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圳校服抽检不合格率常年居高不下

0
分享至

2025年秋季开学了,不少孩子要进入学校,穿上校服开始崭新的校园生活。与此同时,甘肃父亲邓建国因质疑校服质量问题被行政拘留七天的事情曝光,引发媒体、公众热议。“全市统一还叫校服吗”“沈阳全民票选校服背后有哪些隐忧”等校服关联话题,开学前一周内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全国网友关注讨论。全市统一校服款式后放开生产,家长自由购买,看似民主、开放,但其暴露出校服安全隐患和质量监控失控,引发家长的实质担忧。



深圳市从2002年起实行全市校服统一款式。教育主管部门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了,但校服质量一直令人堪忧,这是深圳的自爆数据。这项执行了20余年的制度,一直在损害着深圳市成千上万孩子的健康。2019年,深圳市校服抽检不合格率高达36.25%,2020年仍维持在23.33%,2024年虽降至12.7%,主要存在着纤维含量不符、pH值超标、绳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上述的校服质量问题,除了容易导致学生皮炎、瘙痒以及窒息、勒伤等健康安全问题外,甲醛超标甚至将增加白血病、淋巴瘤的患病风险。根据《深圳居民健康白皮书2020》数据,深圳0-14岁儿童恶性肿瘤发病中,白血病占比39.7% ,远远高于2022年9月国际期刊《柳叶刀》对中国儿童癌症患病的研究和《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2)》中全国儿童白血病32.89%的占比。

造成深圳校服质量问题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统一款式的校服被参差不齐的服装厂家复制。2023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显示,全市21家授权企业中,13家存在商标侵权纠纷,这中间的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选用劣质面料、偷工减料,而正规企业因为没有价格优势,深圳的校服市场呈现出来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量的“地摊校服”“后备箱校服”在街头巷尾泛滥,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成了劣质校服的“重灾区”。



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2013年上海“毒校服”事件,上海市质监局专项监督抽查,22批次产品中不合格6批次。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服被检出致癌物质,其供货三四十家学校。这背后也正是普遍存在的缺乏监管、地方保护的行业问题。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而今,行政强制统一后无限制放开生产,会导致仿冒校服、地摊校服合法化,“双送检”制度形同虚设,更加带来质量监管黑洞——小作坊为压低成本会使用劣质面料、偷工减料,最终可能重现“毒校服”问题,严重危害学生健康。

广东、江西、辽宁等地开始掀起“全市统一校服”浪潮,“开放版权、放开生产”的做法,是对质量安全的漠视。这不仅是市场监管的失职,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背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行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政策执行不能偏离“保障群众利益”的初心。唯有让家长参与从招标到检测的全流程,才能让“毒校服”失去生存土壤,让校服真正成为守护孩子健康的“第二层皮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河南频道
河南频道
河南地方资讯
240文章数 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