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凌晨,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全球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iPhone Air。这一举措将eSIM技术再次推到了大众视野的中心。目前,在国内只有中国联通已支持iPhone Air的eSIM激活。中国移动表示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但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中国电信则称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批后开放服务。
苹果eSIM卡的出现,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很难简单说对谁最有利。
先来说说中国联通。联通在eSIM业务上可以说是一马当先。它早在iPhone Air发布之前就全力支持苹果eSIM项目,目前已在25个省市重启eSIM业务。联通之所以如此积极,是因为面对移动和电信庞大的用户基础,它需要借助eSIM这样的差异化技术来吸引高价值用户,实现市场突破。就好比一场赛跑,联通在eSIM这条赛道上提前起跑,有机会抢先占据有利位置,吸引那些追求新鲜技术和便捷体验的用户。比如,一些经常出国的商务人士,eSIM让他们在国外能更方便地切换当地网络,联通就能凭借这一优势将他们收入囊中。
再看看中国移动。它作为市场领导者,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成熟的网络覆盖。但也正因如此,它在eSIM推进上比较谨慎。一方面,它要考虑庞大用户转换带来的运营稳定性问题;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实体SIM卡使用习惯,让用户转换成本较高。不过,中国移动也在加速相关业务,随着iPhone Air的发售,它也在积极布局。移动就像一艘大船,虽然转向慢一些,但一旦调整好方向,凭借自身的实力,也能在eSIM的浪潮中稳住阵脚,甚至破浪前行。
最后说说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一直突出合规优先的原则。在eSIM业务上,它已全面准备就绪,只等工信部商用试验正式批复。电信在宽带和手机业务捆绑方面有一定优势,它可以将eSIM与现有的融合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为家庭用户推出包含eSIM手机卡、宽带和IPTV的一体化套餐,让用户感受到更便捷、更丰富的服务。电信就像一位稳扎稳打的选手,虽然起跑可能不是最早的,但只要按部就班地推进,也能在eSIM市场中赢得自己的份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