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
承载着英雄记忆的“杨靖宇支队”战旗
跨越千里踏上归吉之路
在吉林大地上奏响传承红色基因的激昂乐章
6时05分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部队代表护送杨靖宇支队3面
“杨靖宇支队”战旗登上PN6417次航班
“归吉之路”正式启航
8时29分,航班抵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机舱门缓缓开启,掌旗手双手捧战旗,迈着坚定步伐走出机舱。迎机的干部群众早已等候在此,手中红旗随风挥舞,“欢迎杨靖宇支队英雄战旗回家”的横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场掌声与敬意交织,红色信仰在这一刻热烈激荡。
8时50分,战旗车队整装出发,载着3面战旗向长春市区驶去。
9时19分,车队驶离机场高速,先后途经正式进入长春市区,车轮走过机场路、珲乌高速、吉林快速路、解放大路、新民大街、新民广场、新民大街、解放大路、人民大街、人民广场、新发路……最终抵达中共吉林省委。战旗正式融入城市脉络。
9时25分
战旗抵达吉林大路
自发前来的市民围拢在道路两侧
用目光追寻战旗的身影
敬意满溢现场
9时30分
战旗行至解放大路
与新时代城市风貌交相辉映
杨靖宇精神在此焕发新的光芒
9时33分,战旗车队抵达新民大街,途经新民大街126号——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如今,这里已是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楼,“杨靖宇支队”战旗抵达新民大街。 途径 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后随军医大学移交地方,成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楼。这座承载着屈辱,见证了沧桑的建筑,如今成为医学学子求知的圣地,更是孕育伟大医学成就的摇篮。
9时39分
车队驶入新民广场并绕行一周
市民们举起手机定格瞬间
军民同心的热烈氛围让红色信仰愈发滚烫
9时45分
战旗沿人民大街驶向人民广场
这座时隔22年重新开放
承载长春人集体记忆的广场
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也藏着历史的回响
9时50分
“杨靖宇支队”战旗顺利抵达
中共吉林省委
10时整
吉林省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仪式正式开始
“杨靖宇支队”官兵代表
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
曾孙马铖明亲临现场
与在场人员共同见证荣光
10时08分
3名掌旗手托举战旗
迈着整齐步伐步入会场
随后,一面“杨靖宇支队”战旗郑重赠予杨靖宇烈士陵园,这面战旗,是支队官兵对杨靖宇将军的深切缅怀,更是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见证,让英雄精神永驻陵园,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
一面“杨靖宇支队”战旗被郑重赠予吉林省博物院。这面战旗,是对杨靖宇将军及先烈们的深切缅怀,此后将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中展出,激励后人铭记历史,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一面“杨靖宇支队”战旗被郑重赠予中共吉林省委。这面战旗将成为激励全省人民的精神旗帜,鼓舞众人赓续红色血脉,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10时23分
《钢铁洪流进行曲》奏响
战旗被护送至省委大楼
至此,“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回到这片将军战斗过的热土。这不仅是对英雄部队的礼赞,更激励着吉林干部群众以迎接英雄战旗、礼敬民族英雄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摄影 罗浩、李煦、张秋磊、蒋盛松、郭亮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编辑:熊一黎 审校:王伟光、刘星彤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统筹:张燕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