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董兆瑞)9月13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本次沙龙以“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为核心议题,围绕AI赋能数字内容生产的创新模式、变革路径、挑战和机遇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记者从活动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海淀区备案大模型总数已达105款,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二,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百模规模”的地市级区域。海淀区孕育了豆包、文心一言、ChatGLM等通用头部大模型,还孵化了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等多项重大成果。
沙龙上半场以“AI驱动内容生产变革”为主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郭艳民围绕AI智能化与人类原创力的平衡、人机关系等命题发表见解,强调“文以载道”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教授、博导覃京燕从双碳目标、文化强国、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出发,探讨AI数字技术在打造高级审美与文化表达方面的路径。沙龙下半场议题为“人工智能与创意转化”。其中,快手科技副总裁、快手研究院院长蔡雄山指出,AIGC正在成为推动影视工业走向下一轮技术变革的新质生产力,并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本次专业沙龙是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设置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20余场专业沙龙及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核心方向,围绕网络文化创新发展等六大议题深入研讨,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