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殖民国家,我们首先的反应就是深恶痛绝。因为我们曾经被殖民过,虽然是半殖民。其实我看大可不必,在我们不忘记曾经遭遇过的屈辱的情况之下,我们要耐下心来,而不是仇恨我们的对手,相反要向我们的对手去学习。
现在很多愤青会把爱国主义当成一面旗帜武装自己,其实没有必要。如果是仅仅把爱国当成自己的特点来标榜,这个爱国就是虚弱的爱国。
如果没有拿出实际行动,在将来一定还会被殖民,尤其是思想上的殖民。我们不能说义和团不爱国,也不能说清政府就不爱自己,但没有力量的爱是虚幻的。
其实殖民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武力之民,也叫土地之民,就是通过军事占领,把这块地方变成自己的地方,敌国的百姓杀光,敌国的货物抢光,敌国的违章建筑全部拆掉或者烧掉,手段极其残忍,思路极其幼稚。喜欢从事这种工作的就是沙俄、日本。
十九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我们大约15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日本的三光政策就是为这种殖民政策量身打造。
第二种殖民方式比这种殖民方式稍微高明,叫做市场殖民,就是通过军事手段打败对手所在地的政府,然后强迫跟我建立一种不对等的经济关系。这样这里的土地就变成我的原料产地,你的人民就变成我的市场,甚至是将来的投资市场,喜欢做这种工作的就是英国以及后来法国在非洲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比如英国跟中国签订《南京条约》,要求清朝五口通商。
最高明的殖民方式叫做思想殖民。喜欢做这种工作的,目前只有美国,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还包括古代的中国。比如在八国联军打败清政府之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连本带息偿还9.8亿两白银,美国放弃其中一部分赔款,在1908年兴建中国的一些高等学府,而且还保送一批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这就是大国的战略思考。其实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已经显示出雄霸全球的雄心壮志。
而回到十七世纪,真正的殖民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西班牙,一个是葡萄牙,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殖民时代。当时的殖民方式远远没有美国高明,基本上主要还停留在前两种殖民方式。
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殖民者呢?
第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据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连结关口,欧洲商人如果想通过要交特别重的税,他们自然就不愿意走这里。开辟新航路被提上了日程,所以也是迫不得已。
第二,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完成君主集权,有利于支持一些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比如1488年发现南非好望角的迪亚士以及后来开辟从欧洲到印度航路的达伽马以及第一次完成行环球旅行的麦哲伦。
这些航海家、冒险家出海的经费基本上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的王室提供,如果没有完成集权,君主的意志不能够非常流畅的贯彻,这样大规模的航海运动是不可想象。那
第三,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尤其是航海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滨海国家,造船业本来就很发达,再加上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流入欧洲和造船业相结合,从而具备了长途航行的基本条件。
客观条件、动机有了,又有了资金支持,他们必然要对海外进行探索和整合。这样必然会产生三个问题。
第一,两个国家现在都有能力对海外进行殖民,如果看上同一块地方怎么办?
1480年和1494年教皇曾经两次出面调解,并且给两个画了一条线,叫做教皇子午线。教皇子午线以东发现新殖民地就是葡萄牙的,以西就是西班牙的。
于是双方在1592年,这一年明朝正在和日本在朝鲜半岛交战,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萨拉葛萨条约》。这个条约基本上把双方得到的殖民地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相当于是双方划分势力范围的文本。中南美洲属于西班牙,巴西全境属于葡萄牙,当然葡萄牙还有权在非洲的沿岸、印度到马六甲的沿岸建立商站。
因为葡萄牙的国力非常弱,只能在沿岸建立一些据点,没有能力占领全境,所以他主要还是要经营巴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美洲国家都说西班牙语,只有巴西葡萄牙,因为它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第二个问题,双方一旦对这些地方形成殖民势力后,就要掠夺当地的资源以及资源运回国怎么使用的问题。理论上来说,中美洲还有南美洲都是金银等贵重金属的盛产富矿区。一旦把金银都拉回国内,马上就通货膨胀,尤其是西班牙,而且人力成本也上升,这其实是不利于工业发展的,而且这些钱没有被转化成原始资本。恰恰相反他们都被用于王室购买奢侈品。
这种情况其实谁最高兴,就是欧洲的制造大国英国、荷兰、法国,因为你用钱购买产品,而我获得金银,这完全符合重商主义思想的要求。
所以历史上把西班牙和葡萄牙叫黄金漏斗,就是他们没有留住金银,没有把金银变成自己的综合国力。挥霍之后其他的工业国拿到钱,完成自己的工业化积累。从这个角度说,欧洲的工业化,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功不可没”。
第三就是运输的安全问题。因为通过大西洋运输金银,肯定要惊动欧洲陆地的海盗,他们闻风而动,基本上见船就抢。其实这些海盗也不是专门针对两个国家,而是只有两个国家有能力殖民,也只有他们的船装载着金银。
比如英国海盗德雷克,常年纵横于大西洋两岸,只要西班牙船一动,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抢。但最聪明的一点就是找到英国王室,跟英国王室商量,自己现在抢的西班牙钱也用不完,而王室又需要钱,所以抢到钱后双方分钱。当时伊丽伊丽莎白女皇就默许了这个事实,德雷克等于变相获得一张英国皇家海军的皮,可以更加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抢掠西班牙船队。
所以一度造成西班牙商人听到德雷克就闻风丧胆,再加上英国支持尼德兰革命。尼德兰地区就是现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低地地区,是西班牙的属地。西班牙对国内横征暴敛,尼德兰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尼德兰的起义获得英国的支持。西班牙忍无可忍,1588年西班牙组成无敌舰队,扬言灭亡英国。这时英国的王室已经闻风丧胆,就找德雷克商量,而德雷克是深谙海军用兵之道的奇才。德雷克认为西班牙舰船吨位大,从而失去船的灵活性。英国应该拿自己的长处去拼对方的短处,英国的船小且好调头,跟西班牙打海上游击战,结果西班牙的先锋部队大败。
其实这时西班牙只是打败仗,不至于全军覆没,也没有动摇国本。但是有的时候人一旦不顺,老天爷经常会站你对立面。当时西班牙先锋部队败退后,海上一直刮西南风。而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在不列颠半岛的西南方,强烈的西南风逼迫西班牙舰队回不去。
无敌舰队指挥官下令舰队贴着不列颠岛的东侧往北走,进入北海,再往北进入苏格兰沿岸,继续往北就进入北极,然后再往南绕过爱尔兰岛的西侧,回到西班牙。
这样一圈之后,连病带饿,但没有淡水,西班牙船员和船只基本上损失殆尽,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新一任的海上霸主。西班牙自从这次战争之后就一蹶不振,从此不能主导整个欧洲。
英国在赢得这场战争之后,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包括十七世纪中叶跟荷兰爆发过三次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也要拜西班牙所赐。因为之前英国的海军并不是十分的强大。西班牙和英国及其他的国家基本各自为政,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国际战争正向所有国家悄悄逼近,而这些国家被迫要在结盟和反结盟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