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刚结束了云南海埂基地的集训,最后两场教学赛给大家伙留下了不少话题,毕竟对手是云南财经大学男篮,第一场还能95比86带走胜利,第二场却是83比86出乎意料地输了,这结果多少有点让人眉头一皱,女篮堂堂亚洲豪强,怎么打个大学生男队还有阴沟翻船的时刻
其实球迷们的第一反应很真实,男队的确在身体对抗上占便宜,肌肉硬碰硬肯定不吃亏,但说到底,对面只是一只大学生队伍,打球的合力、技战术、球商都不如国字号的女篮姑娘,这比赛输了——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连大学生队伍也镇不住,以后打欧美女篮怎么办
但回头想一想,篮球本来就是身体天赋和训练沉淀的拼图,男生天生弹跳快爆发力足,女生就只能在技战术和执行力上下苦功夫,这次教学赛本来想要什么?就是让女篮姑娘们感受一下更高强度的对抗,找找比赛里的差距,而不是单纯为了赢球刷面子,但问题来了,既然顶着国家队的帽子,即便是热身赛,也会被外界拿着放大镜看,作为老牌强队的中国女篮,被一群大学生小伙子盖了帽子,说气不气人吧,也确实不太提气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集训还碰上了新老交替的话题,有球迷认为该大胆启用新人,全面年轻化,甚至有“摆烂”混脸熟一说,但理智来看,新老替换不是一把梭哈的买卖,指望全员90后00后一上来就冲击大赛,这理想很美好,落地真成了阵痛,女篮不是游戏里清一色卡组,经验、心理素质、老将的场上嗅觉都不是说换就能换的玩意儿,最典型的例子,李梦这名将,年纪虽大但还得顶在三号位,短时间内没人能撬动她的核心位置,尤其真要和欧美队拼身体,看来看去,还是得靠老李一肩挑
大家看四川女篮在锦标赛上的表现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这边韩旭、王思雨、李梦抽调去集训,球队后场排面都掉了一半,结果还是84比50大胜厦门女篮34分,靠的是什么,苏源圆、高颂、唐子婷三人联手发力,不靠一两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全队执行力和轮转做得够扎实,说穿了,中国女篮的底子还是硬,只是水平层次有层次,强的很强,弱的有断档,跟欧美跟亚洲其他队拉不开那么大差距的时候,国内队伍之间有整体差距,国际赛场却要靠领军人物硬怼
然后再看看定州这个小组,四川、山西出线问题不大,18支队伍分三个组抢,稳扎稳打就是最怕一夜换血乱了节奏,老带新才能做好衔接,不然真成了“摆烂大队”谁都挂得起名号,真打起来容易被吊锤
拉回来看教学赛的争议,网上有种声音觉得,只要是男队,无论水平咋样,女篮都可以输得心安理得,这观点其实站不住脚,篮球终究是分职业、业余的,人家大学生校队训练、配合、战术、抗压都没按专业来卷,经常组个阵还能跟国字头队伍互爆,女篮姑娘们要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上失败,为什么会被对手连续抓住漏洞,尤其是比赛后段容易被对面身体碾压带走局面,这要两头抓,战术要优化,对抗也要升级,这不是谁的锅,也不是靠喊“加油”就能回来的,还是得踏踏实实训练,还得把教练组、带头球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