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装出发,“轻”装上阵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黑龙江

“重”装出发,“轻”装上阵

秋色初染,松花江畔,碧波轻抚堤岸,夕阳为松浦大桥镀上一层金晖。

水波荡漾间,松花江沿岸的百年历史风貌与现代都市景致交相融合,以这条江为轴线,江两岸产业兴、生态美、万物生的鲜活图景,正沿着广袤的黑龙江大地舒展铺陈。


松花江畔。人民网 徐成龙摄

“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34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

全省新建重点文旅项目40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量2.8亿人次、游客总花费370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67.1%。

数字经济成为全省“一号工程”,华为、百度、腾讯等6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接连落户,昔日以农业和老工业闻名的黑土地,正加速拥抱数字浪潮,成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广阔舞台。

“转型”二字,贯穿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脉络,正重塑着这片黑土地的产业格局,推动其从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动能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迈进。

“智慧农业”润泽“大国粮仓”

走进佳木斯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微凉的空气中混杂着泥土的芬芳。千万株稻禾在微风中漾起连绵波纹,初成的稻穗酝酿着丰收的希望。


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中的自动遥感无人机方舱。人民网记者 张哲鑫摄

踏上观景台,只见先进的自动遥感无人机方舱及地面监测设备已经投入运行,无人机的自动巡航监测结合风云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形成了“卫星宏观监测、无人机中观巡护、地面仪器精准采集”的“空—天—地”三维立体农情监测体系,为这片孕育中的稻海注入了科技的“生命力”。

“近年来,富锦市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卫星遥感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持续促进科技攻关与产业应用协同,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富锦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尉凯介绍。

当前,水肥一体化、数字农情监测、卫星遥感等关键技术的运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富锦模式”。

从育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科技的力量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广袤的黑土地上,延续千年的“靠天吃饭”传统农业正在向“知天而作”的智慧农业新阶段迈进。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高度重视这一转型进程,将智慧农业作为全省大事要事重点推进。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黑龙江各地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路径,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在佳木斯市桦川县,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挂接着精量播种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产量保障;在北大荒集团二九一农场,气象科技让农垦积累了数十年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如虎添翼”……

随着智慧农业的深入发展,黑龙江正加速构建起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的“龙江力量”。

“数智升级”焕新老工业基地

“隆隆隆……”在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压数字化装配车间,一辆辆AGV机器人将定子、转子、整机等零部件运送至自动化平台,伴着机器手臂的灵活舞动,一台台电机在流水线上孕育而生。


佳电股份高压数字化装配车间。人民网 徐成龙摄

车间工人轻触屏幕输入指令,那些繁琐的流程便全都交由自动化设备进行处理,“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的数字化管控系统,彰显着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新面貌与新气象。

佳电股份建设的全国首个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实现了车间内部和外部的互联互通、智能生产、质量追溯等功能。目前,该车间已实现高压电机装配生产效率提升20%,高压电机装配产能提升50%,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建设高压数字化装配车间,就是为了让‘数字化’给装备制造业赋智赋能。开展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是我们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佳电股份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泰岭介绍,“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建设完成低压电机数字化装配产线和低压电机数字化转子加工产线,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新技术为制造业插上“数字化翅膀”,产业便具备了实现颠覆性变革的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数智化转型成为黑龙江制造业破局重生的关键密钥。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1.1%,一幅“龙江制造”向“龙江智造”跃迁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伊春中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将松子的营养成分萃取并加工,把每一粒松子“吃干榨尽”;在飞鹤集团的智慧牧场,每一头奶牛都佩戴着智能项圈,每一罐奶粉都嵌入了数据指纹,传统乳业在AI浪潮中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

截至2025年6月,黑龙江省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35个,3年来已有32户企业入选工信部数字化转型相关试点示范。一座座“智慧工厂”拔地而起,全面激活了黑龙江制造业的“数智基因”。

“全域全季”唱响“文旅四季歌”

秋的韵味刚刚漫开,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梦幻冰雪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却早早地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的魅力。

“太震撼了!这里这么凉快,冰雕还这么漂亮,简直是‘梦幻仙境’。”来自浙江的马先生兴奋地说,“我一直很向往冰雪大世界,可惜冬天没时间来,这次终于圆梦了。”


梦幻冰雪馆为游客带来“四季冰雪”体验。人民网记者 苏靖刚摄

步入梦幻冰雪馆,仿佛踏入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馆内景观均由真冰真雪打造,每一处都被精心雕琢,让人流连忘返,游客们在这里赏冰雕、玩滑梯、打雪仗,畅享冰雪带来的清凉与欢乐。

梦幻冰雪馆的问世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将冬日里的美景和美好体验延展到了四季,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赏冰乐雪的好去处,更成为哈尔滨旅游的“新名片”,为冰城夏都从“一季火”到“四季红”注入全新活力。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聚焦特色文化旅游全域全季可持续发展,牢牢把握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新要求,交上了不俗的成绩单。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全省旅发大会、生态康养旅游大会等特色文旅活动轮番“搭台唱戏”;冰雪游、避暑游、界江游、边境游等特色项目令人目不暇接;露营自驾、旅拍研学、生态康养等全新业态迸发市场活力……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黑龙江省对文旅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精准施策。

从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的创新实施,到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边境旅游高质量发展20条等政策的逐步落地,黑龙江以转型发展深刻诠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时代内涵,用全域全季的可持续繁荣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故事。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当前,黑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书写着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时代新篇。

(李君、方圆、李忠双、韩婷澎、尚城、苏靖刚、徐成龙)


点击进入专题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地方系列报道】

辽宁篇 安徽篇 湖北篇 山东篇 广东篇 江西篇 浙江篇 吉林篇 山西篇 重庆篇 河南篇 陕西篇 湖南篇 上海篇 广西篇 北京篇 海南篇 宁夏篇 青海篇 河北篇 云南篇 内蒙古篇 福建篇 贵州篇 新疆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70168文章数 557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