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收到最新情报,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0
分享至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五角大楼一边说着不寻求冲突,一边悄悄推进着代号“SHOTCALLER”的军事计划

108亿美元打造25款机密武器系统,目标直指中国。北京大阅兵落幕仅11天,国际舆论场就被来自俄罗斯的情报消息搅动

——美国正暗中推进一项代号“SHOTCALLER”的军事计划,斥资108亿美元(约合769.5亿元人民币)研发25款新型机密武器。这一消息与此前美国防部长“不寻求与中国冲突”的表态形成强烈反差。



五角大楼2026财年预算报告显示,该计划由战略能力办公室直接操盘,累计已获得超96亿美元拨款,2026财年还将新增11.6亿美元,专门用于25款武器的原型研发。

俄罗斯卫星网9月13日援引五角大楼2026财年预算报告分析称,美国国防部已拨款逾108亿美元,用于研发25种新机密武器。这项名为“SHOTCALLER”的秘密计划,旨在根据所谓“太平洋威慑计划”建立快速和压倒性的远程打击能力。

“SHOTCALLER”计划让五角大楼能够绕开传统采购渠道,在陆、海、空、海军陆战队和太空部队中进行快速原型测试。其核心目标是构建无缝“杀伤链”,整合远程火力、天基移动目标数据与多军种联合行动。



预算申请文件中,“先进创新技术”(AIT)项目作为“SHOTCALLER”的最大组成部分,申请11.6亿美元资金,用于推进25款机密武器原型的持续研发。

这些秘密武器配备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代号,透露出美军的技术发展方向。“阿斯加德”(Asgard)取自北欧神话中诸神的领地,暗示可能涉及太空作战领域;“黑色马林鱼”(Black Marlin)是游速极快的掠食性鱼类,指向高速打击武器。

部分项目如“拆弹部队”(Hurt Locker)、“贝利”(Pele)等已在前几年获得了数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诸如“拉撒路”(Lazarus)、“传奇”等新项目似乎将在2026财年加速发展。



五角大楼宣称,这些努力旨在克服先前作战实验中发现的短板,为美军在印太地区应对所谓的“高端冲突”做准备。计划强调的“多域协同”表明,电子干扰、天基目标监测等技术大概率也在其中。

“SHOTCALLER”计划背后透露出美军的深层焦虑与算计。兰德公司等智库的兵推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军在台海、南海等潜在冲突场景中的取胜概率持续下降,传统常规力量优势正在衰减。

美军正试图通过超前技术维持威慑力。这种“急行军”式的研发模式,反映出美国对当前军事平衡的担忧和对未来冲突形态的预期。



2025年3月,美国情报高层在年度威胁评估中曾分析出中国决战美军的5大法宝,将高超音速武器排在首位,核武库只能排在最后。这表明美国军方已经认识到,在中美军事竞争中,传统优势正在消失,需要依靠新技术来维持威慑。

值得玩味的是,美军一边在背后砸钱搞秘密武器,一边却在公开场合释放“缓和信号”。9月3日北京大阅兵上,中国展示了歼-20S、东风-61导弹等多款尖端装备后,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随即表态“不寻求与中国冲突”。

这种表态与动作的矛盾,让人质疑美国的真实意图。是美国对华战略本身存在内在矛盾,一边想通过“太平洋威慑计划”遏制中国,一边又担心冲突升级失控?还是故意放出“迷魂汤”,试图用温和表态麻痹中方,为秘密武器研发争取时间?



俄罗斯方面明确指出,美国此举是“破坏亚太稳定的最大因素”,试图把这片和平发展的热土变成“火药桶”。今年6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曾表示,美国才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霸权国家,是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因素。

除了秘密研发武器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也日趋频繁。2025年9月10日,美国海军一架MQ-4C“三叉戟海神”无人战略侦察机

从琉球群岛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穿越巴士海峡后直扑菲律宾吕宋岛以西南海,最终抵近黄岩岛附近空域进行试探挑衅。



当日下午1时,这架侦察机在黄岩岛空域绕飞了约4圈时,中方大批军机赶到将其逼离。同一天下午,中方宣布将在黄岩岛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被外界视为对美国挑衅的有力回应。

美国还通过军售方式拉拢地区国家。2025年9月,美国宣布向新加坡出售4架P-8反潜机,并要求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改变对华态度,甚至参与针对中国093B核潜艇的猎杀行动。

面对美国的秘密武器计划和军事围堵,中国保持着清醒的战略定力。从北京大阅兵展示的装备就能看出,中国已构建起足以应对挑战的防御体系。



东风-61高超音速导弹、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新型激光武器等,形成了对“外部介入力量”的有效反制能力。在此基础上,中方还在加速发展电子战、反卫星等非对称打击手段,针对性破解美军试图构建的“杀伤链”。

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在9月1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能战方能止战,我们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SHOTCALLER”计划看似来势汹汹,但背后藏着不少隐患。美国防采购历来受预算争议、技术冗余等问题困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等项目失败的案例在前,25款武器能否顺利落地、达到预期效果,仍是未知数。



美军工复合体无疑是这一计划的主要受益者。108亿美元的巨额拨款,将为军工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然而,现代武器研发复杂度高,即使投入巨额资金,也未必能取得预期成果。

美国试图通过向新加坡出售P-8反潜机来拉拢地区国家,但效果可能有限。新加坡一直想保持中立,本身作为一个小国,依赖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地位,根本不想卷入大国之间的争斗。

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正在重塑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西太平洋的军事博弈已演变为一场导弹技术与地缘战略的较量。



尽管美国近年来在中程导弹领域投入巨资,试图以第一岛链为支点构建对华封锁网,但中国凭借技术突破、远程覆盖和战略纵深优势,已在这场竞赛中占据上风。

中国通过“导弹+地缘”组合拳,将优势从第一岛链延伸至第三岛链。全球唯一实战化反舰弹道导弹体系(东风-21D/26),可对4000公里外航母实施“多轴饱和打击”。

368个加固导弹发射井(抗压强度1500psi)构成难以摧毁的“地下长城”。这些发展使中国对美国形成了中程导弹的整体性优势。



美军“SHOTCALLER”计划看似声势浩大,但108亿美元投入能否产生预期效果仍是未知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等项目失败的案例在前,25款武器研发面临预算争议和技术冗余等老问题。

黄岩岛对峙事件展现了中国的应对方式:先专业拦截美军侦察机,随后宣布建立自然保护区强化主权存在。这种既守住底线又不让局势失控的做法,可能继续成为中国应对美国新武器计划的方式。

亚太地区未来的安全格局,将取决于中美之间的战略互动与平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科普100克克 incentive-icons
科普100克克
开心每一天
429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