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6年之后,美国众议院的官方代表团终于要访华了,这消息一传出来,立马引发了轩然大波。要知道,上一回美国众议员以正式身份到中国,还是2019年的事情。那时候,中美关系虽然有点小波澜,但整体还算平稳。没想到,6年过去,风云突变,两国在贸易、科技、地区安全等领域的摩擦日益加剧。中美之间这层坚冰,大家都在等着看能不能被打破。
带队这次代表团的,是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这人可不简单,不仅在美国政坛摸爬滚打多年,还一向以务实著称。他这次出发前就把话挑明了:不会将中国台湾地区列入访问行程,也绝不会碰中方的红线。这句话一出,台海那边的赖清德们估计得彻夜难眠,佩洛西窜台带来的那场风波,看来真不会再重演了。
其实,这一次美国代表团访华,绝不只是一次普通的“走动走动”。背后的意义非常深远。首先,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全球格局变化的大环境下,美国国会两党能够达成共识,不太容易。史密斯还公开承诺,台湾地区不在行程之列,这等于提前给中方吃了一颗“定心丸”。此举无疑是在向中国释放善意,同时也是美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实际尊重。
为什么偏偏是现在来访?其实里面门道不少。中美关系已经到了“非谈不可”的关键时刻。贸易摩擦不断,科技脱钩升级,台海、南海局势紧绷。美国自己也清楚,如果什么都靠强硬,迟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国内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光靠对抗没出路,还是得坐下来谈一谈,争取把问题摊开说清楚。
史密斯本身就是军事委员会的“老资格”,长期在安全领域摸爬滚打。他这次带队,既有个人的态度,也显示美国国会对军事沟通和误判风险的重视。史密斯自己说得很坦白,“中美两国体量都摆在那里,谁也绕不开谁。”这句话说得实在,大家有分歧可以谈,但别想着靠压力解决所有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外界对这次访问多了几分期待。
而且,此次代表团还是由美国国会两党共同组建,不是某一党派的独角戏。民主、共和两党在美国国内针锋相对,但在对华沟通上还能找到交集。这说明,中美关系的分量,已经重到让党争都得让路。史密斯透露,这次出访不仅有军事委员会成员,还有其他重量级议员,连出访资金都是联邦政府掏腰包,这背后说明美国高层的重视程度确实不一般。
消息一传开,外界议论纷纷。有人问,为什么史密斯要提前强调“不涉台”?其实答案不难猜。三年前佩洛西窜台,台海局势险些失控,中方那次大规模军事演训,已经让美方看清了中国的底线。如今史密斯主动把话说在前头,就是要避免重蹈覆辙,赖清德等人一直幻想美国会为他们“撑腰”,如今却发现,美国最关键的政客都明确表态,不会“踩线”,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其实,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一直是最敏感的“高压线”。中方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绝不容许外部势力干涉。史密斯代表团提前划清界限,本质上就是对中国底线的尊重,也是美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实际遵守。可以说,这一举动比任何口头承诺都更有分量。
美国国内其实也在经历一场“思想转型”。过去几年,“逢中必反”的情绪很浓,但现在越来越多学者、议员开始反思。大家发现,中美关系牵动全球经济、供应链、科技创新,冷战思维早晚会害了自己。这次代表团的出现,就是美国内部理性声音的一次集中体现。对抗只会两败俱伤,对话才是长久之道。
这次代表团由军事委员会主导,说明美方最关心的还是安全和误判风险。南海、台海局势紧张,美军和解放军在海上“擦肩而过”已成常态。史密斯说得很直白,当前最怕的就是误判,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美国希望通过交流,摸清中国的底线,也希望双方能设定“风险护栏”,减少擦枪走火的几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