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0
分享至

一条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就坐落在这片黄土之中。沟壑纵横,梯田密布,是典型的山地农业村落。

这里曾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样板,也曾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寨出了个“铁姑娘”——郭凤莲。

她从山沟里走出,成了那个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真实写照。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她和大寨过的怎么样了?“铁姑娘”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大寨和“铁姑娘”

提起郭凤莲,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基本无人不识。她不是影视明星,不是体育冠军,却曾是全国瞩目的时代人物。

她的名字,牢牢地与一个称号绑定——铁姑娘。这个称号,是她用身体扛出来的荣誉。



郭凤莲,1946年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武家坪村。3岁丧母后,她被送到大寨村由外祖母抚养长大。

那时的大寨,是国家扶贫地图上的“深度困难地区”。土地瘠薄,山势陡峭,年年靠天吃饭。孩子们常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家里连一口像样的锅都没有。

小学毕业后,郭凤莲没能继续求学。那时的农村孩子没有太多选择,劳动是唯一的出路。她也不例外,很快便走进了生产队的农田,肩上扛锄头,脚下是崎岖山路。

1963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几乎摧毁了整个大寨村。房屋倒塌,庄稼被毁,村民流离失所。面对灾情,村支书陈永贵没有等救济。

他在泥水里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我们只要有人在,什么事情都能办,有我们一把锄头两只手,一条扁担两条腿,一定能够战胜穷山恶水,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



这句话,成为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得的誓言。

而当时,在他的重建队伍中,有一群年轻的女孩,最小的才15岁。其中就有郭凤莲。

这支队伍后来被称作“铁姑娘队”。

人数不多,22人,平均年龄不到20岁。她们干的都是最重最脏最危险的活:修梯田、挖排洪沟、搬石头、抬土块。

一天干十多个小时,吃的是发酸的玉米面粥,拌野菜,带点盐就算是“加餐”。

手磨破了缠上布条,脚冻裂了靠炉灰烘烤。没一个人喊过退缩。

郭凤莲是这群姑娘的队长。她干活最猛,喊号最响,是陈永贵口中“真正顶得住事的姑娘”。白天带头干,晚上还要安排第二天的活计。有人病倒了,她帮着干;有人受伤了,她顶上去。



她那时候只有16岁,却比不少男劳力更能扛事。

但她不是没有情绪。她爱美,舍不得剪头发。那时提倡女孩子理短头发,穿军装,讲究朴素。

她偷偷留着辫子,晚上在家穿红衣裳照镜子。那根辫子最终还是被队友剪掉了。她哭了一场,却没因此掉队。

1964年秋天,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价值。经过一年重建,大寨不仅房屋重建,还打出了40万斤粮食。这是村里历史上的新纪录。

郭凤莲站在新盖好的土坯房前,看着一袋袋粮食堆在仓里,忍不住热泪盈眶。



大寨的变化,被上级汇报到了中央。1964年3月,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向毛主席亲自汇报大寨经验。

毛主席听后说了八个字:“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1964年底,周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点名表扬了“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而郭凤莲和她的“铁姑娘队”,也由此成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典范。

从此,郭凤莲频频出现在广播、报纸、纪录片和报告会上。

她的名字,成了“劳动人民的女儿”这一身份的象征。



那个肩扛锄头、脚踩黄土、身穿军装的年轻女性,成了时代最闪亮的面孔之一。

周总理曾三次陪同外宾访问大寨,郭凤莲多次被接见。

在无数场合,她以一口山西口音,讲述着大寨的故事,讲述着农村姑娘的担当。

那个年代,属于他们。

重回大寨,未来在何方?

1964年至1978年,大寨达到了它的高光时刻。

数据显示,全国各地赴大寨学习、参观、取经者累计超过一千万人次。最盛的时候,一天涌入上万人,虎头山下人流如潮,连夜排队,通宵达旦。



广播里播的是大寨事迹,课堂上讲的是大寨经验,无数青年的理想从这片梯田起步。大寨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样本、宣传口的中心、时代的象征。

然而,1980年底,一纸调令送到郭凤莲手里:离开大寨。

离开之后,她种过果树,修过路,做过基层项目。

一晃,就是十年。十年里,她没有再踏回大寨一步。大寨也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曾经的虎头山,没有了朝气蓬勃的参观者,只有风穿过梯田的缝隙,卷起一片沉寂。



可她并没有忘记那片土地。

那十年,是她沉默的十年,也是她最内心挣扎的十年,却也是温暖她的十年。

她有了时间陪伴家人,丈夫和孩子终于能围坐在一个饭桌上。她常说,这是最温暖的日子。但一转身,她又陷入漫长的思考。

报纸上的只字片语,她剪下来,贴进笔记本,一张张翻,一遍遍读。每一条与大寨相关的消息,她都不会放过。

她的心,始终没离开过。

而此时的大寨,也并不好过。她离开的十年间,村里换了四任书记。虽说生活水平略有提高,但曾经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早已不见踪影。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大寨比别的地方整整晚了两年。很多村庄已经办起乡镇企业,走出发展新路,而大寨还在原地犹豫。

村民人均年收入刚过700元,生活确实比以前好,但和周边乡镇一比,差距明显。街道不再整洁,垃圾乱倒,公共秩序退化得一塌糊涂。

更令郭凤莲心痛的,是村民们的状态。她回乡调研时,发现很多人还住在当年修的“火车厢”式窑洞里。

十几年过去,这些房子连最基本的采光、排水都没有改进。更严重的是,精神状态一落千丈。老百姓见了她,一个劲儿倾诉,说生活难,说没奔头,说再也没有主心骨。

村民的眼泪落在她眼前,也落在她心里。



1991年11月15日,在一片呼声中,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八任党支部书记。她已经45岁,背后是十年的沉淀,面前是一地的烂摊子。没有犹豫,她选择回来。

她说:“我是给大寨人拉马车的。说实在话,这个车上就座的是大寨人,那么我这个车,究竟要把他们拉到哪里去?究竟他们应该怎么活?让大寨人思想怎么转换过来?一大堆的问题都摆在面前。当时对于我来说,就是又苦又辣。”

当时的大寨虽然有一定经济基础,但思维早已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缺乏突破口。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土地太少,500多亩,靠种地养不了全村人。必须搞企业,必须改机制。

她不愿让“大寨精神”被误解成“永远刨地”。

再次回归大寨的郭凤莲苦苦思索着大寨的未来……

再造新大寨

重返大寨后的郭凤莲,面临的是一个远比六十年代更复杂的局面。

那时是与自然抗争,如今是与市场博弈。她曾经带头修堤坝、挖梯田、挑土石;如今,她必须去谈合同、拉投资、搞招商。



思维要变,方式要改。她明白,再讲空口号,没有用了。

她思考许久:大寨该往哪走?靠几百亩田,怎么撑得起几千人的生活?靠集体分红,怎么让下一代有盼头?

她认为,第一件事,不是种地,也不是搞建筑,而是宣传大寨,传播大寨精神。

她认为,大寨文化的核心:不是“穷也光荣”,不是“硬干蛮干”,而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这八个字。

她动过写信的念头。想写给全国各地的劳模,想求助,想请教。但每次提笔,又放下;写好了,又撕掉。

丈夫贾富元劝她:“写信太慢,不如走出去快。”她听进去了。几天后,夫妻俩南下上海。在那里,他们第一次正面接触到真正的市场经济。



他们拜访了《解放日报》社,由记者牵线,去和企业家谈项目、找机会。她逐渐意识到,大寨想生存,就必须融入市场。

1992年,在她的主持下,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挂牌成立,走企业化道路。

可现实依旧骨感。第一步计划,是建水泥厂,但资金从哪来?银行不敢贷,风险太大。

最终还是她找省里,找领导,几经波折,终于筹到第一笔资金。

此后十余年,大寨先后创办十几家企业:煤炭发运站、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贸易公司、种植基地等。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是郭凤莲带头奔波。她请专家学管理,找顾问学经营。过去她是生产队长,现在她是董事长、策划人、谈判代表。甚至连陪笑脸求人这事,她也得学。

2009年,“大寨集团”正式注册成立,郭凤莲出任董事长。



同年,她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从“铁姑娘”到“女企业家”,这是身份的转换,更是精神的延续。

在产业之外,她着手打造“大寨牌”系列品牌。从最早的水泥,到后来的酒、醋、杂粮、核桃露等土特产,产品一个个走出深山,进入城市、超市、展会。

通过合资合作,“大寨”商标转化为股份,无形资产收益稳定,占比高达20%-25%。

与此同时,大寨开始修建旅游接待设施,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到2018年,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一座曾被历史遗忘的山村,再度活了过来。

郭凤莲没有忘记最初的承诺:要让大寨人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大寨,早已改头换面。村民全部搬入新建住宅,有的是别墅,有的是楼房。三分之一的村民住上了165平米以上的新居。饮水工程全面铺设,她自掏100万元打出600多米的深水井,实现自来水入户。

教育也全面升级。她投入120多万元建设“大寨小学”,硬件设施堪比城市重点学校。从1994年起,大寨村已全面免除幼儿园、小学学杂费。

考上大学的学生可获得800至1000元奖学金。医疗方面,村民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并额外享有村委会每人每年1000元的大病补助。

老有所养。年满60岁的老人,全部纳入养老金体系,确保基本生活无忧。

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从天而降。



郭凤莲曾站在最高领奖台,也曾回到最基层一线。她曾意气风发,也曾举步维艰。

她输过,也赢过。

如今78岁的她,仍活跃在村务事务中,仍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员,仍然在为大寨四处奔走。

历史是有记忆的。虎头山上曾经响起的号子声,大寨村口曾经迎接的队伍,大寨精神曾经传递的力量,都没有被遗忘。

因为,郭凤莲和大寨人,一直没停下脚步。

参考资料:

“铁姑娘”郭凤莲的曲折人生 霞飞
郭凤莲的三次人生转折 傅传耀
郭凤莲和“两个大寨” 刘吾魁
“中国女杰”郭凤莲 黄友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侃球熊弟
2025-11-01 20:26:47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2 03:29:28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我读我在
2025-11-01 13:45:04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1 18:33:15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火山诗话
2025-11-01 14:30:06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混沌录
2025-11-01 16:25:05
王家卫要搞金靖:王传君“我不喜欢”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王家卫要搞金靖:王传君“我不喜欢”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11:28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深圳晚报
2025-11-01 20:13:18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0:51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侃球熊弟
2025-11-02 04:00:2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灰熊官宣禁赛莫兰特1场!声称行为造成不利影响 薪金损失27万美元

灰熊官宣禁赛莫兰特1场!声称行为造成不利影响 薪金损失27万美元

罗说NBA
2025-11-02 05:43:24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09:57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策略述
2025-11-01 15:17:41
2天之后,中方将在北京以最高规格接待俄贵客,反击特朗普的阳谋

2天之后,中方将在北京以最高规格接待俄贵客,反击特朗普的阳谋

影孖看世界
2025-11-01 22:28:34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书咚咚
2025-11-01 19:24:55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2025-11-02 09:56:51
红梦史说
红梦史说
品味历史,全新观点,不同解答,欢迎收看红梦史说
1017文章数 5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家居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荣耀GT2系列再次确认:骁龙8 Elite Gen5+超声波指纹,电池有惊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巫师》原作者没参与《巫师4》 CDP已很少找他咨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