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彭依梦
2019年11月,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成立。
身处探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5年多来,浙北小城嘉善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青浦、吴江同心同向、携手并进,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凭借一系列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区位独特的浙江嘉善,成为了示范区当之无愧的“模范生”。
生态优先
秋日太浦河,碧波荡漾,风光秀丽。河面上,白鹭徘徊盘旋,野鸭觅食、嬉戏,为美丽河景再添一抹灵动色彩。
西接太湖,东连黄浦江,太浦河犹如一条绿带,将“青吴嘉”紧密串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承泄太湖洪水和杭嘉湖涝水,三地协力开挖了这条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地对太浦河的定位发生变化,治水标准也各不相同。“都不管”让太浦河一度污染严重、黑臭难闻。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立身之本和亮丽底色,推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作支撑。这些年来,嘉善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聚力推进生态治理区域一体化,与青浦、吴江共同探索环境治理新范式。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横跨太浦河。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9年,嘉善与青浦、吴江三地首创“联合河长制”,并共同聘任了73名长三角区域省际交界河湖联合河长。通过落实河长联合巡河机制、河湖联合保洁机制、水质联合监测机制、联合执法会商机制、河湖联合治理机制等“五大机制”,逐步打破了三地的行政“藩篱”,开创了区域联合治水的新局面。
5年多来,三地持续落实示范区联合河湖长“五个联合”机制,实现了示范区“一河三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合河湖长全覆盖。
此外,嘉善还联合青浦、吴江先后编制实施《平原河网热点区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技术规范》《长三角平原水网区县域水生生物监测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废水碳源综合利用管理技术指南》等一批跨区域、跨领域的治水标准。
通过加强水质监测、开展河道清淤、整治排污口等措施,太浦河断面水质连续四年达到Ⅱ类,县控及以上断面Ⅲ类水及以上占比连续五年保持100%,为长三角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的太浦河,水质清澈、林木青葱,是著名的拍鸟胜地。太浦河上,示范区标志性建筑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横跨而过,成为了沪苏浙皖共同的“会客厅”。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5年多来,嘉善建成了全国首个零碳科创聚落竹小汇,率先发布了浙江首个平原河网生态系统GEP核算技术规范,完成了全国首例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同时,嘉善还与青浦区企业完成2.5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权自主交易,标志着排污权跨区域交易由试点试行进入到自主交易的新阶段。
全国首个零碳科创聚落竹小汇。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5年多来,嘉善积极探索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协同推进长三角古镇一体化发展。据统计,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790万人次,增速连续两年列浙江省第一。
据了解,目前,嘉善正与青浦、吴江共同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开展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申报工作。
向新而进
近年来,随着示范区生态基底不断夯实,嘉善也在不断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位于嘉善县西塘镇东北部的祥符荡创新中心,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智慧绿洲”)4个未来实验室依次而建,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相继诞生。未来食品实验室成功合成全球首例细胞培养黄鱼肉,未来健康实验室“上新”的无人化中药组分分析及智能筛选平台,每天可筛选2500多个中药成分……
位于嘉善县西塘镇东北部的祥符荡创新中心。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通过放大祥符荡独特的生态价值,嘉善坚持用最美的风景吸引最优质的资源,先后导入“智慧绿洲”、祥符实验室、嘉善复旦研究院、上大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科研人员1496名,硕博占比95%以上。
截至目前,已形成研发标志性成果55项,孵化转化企业75家,共建研发机构47家,市场化合作经费超3.7亿元。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在持续引进长三角高端科创资源、提能升级祥符荡创新中心的同时,嘉善还与青浦、吴江共建了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形成“3+2”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
2023年7月31日,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在嘉善,“基础研发在沪杭,中试产业化在嘉善”的协同创新路径,推动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此外,借力青浦华为练秋湖基地,嘉善与华为共建了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谋划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产业,并主动做好配套服务,目前首批40套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
眼下,随着各大合作高校院所导入源源不断的科创资源,各大科创载体扎根嘉善潜心科研和赋能产业发展,广大企业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嘉善向高攀升、向新而进,科产联动发展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嘉善县GDP增长6.7%;科技创新指数攀升至浙江县(市)第1,R&D占比列浙江县(市)第4,实现了浙江“科技创新鼎”四连冠。
打破壁垒
“人在嘉善,能办好在上海的业务吗?”近日,嘉善市民宋国强来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上海市长宁区的一处房产办理抵押业务。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在跨省通办专区通过虚拟窗口远程办好了业务。
整个办理过程十分丝滑,在宋国强顺利完成人脸核验、材料上传等一系列步骤后,这项登记业务便迅速在线流转至上海市长宁区的属地登记机构,由他们进行线上审核。办理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确保了业务办理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先进的身份核验技术则精准验证了市民的身份信息,为业务安全办理筑牢了防线。
“原本以为要嘉善、上海两头跑,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轻松办好了上海的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宋国强感慨道。
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跨省协同、“高效办成一件事”,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通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渠道,以“屏对屏”方式打破地域限制,让群众和企业能够在异地享受到同城化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了“一步办理完成”,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这一成功案例的背后,是嘉善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持续创新与不懈努力。
聚焦群众跨省办事和政府部门跨省联动协作等难点堵点,2022年,依托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嘉善县打造了全国首个跨省域区块链平台“区域协同万事通”应用,打破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区域行政壁垒,实现示范区内1000余项民生服务一网通办,207项行政检查事项一网统管。
“‘区域协同万事通’通过场景跨省共建、数据跨省共享、能力跨省复用,打造‘协同服务、协同治理’新格局,促进了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提升了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嘉善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区域协同和制度创新,为提升民生福祉、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助力。
孟金富是江苏扬州人,2018年,他随子女来到嘉善定居。初来嘉善,因持有的是江苏的社保卡,他在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连坐公交车都享受不到老年人优惠”。
2023年,为满足退休返乡、异地迁居、临时外出等老年人公共服务新需求,在民生“一卡通”的基础上,嘉善推出“长三角敬老通”应用,使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地的老年人可无差别享受“同城同待遇”的生活便利。
“社保卡一刷,就能免费乘公交。我在扬州借的书,到嘉善的图书馆刷社保卡也能还。”孟金富笑着说,“现在带上社保卡去嘉善或是青浦、吴江的景区,很多都能打折呢!”
在嘉善,非户籍老人可刷第三代社保卡享受和嘉善户籍老人同等待遇,免费乘坐公交。郑之恒摄
5年多来,嘉善携手青浦、吴江,合力破解跨域治理难题,在执法司法、生态保护、政务服务等领域实现多项“首创”。截至目前,示范区已探索形成154项具有突破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7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嘉善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嘉善将继续与青浦、吴江及示范区执委会紧密协作,在“制度深度创新”上攻坚、在“动能协同培育”上发力、在“幸福家园共建”上提质,共同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