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那天,长剑 - 1000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为战略武器方队中特别重要的一员,头一回公开亮相在大家面前。这表明咱们中国在巡航导弹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下子就从超音速的水平提升到高超音速的水平啦。
现在俄乌之间起了冲突,这地方都快成各种先进武器的试验场地了,尤其是导弹和防空系统对打的那场面,特别让人紧张。从实战情况来看,光有速度快或者能低空飞行这些本事,都不太保险。像乌克兰用的“爱国者”PAC - 3、S - 300这些防空系统,对那些老式弹道导弹的拦截,效果还算可以。
空射弹道导弹的表现也不咋地。俄罗斯用米格 - 31发射的“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好几次都被乌军给成功拦下来了。
可见,能将“高速”与“低空+机动”结合起来的导弹,才是突破现代化防空网络的最有效方案。而中国新亮相的长剑-1000,将这种组合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在93阅兵式上,长剑-1000导弹作为战略武器方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公开亮相。它与KD-20A空射巡航导弹、鹰击-18C海基隐身巡航导弹共同组成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体系。
长剑-1000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彻底摆脱了长剑-100采用的亚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限制。
传统亚燃冲压发动机在5马赫时会遭遇“速度墙”效应,而长剑-1000实现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通过有创意的办法,让燃烧室里实现超声速气流燃烧,再借助高超声速气流产生的冲压效果,这导弹的速度一下子就能冲过5马赫这个门槛。
长剑 - 1000在射程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对它发射车的尺寸和载重情况来分析,这款导弹的射程比东风 - 100还要远。
国外媒体按照理论推算,它的最大射程有可能达到5000公里,说不定还会更远呢,这就给解放军拓展出了更大范围的战略威慑空间。
美国有个军事方面的专家叫布兰登,他分析说长剑 - 1000的射程说不定能超过7000公里。要是真有这么远的射程,那它就能轻轻松松打到第二岛链里面的所有重要战略目标,甚至第三岛链上那些关键的地方也能被它攻击到。
长剑-1000的飞行速度高达10马赫15。这个速度远超美国正在研发的HAWC高超声速导弹(仅能勉强达到5马赫)和俄罗斯已经列装的“锆石”导弹(最大速度约8马赫)。
以1000公里作战距离为例,传统亚声速巡航导弹需要耗时1小时才能抵达目标,超声速导弹可将时间缩短至20分钟,而长剑-1000仅需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发现即摧毁”的打击流程。
35000-40000米的巡航高度,恰好位于传统防空系统的防御盲区。更关键的是,这枚导弹在巡航的时候还有最后攻击的阶段,都能进行多方向、多方式的灵活变轨,让反导系统根本没法提前猜到它要往哪儿飞。
长剑 - 1000一出现,区域的战略平衡就完全不一样了。它能打到第二岛链里面的所有重要战略目标,甚至有可能对第三岛链上的关键地方发起攻击。给解放军带来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远程精准打击本事。
在解放军信息化火力打击体系的助力下,长剑 - 1000能够特别准确地打击各种时间敏感的目标。无论是敌方机动指挥所、导弹发射车,还是间歇工作的雷达站、临时集结的部队,就连在海上航行的航母战斗群,它也能构成威胁。
长剑 - 1000有核打击和常规打击两种本事,这使得它的战略意义变得更重大了。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很灵活地选择使用常规弹头或者核弹头,这么一来,在开展战略威慑行动时,能用的办法就更多了,也更灵活了。
得留意的是,长剑 - 1000装备部队,可不代表长剑 - 100就要退出现役了。它们俩会一个负责高端、一个负责相对低端,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一起打造出更完备的远程精准打击能力。
长剑-1000的横空出世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气动设计、材料科学等尖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美军长期依赖的“萨德”和“爱国者”反导系统,在面对长剑-1000时将显得力不从心10。现有反导系统面对10马赫速度目标时,拦截的机会几乎就没有了,拦截窗口差不多全都没了。
长剑 - 1000一亮相,就说明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这块儿已经排到世界靠前的位置了,这也代表着解放军远程精准打击的能力有了历史性的大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