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舆情过敏症”!新华社怒批: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更不能把舆情都视为“敌情”

0
分享至

“我就网上说句家门口路灯不亮,怎么还被电话劝删帖了?”“反映学校食堂饭菜差,咋我的留言就成‘敏感信息’了?”如今,网络已成为表达民意、反映社情的重要渠道。但有的地方以及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却患上了“舆情过敏症”:将网上合理诉求视作“麻烦”,把正常的问题反映放大为“风险”,动辄采取“捂盖子”“灭火”等方式来应对,而非直面问题、解决矛盾。这种“把民情都当作舆情”的认知错位值得警惕。

什么是 “舆情过敏症”?说白了就是 “怕声音、捂问题”

01

所谓 “舆情过敏症”,说穿了就是干部对群众的声音过度敏感,甚至 “谈声色变”—— 只要群众在网上提问题、说困难,第一反应不是 “怎么帮他解决”,而是 “怎么让这声音消失”。

比如你反映小区水质差,想让相关部门来检测处理,他却觉得你 “在制造负面舆情”;你投诉学校乱收杂费,盼着能追回钱,他首先琢磨的是 “怎么把这条投诉的热度降下去”;你曝光某单位办事拖沓,希望提高效率,他反手就来联系你 “能不能先把帖子删了”。

这些干部眼里,群众反映问题不是 “有难处要帮”,而是 “又来添麻烦了”“会不会影响我的考核”。于是能压就压、能删就删,以为网上没了消息,问题就等于解决了 —— 这就是典型的 “把民情当舆情”,错把群众的信任,当成了需要规避的 “风险”。

为什么说这是 “认知错位”?捂得了帖子,捂不住真问题

02

新华社的评论点得很准:“捂盖子的逻辑,是看不见、听不到就等于没问题。” 这种想法,本质上是一种严重的 “认知错位”—— 把 “应对舆情” 简单等同于 “消除声音”,却忘了真正该解决的是 “问题本身”,而不是 “提问题的人”。

有些干部活在 “幻觉治理” 里:觉得网上没投诉了,事情就不存在了;帖子删掉了,群众的难处就消失了。可实际上,短期删帖、压热搜或许能换来 “表面太平”,但群众的实际困难还在那儿 —— 路灯依旧不亮、食堂问题没改、办事还是拖沓。这些没解决的问题会像 “定时炸弹”,情绪越积越多,小矛盾迟早拖成大问题,最后反而更难收拾。

干部为啥宁可 “捂” 也不愿 “办”?根源在两种心态

03

为啥有些干部放着问题不解决,偏要花力气 “捂盖子”?说到底,是两种心态在作祟:

1. 官僚主义:没把自己当成 “服务者”

有的干部 “官本位” 思想重,觉得自己是 “管事儿的”,不是 “办事的”。在他们眼里,群众反映问题不是 “提需求”,而是 “挑刺”“揭短”,是在跟自己 “过不去”。

比如群众投诉校服质量差,他不查厂家、不追责任,反而觉得 “这不是在说我工作不到位吗”,满脑子想的是 “别影响我的政绩”,而不是 “别让孩子穿劣质校服”。这种心态下,自然会把群众的诉求,当成需要 “堵回去” 的麻烦。

2. 本领恐慌:不会解决,就干脆 “一刀切”

遇到投诉要么慌了神,要么觉得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用 “一刀切” 的办法:不让群众说话,就不会有 “舆情”;捂住问题,就不用面对 “解决不了” 的尴尬。比如不会处理物业纠纷,就劝业主删帖;不懂怎么规范学校收费,就压下投诉 —— 本质上是用 “捂” 来掩盖自己 “不会办” 的短板。

正确的做法该是什么?把 “麻烦清单”,变成 “待办事项”

04

其实群众愿意上网发声,不是 “挑事”,而是 “信任”—— 相信政府能帮自己解决困难。那些帖子、留言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生活难题:孩子上学要排队、办事跑断腿、小区环境差…… 这些都不是 “舆情”,而是 “民声”,更是 “民生”。

听民声,才是稳民心的关键

互联网本应是政府和群众沟通的 “连心桥”,可 “舆情过敏症” 却把它变成了 “对抗的高墙”。其实干部不用怕群众提问题,群众的声音里藏着 “治理的方向”—— 路灯不亮提醒要完善基础设施,食堂问题提醒要加强校园监管,办事拖沓提醒要优化流程。

真正的 “舆情应对”,从来不是 “消除声音”,而是 “解决问题”。只有把矛盾化解在早期,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才能让群众觉得 “我的诉求有人听,我的困难有人管”。毕竟,捂得了帖子,捂不住民心;听得见民声,才能稳得住民心 —— 别等小事闹大,才后悔当初 “捂错了地方”。

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更不能把舆情都视为“敌情”科学妥善地处置公共事件和回应群众关切,舆情可以是连接干群的纽带;一味地逃避和塞责,反而可能被舆情牵着鼻子走。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都需要适度“脱敏”,学会与舆情友好相处。


▲新华视评指出一些基层干部患上“舆情过敏症”。/重庆瞭望截图


网络舆情此起彼伏,而如何跟舆情打交道却成了一些干部的“心病”。对此,重庆日报也刊发评论文章:

“舆情焦虑”——既怕没人关注,又怕过度曝光。一些基层干部一方面要面临宣传任务的考核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担心来自网络空间的舆情反噬和上级问责,导致陷入“既要又要”的两难处境。一旦没有流量缺少曝光,就感到焦虑;一听上了“热搜”,又感觉被“架在火上烤”。

“舆情洁癖”——不管真假虚实,统统“一删了之”。部分干部对于网络舆情喜欢“报喜不报忧”,只接受群众“点赞”,不允许网民“差评”。面对网民的批评和建议搞“选择性倾听”,对不顺耳的群众呼声不加以核实,要么“一删了之”,要么层层推诿,唯恐因舆情而“引火烧身”。

“舆情过敏”——处置舆情反应过度、动作变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一些干部谈“舆”色变,处置问题时畏首畏尾,草木皆兵。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甚至出现了“舆情泛化”现象,即涉事单位动辄启动最高级别应对措施,一切工作都要为舆论情绪让路,乃至于为了“灭火”逾越客观事实和规章制度的红线,对部分涉事主体造成更大的次生伤害。


▲一些基层干部“怕镜头”,存在“舆情焦虑”。/重庆瞭望截图


“舆情过敏”的症状之下,折射出一些干部的能力短板和本领恐慌。

对一些基层干部而言,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就像一个“黑箱”。由于缺少经验、缺少工具、缺少技能,一些基层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舆情事件,缺乏主动应变和正向引导的能力,继而在失控感和无力感中“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把民情都当作舆情,根子上是一种懒政,反映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深层次“症结”。

看见问题就删帖,听见质疑就作哑,产生舆情就“甩锅”……一些干部将群众合理诉求视为“麻烦”,把正常的社情民意放大为舆情“风险”,回应公众关切时一味“等上级通知”,这种“把民情都当作舆情”的错误认知,本质上是少数干部失职失责、缺少担当的体现。

更为关键的是,面对“舆情过敏”讳疾忌医,可能会给社会治理留下持续隐痛的“后遗症”。

一个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公平高效的舆情回应和处理机制。如果网友存在疑问就以为是“炒话题”“闹情绪”,遇到舆情就“捂盖子”“撂挑子”,长此以往不仅会透支社会信用,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还会使舆论环境恶化,进而增加社会治理成本。


▲ 基层干部要过“网”关 。瞿桂溪 作/新华社


让人说话,天塌不了;为事实发声,地陷不了。在处置公共事件和回应群众关切时,不能视舆情为洪水猛兽,更不能被舆情牵着鼻子走,而是要拿出直面问题的担当和勇气,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

既当说话者又当倾听者,在“主动”与“被动”中找到着力点。

舆情处置的关键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舆情。要想不被舆情牵制,各地就要因地制宜建立科学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切实提升干部媒介素养,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态度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来源:综合新华社、法策法律咨询、重庆瞭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全运会金牌榜:山东日入7金成最大赢家,东道主暂列第2,辽宁第11

全运会金牌榜:山东日入7金成最大赢家,东道主暂列第2,辽宁第11

萌兰聊个球
2025-11-14 07:53:32
“脑袋被驴踢了”的高市早苗要开战吗?

“脑袋被驴踢了”的高市早苗要开战吗?

天真无牙
2025-11-14 12:48:33
历史学家吴晗,十年期间含冤离世,为何却难让众人同情?

历史学家吴晗,十年期间含冤离世,为何却难让众人同情?

花开无田
2025-11-13 23:58:53
库里与安德玛分手!他将成为球鞋领域自由球员 库里品牌独立运营

库里与安德玛分手!他将成为球鞋领域自由球员 库里品牌独立运营

罗说NBA
2025-11-14 06:49:52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琉球不属于日本!琉球人开始自己发声。日政府:这是“外国干涉”

琉球不属于日本!琉球人开始自己发声。日政府:这是“外国干涉”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13 16:02:12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深度报
2025-11-11 21:42:52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母亲称女儿被骗柬埔寨 已怀孕6个月 欲卖房凑20万赎金

母亲称女儿被骗柬埔寨 已怀孕6个月 欲卖房凑20万赎金

大象新闻
2025-11-14 11:22:03
重庆荣昌多人到一处工地“挖宝”,社区:这里没有宝藏,是别处运来的泥土中有少量铜钱

重庆荣昌多人到一处工地“挖宝”,社区:这里没有宝藏,是别处运来的泥土中有少量铜钱

极目新闻
2025-11-14 12:14:34
泰国华裔王后刚抵达北京就美翻啦!穿斗篷千鸟格大衣,高贵又端庄

泰国华裔王后刚抵达北京就美翻啦!穿斗篷千鸟格大衣,高贵又端庄

阿校谈史
2025-11-14 10:46:39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该案一审未当庭宣判,检方认为被告人系防卫过当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该案一审未当庭宣判,检方认为被告人系防卫过当

扬子晚报
2025-11-13 22:32:07
美媒:库里和安德玛的分手费高达2.55亿美元,比预估多了9500万

美媒:库里和安德玛的分手费高达2.55亿美元,比预估多了9500万

懂球帝
2025-11-14 10:07:13
汪小菲卖北京豪宅!内部曝光品味超迷欣赏不来,满地大S私物被看光

汪小菲卖北京豪宅!内部曝光品味超迷欣赏不来,满地大S私物被看光

八星人
2025-11-14 10:46:30
廊坊7397万体彩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戴墨镜口罩?疑当事人发声,河北体彩回应

廊坊7397万体彩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戴墨镜口罩?疑当事人发声,河北体彩回应

潇湘晨报
2025-11-13 13:59:58
马云全面高调杀回来了

马云全面高调杀回来了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2 21:19:17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2025-11-14 13:48:49
记者柯南 incentive-icons
记者柯南
资深媒体人、知名调查记者,曾多次获国家省级新闻奖
9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陆发布"台独"打手悬赏通告后 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头条要闻

大陆发布"台独"打手悬赏通告后 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教育
亲子
军事航空

上头又上脸,奶皮子糖葫芦真有点东西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教育要闻

父母不要用爱的名义掌控孩子的一生

亲子要闻

恭喜!香港知名女星怀孕九个月临盆在即,大方透露是人工受孕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