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在明主动打破形式惯例,将派外长访问中国,只为向中方递邀请函

0
分享至

9月15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述韩联社等多家媒体消息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已敲定安排外长赵显出访中国,核心任务之一是向中方递交APEC庆州峰会的邀请函。



但熟悉中韩外交互动模式的人会立刻察觉,这次出访的安排里,其实还藏着不寻常的细节。

因为以往中韩外长互访,更多的其实是遵循“回访制”惯例,即通常由一方外长先到访,另一方再择机回访,极少出现韩方主动了一次,又派一次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李在明政府要打破不成文的形式惯例呢?

难道仅仅是为了递一封邀请函?

要知道,此前类似的外交邀约,一般按照国际惯例,都是通过相关使馆大使传递,或在双边会议间隙完成,极少动用外长级别的外交资源专程前往。

这里需要先理清一个背景:尹锡悦政府时期,中韩外长互动确实多遵循‘回访制’框架。

但此次赵显访华的安排,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并没有延续过往‘等待中方先回访’的惯性。

报道说,按照常规外交节奏,上一次韩国外长访问中国后,本应由中方启动回访程序。

不过考虑到赵显刚履新不久,韩方主动提出不必拘泥于访问的先后顺序。



并且韩国外长赵显上月在记者会上,还专门表示,将以务实方式推动双边往来,不必被访问顺序和形式束缚,核心是为了妥善管控韩中关系。

这种主动调整,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确实凸显了李在明政府打破外交形式惯例的意图,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的思维。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其实并不是李在明政府第一次用 “非常规操作” 推进对华外交。

今年8月,他曾派特使朴炳锡携带亲笔信访华,当时也引发外界对 “为何不通过常规外交渠道沟通”的讨论;

紧接着9月初,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又率团出席中国相关活动,形成 “特使 - 议长 - 外长” 的密集互动节奏。

这种 “组合拳” 式的对华沟通,与尹锡悦时期“重美轻中”的外交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但如果细究就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是李在明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三重逻辑在支撑。

因为从经济层面看,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天生决定了它不能在对华关系上“慢半拍”。



如果韩国方面延续此前的对华强硬姿态,最先受冲击的恐怕是韩国本土的芯片企业和制造业工人 —— 这对于李在明而言,肯定是难以接受的。

与此同时,安全层面的考量,李在明肯定也有算计。

近期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争议再起,韩国民间对美军“过度存在”的不满情绪上升。

李在明政府如果能够通过对华外交营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或许能为解决基地争议争取更多国内支持。

更为关键的是,在半岛问题上,韩国如果能借助对华关系改善,推动半岛问题的多边对话,无疑会增强自身在地区安全中的话语权。

但问题在于,美国是否会接受韩国这种 “自主灵活” 的安全策略?

回到APEC邀请函本身,这封邀请函背后的战略价值,远超过“礼节性邀请”的意义。

庆州APEC峰会是韩国今年主办的最重要多边外交活动,如果能迎来中方出席,不仅能提升峰会的国际影响力,也能让李在明政府在政策施行上,获得更多好评。



但中国对APEC峰会的参与,往往会结合双边关系的整体氛围 —— 赵显这次访华,除了递邀请函,是否还会带来促进中韩经贸、安全合作的具体方案?

这恐怕才是决定中方回应态度的关键。

再看地区博弈的连锁反应,韩国此举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微妙变化。

一方面,朝鲜是否会将韩国对华外交的活跃,视为 “南北对话的新契机”?

另一方面,韩国主动跟中国改善关系,以此制衡美国,但美国对韩国的“战略约束”是否会加强呢?

毕竟以美国这个国家的习性,他们看不得韩国跟中国走近。



从这些角度来看,李在明派外长访华递邀请函,表面是“打破外交惯例”,实则是通过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

在经济、安全、地区博弈等多个维度寻求突破。

但这种策略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既取决于中韩双方后续的合作推进,也受制于中美、朝韩等多方关系的变化 —— 毕竟在复杂的东北亚地缘格局中,任何一步外交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天爱旅行
阿天爱旅行
热爱旅行的人
180文章数 65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