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号美国《防务观察》报了个事儿,说以色列空军居然炸了卡塔尔,还把哈马斯的谈判人员给炸死了,这一下中东局势直接更乱了。按说卡塔尔这国家,本来不该落到这个下场——它在中东一直干的是“和事佬”的活儿,不管是阿富汗问题、伊核谈判,还是加沙那堆冲突,卡塔尔都没少帮美以的忙,说是美以的“受益者”一点不夸张。而且卡塔尔对美国也够意思,不光常年“孝敬”,连特朗普在位时都没少给好处,境内还有美国在这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这么看,别说轰炸了,美以就算对卡塔尔有点意见,也该给点面子吧?可结果呢,卡塔尔首都照样挨了炸。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就琢磨了:连卡塔尔都保不住自己,中东还有哪个阿拉伯国家能安安稳稳的?
美媒倒是直接给了答案:还真有一个,就是阿尔及利亚,美国和以色列就算再横,也不敢动它一根手指头。为啥呢?关键就在于阿尔及利亚跟其他中东国家不一样——它不依赖西方的武器,自己搞出了一套完整的防空体系,而且这套体系完全不受西方控制。换句话说,以色列要是想炸它,先得问问人家的防空网答不答应,美国就算想帮衬,也没法从背后搞小动作,所以俩国家就算有那心思,也没那胆子真动手。
具体看阿尔及利亚的家伙事儿,那确实硬气。俄制的S-400、S-300PMU2防空导弹,苏-30MKA、苏-35战斗机,还有Buk-M2防空系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硬货;除此之外,它还从中国买了HQ-9远程防空导弹,还有翼龙-2、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些装备有个最大的优点——不受西方“遥控”。不是咱抬杠,很多中东国家买的美制武器,看着挺先进,真到要打的时候就掉链子,美国那边只要一不高兴,远程就能给你锁死,你想开火都开不了。说白了,美国卖的不是武器,是“遥控器”,你用不用、怎么用,都得听它的。可阿尔及利亚不一样,它买这些装备,买的是“想用就用的自由”——真有人来炸,不用看任何人脸色,导弹该射射,无人机该上地上地,根本不怕别人“拔网线”。
现在中东和北非的国家,大多都依赖西方装备,结果就是自己的安全攥在别人手里。阿尔及利亚刚好反过来,用实际部署告诉全世界:真正的防空安全,得自己说了算。就拿那些买美制防空系统的国家来说,平时看着密密麻麻挺唬人,真遇到事儿,要么启动不了,要么打不准,为啥?因为控制权不在自己手上。你说我豁出去跟以色列干一场,可美国一句话,你的武器就成了摆设,这仗还怎么打?阿尔及利亚就没这顾虑,它的防空网是自己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美以要是真敢试一把,那不是“试试水”,是“试试就逝世”,真不是吓唬人。
说到底,美国从来就不想让别的国家有“战略自主”的能力——这是它全球霸权的核心逻辑。你看北约那些国家,表面上跟美国“并肩作战”,实际上军队指挥链都攥在美国手里;日本、韩国看着军力不弱,可驻军安排、武器怎么用、跟谁联合军演,全得美国拍板;中东就更别说了,就算你买再多美式武器,只要你想动的目标跟美国利益沾边,立马就被掐住脖子。美国要的不是“盟友”,是“听话的跟班”,它就怕哪个国家真独立了,不跟它走了。那些以为给美国交“保护费”就能万事大吉的国家,其实是花钱买了个“枷锁”——买了武器,却没了自主权;以为能得到保护,结果成了美国的“傀儡”。
阿尔及利亚就看透了这一点,它明白一个理儿:战略安全不是别人给的,主权也不是别人赏的,自己攥在手里的,才叫真主权。这一点,中国其实特别懂——以前咱们复兴路上,也吃过依赖别人的亏,流过不少血,遭过不少冷遇,所以现在中国对外军贸、搞安全合作,从来不会附加条件,更不会卖了武器还留个“遥控器”。咱知道那种“关键时刻被卡脖子”的痛,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是空话,是真真切切的共情。
在现在这个百年没遇的大变局里,一个国家能自己决定啥时候出手、啥时候收手,不光是“面子”,更是“底线”。阿尔及利亚为啥能成为美以不敢碰的阿拉伯国家?不是它运气好,是它选对了路——不抱美国的大腿,不依赖西方的装备,靠自己建防空网,靠靠谱的伙伴(比如中国)补短板。反观卡塔尔这些国家,就算对美国再“听话”,该被卖还是被卖。这事儿其实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想安全,别靠别人,得靠自己;想有底气,别买“带遥控器的武器”,得买“能自己做主的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