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珠宝大盗:上海国际珠宝展会上,价值69万美元的钻石瞬间蒸发

分享至

2004年5月13日上午,在彩球飘荡,音乐飞扬的喜庆隆重的气氛中,国内最大的一次国际珠宝展销会拉开了帷幕。高大宽敞的展馆内广告林立,展柜密布,鳞次栉比的柜台里,各种珠宝晶莹剔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目不眼接。

珠宝展开幕的第一天,世界各国和地区,以及各地的客商纷纷云集上海。参观者络绎不绝,鱼贯而入,展览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天成交频繁,生意兴隆。至下午4时许,展览馆的广播里传来了展览即将结束的预告,大多数展柜开始陆续收摊,人流渐次离去,当一楼大厅里人去厅空之时,56、57号展柜的一对男女才恋恋不舍地忙于撤摊。

他们将珠光宝气的钻石整理完后,正准备收摊之际,那位男士便匆匆去厕所,此时,一名外国中年男子匆匆来到56号柜台,用生硬的中国话问正在收拾东西的郭女士:“我想看看你的珠宝可以吗?”

郭女士客气地道:“今天收摊了,明天再来吧。”

老外遗憾地道:“那你给我一张名片行吗?”

郭女士取出一张名片递给了他,老外接过名片后指着郭女士身后的那幅广告问道:“你是青岛来的吧?”

郭女士下意识地回过头来看了下广告点点头。

老外微笑地道:“See you tomorrow,bye!”说罢老外便匆匆离去。

待郭女士来到柜台内侧的凳子上取包时,却突然发现那个蓝色的帆布包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了,包里装有参展的所有珠宝,价值近几十万美元,还有一天的营业款,郭女士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魂飞魄散不知所措。

另一位男同事方便回来后,听说珠宝失窃也惊骇不已,他立刻向保安求救,保安马上拨通了110报案。

5月13日下午4时46分,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报后,一时间,警灯闪烁,警车飞驰,市局刑侦总队和长宁分局等部门的侦查员迅疾赶往案发现场。

经警方调查确定,被窃包内装有0.01至0.5克拉小颗粒成品裸钻,总重量为2100余克拉,总价值69万美元,还有一部诺基亚银灰色手机、一只黄绿色钱包,内有4.7万元人民币营业款。



此案被盗物品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影响之大,在上海盗窃史上可谓空前,无出其右者。何方大盗竟敢将黑手伸向熙熙攘攘的大型展览会?且下手如此胆大妄为,且神秘老到。

上海正在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发生如此大案对上海的国际声誉将造成负面影响。正在京学习的上海市公安局长当即指示要全力以赴快速破案。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声华立即组织各有关部门成立专案组,一定要尽力迅速破案挽回不利影响。刑侦总队、治安总队、出入境管理局、国际机场分局、长宁分局等部门的头头脑脑先后赶往现场,会聚在世贸商城二楼会议室的指挥部,连夜展开侦查。

当晚,世贸商城“5.13”专案组指挥部内灯火通明,进出繁忙。坐镇指挥的张声华副局长是位年近花甲的老刑警,他曾指挥侦破过上海无数的大案要案,遐迩闻名。此刻,他皱纹纵横脸上表情威严,几十年的熬夜两鬓已然飞霜,但却条清缕晰地对各警种下达了指令。几十名参战警员各司其职地各就各位,迅速展开了侦查。

侦查员们连夜走访了当事人、展馆工作人员、保安、出租司机,宾馆等处,指挥官们坐镇指挥部听取各路侦查反馈的信息,并仔细查看探头录像和各种文字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推理,以其从纷乱的头绪中寻找蛛丝马迹。

据受害人郭女士回忆,就在她收拾好展品钻石时,突然来了两个貌似印度人的男子,那个身着西装的高个中年男子用生硬的中国话向她索要名片为由,将郭女士叫到柜台一旁讲话,约2分钟,他们便匆匆离去;现场保安反映,闭馆前来过一批外国人,长相颇似中东一带的人。

根据被害人描述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身高约1.8米,长相似印度人的特点,侦查员立刻赶赴浦东、虹桥国际机场进行布控,并带被害人一起前往两个机场候机楼辨认可疑人员;与此同时,根据现场录像资料和经受害人以及目击者的描述指认发现了14名外籍嫌疑人员,马上制作了的照片,发往本市的各宾馆、旅店,机场、码头、火车站等各个道口等处,布控协查,仔细核对发现可疑目标。

据组委会办公室成员统计,第一天参加展览会的共计有963人次,其中上海籍653人,国内及其他地区261人,外籍人士49人。

通过反复仔细地观看所有监控录像后发现,案发前后“白衬衣”外国人与“红头发”外国女人曾与多名其他外国人交叉谈话,涉及11个男人和3个女人,共14人。那个女人体貌特征尤为明显,染一头深红色头发,年龄30岁许,耳朵上挂着银色的大耳环,红发碧眼、皮肤白皙,身材丰满,身高1.68左右。



16时46分,监控录像里显示这伙人中有3名男子从南门离去,另几个外国人从北门先后出去。

据保安回忆:南门离去的三名男子乘坐一辆锦江公司桑塔纳2000型出租车离开展馆,从北门出来的外国人好像是搭乘浅绿色或浅蓝色出租车离去。

侦查员们立马请锦江公司协查13日下午4时36分至50分的出租车,通过排查约有50多辆浅绿色或浅蓝色的桑车,其中2000型的有34辆,经过调度不断喊话,不久,一位周姓司机前来反映:当日下午近5时,有三名外国男子搭乘其出租车,上车后,因语言不通,坐在司机边上的男子递给他一张上海一饭店的名片,用手指着示意去该处。当司机从外滩高架上驾车下来途经陈毅广场欲大拐弯时,3人突然要求立刻下车。

经司机辨认,确定监控录像里的那个穿白色短袖衬衣的男子就是坐在其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客。

张声华副局长根据各路侦查汇总情况后,沉思片刻,老道地指示道:“这帮人的脸都长得大同小异,一时难以辨认,应该将特征明显的红头发女人为第一抓手。”

紧锣密鼓侦查之中又发生案中案翌日上午8时许,浦东分局交巡警接到报告,并有人送来一包东西。打开一看,内有郭女士失窃的部分物品。

专案组陪同有郭女士前去辨认,证实确是她被窃的物品,她的身份证、手机卡、驾驶证、公共交通卡、四张银行卡,以及35只装有被盗的放钻石的透明小塑料袋等物品,而同时被盗的钻石和装钻石的饭盒、现金以及帆布包却不见踪影。经查,这是一拾荒者于当日上午7时许在东方明珠电视塔1号门口垃圾筒内拣获的。

针对部分被窃物品的出现,专案组立即侦查以丢弃东西的方位为中心,重点对辖区内宾馆住宿登记后,突然又离去的外籍人士进行重点排查,尤其注意寻找进出宾馆中是否有红头发的外籍女士。

根据对失窃物品的分析,专案组出现了两种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偷盗者将物品丢弃在层次不高的地域,附近宾馆内没有中东一带的外籍人士,说明偷盗钻石者不是老外,而是貌似中东人的其他人员;

另一种意见认为一定是中东人,因为他们讲的是英语,且有将东西包好扔到垃圾筒里的卫生习惯。

结果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正在河南开会出差的孔副局长接到专案组的电话汇报后,他立刻想起了沪港警方交流中,港方曾提供过南美籍人在香港等地珠宝展中团伙盗窃钻石的有关情报。去年公安部亦有过类似情报通报。他提醒专案组:“你们应将在上海的哥伦比亚圈的南美人作为重点排查。”

同时,孔副局长接通了香港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周富祥的电话,请求迅速提供有关南美籍人犯罪活动的具体情报资料。

专案组迅疾查明当时在上海的南美籍人有177人,其中几十人持旅游签证入境的都住在三星级以下宾馆内,有男有女。他们已被作为重点进入警方的视线。



侦查员有的放矢地对发案地点的长宁地区、嫌疑人坐出租车去的黄浦区饭店、捡到被盗物品的浦东、闸北区等地区的宾馆重点排查,一一筛选,尤其是与被害人搭讪的中等体态、肤色灰黑、穿深色西装的外籍人士,以及那个特征明显的染深红色头发、戴耳环的女子。

正当警方在全力侦破钻石大盗案的同时,5月17日上午10时50分,浦东机场也发生了一起钻石被盗案。

一位印度商人参加完17日结束的珠宝展后,提着拉杆箱满载而归。他在机场商场买烟时,突然被两名外国人用酸奶泼在身上,两人举手一招:“sorry!”又麻利地取出餐巾纸帮他擦去身上的酸奶,印度商人宽厚地笑笑道:“Not at all!”

他放下拉杆箱,低头专心致志地擦了起来,还未等他擦净污迹,下意识地回过头看拉杆箱时,却发现箱子转眼蒸发了,箱内有价值近20万美金的红蓝宝石。

他立刻反应过来一定是那两个泼酸奶者所为,便在候机楼内四处搜索时,有个老外指着门外,示意拎箱人已出门而去,印度商人信以为真立即追了出去,却不见任何人的踪影,早已远走高飞。

警方接到报案后,专案组马上敏感地意识到,此案也是冲着钻石而来的,立刻串并案件,请被害人指认“5.13”钻石案现场录像14个嫌疑人的照片,印度商人和出租车司机都指认了其中的2男2女。

案中案没有使案件复杂化,反而使案件更为清晰明朗起来,也再次印证钻石案系外籍人士所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