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彩礼突破50万大关。
这数字让老农们直嘬牙花子。
三年前还只要八万八的行情,如今翻着跟头往上涨。
媒婆甩出彩礼单子时,男方爹妈的手都在哆嗦。 “三斤三两”百元钞的规矩早过时了。
现在流行的是“万紫千红一片绿”——五万张五块加千张百元再加五十元大钞。 算下来没个二十万根本打不住。 城里买房成了硬指标。
哪怕在县城边边买套鸽子笼,也得掏空六个钱包。 更别说还得配辆十万块以上的车。 结个婚背三十年债,这日子咋过?
光棍村里三十八岁的老王蹲在田埂上发愁。 他家两个儿子,彩礼钱够建三栋小楼了。
隔壁村刚离婚的小媳妇,转头又能收二十万彩礼。 这买卖比种地划算多了。 村干部天天喊移风易俗。
可谁家姑娘要是少要彩礼,背后准被嚼舌根。 “怕是身子不干净才贱卖”。 镇上红白理事会统计显示: 去年三十八桩婚事,有二十家婚后因债务吵架。
银行信贷员透露: 婚庆贷款逾期率比种地贷款高两倍。 专家说这是性别比例失衡的恶果。
可地里的苞米不会自己长出来。 老张家为凑彩礼钱,把种了十年的梨树全砍了卖木材。 媒婆撂下狠话: “后天下聘前拿不出二十万,这亲事就黄”。
村里小年轻们开始组团抵制。
他们算过账: 娶媳妇花的钱够买两百头猪崽。 养大卖了能翻三倍利。
可这话谁敢当着丈母娘面说?
县里新规要求彩礼不得超过六万。
执行那天,婚介所门口排起长队。 都是来退定金的大老爷们。
民政局数据很说明问题: 去年农村结婚登记量跌了四成。 离婚率却涨了两成。
地头歇晌的老汉们嘀咕: “照这么整,再过三年咱村得绝户”。 可谁也不敢当第一个降彩礼的冤大头。
秋收后的相亲旺季就要到了。
媒婆们攥着姑娘们的生辰八字待价而沽。
这场没有赢家的较量,到底该怎么收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