、设备保障、场地安排、活动组织、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10项具体项目,逐一明确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完成时限与工作标准,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见实效。
创新内容载体,精心打造“四维一体”教育矩阵。固定影院“精品化”。聚焦提升观影体验与教育效果,向市园林管理中心申请多个公园、广场等暑期群众休息娱乐聚集区作为固定放映点。市电影放映中心放映队定期开展放映活动。党员教育中心定期制作党建类、守水护水类影片,收集反诈、防溺水等宣传教育视频,制定“红星光影”剧场播放计划,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红色影单”,激发群众观影期待。流动放映“全覆盖”。针对农村地区党员居住分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状况,组建9支“红星光影”党员远程教育放映小分队,携带便携式数字放映设备深入乡镇、村组,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乡镇党委负责前期宣传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小分队负责做好对接服务,建立“群众点单、组织派单、队伍接单”服务模式,确保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基层。线上平台“智能化”。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设“红星光影”线上观影专区。该专区不仅提供部分影片的在线点播功能,弥补线下放映的时空限制,还成为发布活动资讯、分享观后感、进行互动交流的社区。实践活动“特色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结合各地实际,一方面组织制作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视频,使党员教育紧贴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主动为宣传、政法、卫健、环保等部门提供公益宣传平台,将政策宣传、法治教育、健康知识、生态环保理念等融入放映活动,实现了党员教育与各项重点工作的同频共振。
完善制度机制,建立三维保障体系。健全协商机制。建立每月碰头例会制度,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定期沟通,共享信息,研讨问题。实行“问题清单”管理,对放映活动中遇到的场地协调、设备故障、电力供应、群众诉求等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汇总、协商、解决。强化队伍保障。抽调12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专职放映人员,组成9支放映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定点负责若干乡镇(街道),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放映活动高质量、全覆盖。升级设备配置。由市财政提供专项经费支持,配备高标准设备,无论是在市民广场还是偏远村头,都能保证视听效果,提升观影体验和教育感染力。
(作者:中共丹江口市委组织部,王海粟、易全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