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小芳(化名),因身体持续不适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就诊。她满脸痛苦地向医生自述:“一周前就发现肚子胀胀的、隐隐作痛,下身还有烧灼感,一直有异常分泌物,以为就是普通的妇科炎症。”
接诊医生甯海燕为小芳详细检查后,发现情况远比 “普通炎症” 严重 —— 小芳不仅患有重度外阴阴道炎,外阴已出现明显溃烂,还合并生殖器疱疹、盆腔炎。
而在后续病史询问中,医生得知:内裤常一个月不换,经期也是一条内裤穿到底,仅靠垫纸应付;长期喝酒、抽烟、熬夜,作息紊乱;更值得注意的是,小芳15岁便开始了性生活,且存在多个性伴侣。
多种风险因素长期叠加,导致她免疫力远低于同龄人,最终年纪轻轻就被多种严重妇科病缠身 。
![]()
![]()
患处照片(阴道疱疹)
针对小芳的病情,甯海燕医生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兼顾快速控症与调理体质。
1
西医为主,快速控症:
![]()
西医采用静脉抗菌,外擦抗病毒药物等综合治疗,快速抑制病原体,减轻不适,促进溃烂愈合。
2
中医辅助,调理修复:
![]()
根据小芳 “免疫力差、湿热下注” 的体质,开具清热利湿、益气扶正的中药汤剂,清除体内湿热,增强抵抗力。
用金银花、苦参、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功效的中药煎水,待温后外洗外阴,温和缓解瘙痒、促进溃烂创面愈合,减少西药外用可能带来的局部刺激。
3
改善生活习惯
![]()
医生叮嘱小芳每日更换棉质内裤,经期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立即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同步检查;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和瘦肉,提升免疫力。
经过近半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生活调整,小芳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外阴溃烂完全愈合,身体逐渐恢复。
![]()
穿了一天的内裤会…
平均每条内裤带有大约0.08克粪便
大约有300万的大肠杆菌
来自粪便成分的病菌会超过1000个
寄生虫大约会超过50个

内裤穿不对
阴道炎容易找上门
女生内裤上有分泌物(白带)
是件很正常的事
一般情况下
分泌物是无色无味呈透明色或者淡黄色
但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
穿了不干净或者不适合的内裤
就容易引发阴道炎
阴道炎发作起来
不仅私处瘙痒难耐
还会引起白带异常
同时也会诱发同房疼痛和尿痛
![]()
如果持续拖着不治疗
阴道菌群失衡、酸碱度改变
诱发其他生殖系统感染
那么盆腔炎、输卵管等各种炎症也会找上门
可能直接导致不孕或流产
糟糕的是
一旦染上霉菌性阴道炎、生殖器疱疹
就容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
01
阴道炎的常见诱发因素
卫生习惯不当
卫生习惯不当
01
过度清洁:频繁用洗液冲洗阴道内部,破坏阴道内 “乳酸杆菌为主” 的正常菌群平衡,降低抵抗力,反而更容易引发感染。健康女性日常只需用温水清洗外阴即可,无需冲洗阴道内部。
02
清洁不足:长期不换内裤、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导致细菌 / 真菌滋生;便后擦拭方向错误(从肛门向阴道口擦,将肛周细菌带到阴道)。
03
滥用卫生用品:使用劣质卫生巾、护垫,或长期穿紧身、不透气的化纤内裤,导致外阴潮湿闷热,为病原体繁殖创造条件。
性生活相关因素
01
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未清洁,或性伴侣携带病原体(如滴虫、HPV 等),直接交叉感染。
02
多个性伴侣 / 过早性生活:15 岁以下开始性生活,阴道黏膜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多个性伴侣会增加接触不同病原体的风险,显著提高感染概率。
03
性生活频繁:过度刺激阴道黏膜,破坏局部屏障功能。
身体免疫力下降
卫生习惯不当
01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阴道内原有少量病原体趁机大量繁殖。
02
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糖分升高,易诱发真菌性阴道炎)、艾滋病等,降低免疫防御能力。
03
长期使用药物:如抗生素(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的乳酸杆菌)、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功能)、免疫抑制剂等。
生理状态变化
01
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且免疫力相对较低,易患真菌性阴道炎。
02
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颈口相对开放,经血为病原体提供营养,易引发感染。
03
绝经后:雌激素骤降,阴道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易入侵。
02
阴道炎的危害:别忽视 “小问题”
![]()
多数阴道炎若及时治疗可快速痊愈,但长期拖延或反复感染,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炎症扩散至宫颈,引发宫颈炎;进一步蔓延至子宫、输卵管、盆腔,导致盆腔炎(可能出现腹痛、发热,严重时影响生育)。
影响生活质量:持续的瘙痒、灼热、疼痛,会导致坐立难安、失眠,性生活疼痛还可能影响夫妻关系。
特殊人群风险:孕妇患阴道炎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绝经后女性长期炎症可能加重阴道萎缩,甚至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反复复发困扰:部分阴道炎(如真菌性阴道炎)治愈后易复发,若未找到诱因并彻底治疗,可能形成 “治疗 - 复发 - 再治疗” 的恶性循环。
03
日常预防:从生活细节入手
正确清洁,保护阴道 “自净力”
· 清洁范围:仅清洗外阴即可,无需冲洗阴道内部(阴道有自净功能,过度冲洗会破坏菌群平衡)。
· 清洁用品:用流动的温水清洗,如需用洗液,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弱酸性” 的外阴专用洗液(避免碱性洗液破坏阴道环境)。
· 内裤护理: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每天更换;内裤单独清洗(不与袜子、外衣混洗),用开水烫洗后阳光下晒干(高温杀菌)。
健康性生活,降低感染风险
· 固定性伴侣,避免过早性生活和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前后双方均需清洗外阴,减少病原体带入。
· 经期、阴道炎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同房过程中,阴道上皮擦伤会加重阴道炎症,同时也可能把炎症传染给伴侣。
![]()
提升免疫力,减少复发可能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少吃辛辣、甜食(尤其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 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等,增强身体抵抗力;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血糖稳定。
避免诱发因素,减少 “踩坑”
· 经期勤换卫生巾(每 2-3 小时更换一次),选择正规品牌、透气性好的产品,避免长期使用护垫。
· 避免滥用抗生素,如需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可遵医嘱补充益生菌(如含乳酸杆菌的制剂),保护阴道菌群平衡。
定期检查
2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1次妇科检查(包括妇科常规、HPV检测、TCT检查);有妇科疾病史、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遵医嘱增加检查频率。
04
常见误区澄清
Q
误区 1:阴道炎是 “脏病”,难以启齿?
阴道炎就像 “感冒” 一样常见,是女性生理结构特殊性导致的高发疾病,与 “道德” 无关。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才是正确做法,不必因害羞拖延病情。
A
Q
误区 2:症状消失就是痊愈,不用复查?
很多阴道炎(如真菌性)症状缓解时,病原体可能未被彻底清除,擅自停药极易复发。必须按医嘱完成疗程并复查,确认白带常规正常才算痊愈。
A
Q
用抗生素能 “消炎”,所有阴道炎都适用?
抗生素仅对细菌性感染有效,对真菌性阴道炎(由真菌引起)无效,反而会杀死有益菌,加重真菌繁殖。需先明确类型,再针对性用药。
A
Q
误区 4:绝经后就不会得阴道炎?
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缺乏,阴道黏膜萎缩、抵抗力下降,反而更容易患 “老年性阴道炎”,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不可因 “年纪大” 忽视。
A
如果出现外阴持续瘙痒、溃疡长期不愈合、分泌物颜色/气味异常等情况,自行买药膏涂抹,拖延就医,可能会错过疾病的最佳干预时机。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