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别装了,都这个年纪了还矫情什么!"
老王拍桌而起,茶水溅了一桌。
对面的李阿姨冷冷一笑:"我矫情?你倒是说说,你能给我什么?"
相亲角里,其他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目光齐刷刷投向这对正在争吵的老人。
李阿姨站起身,声音提高了八度:"我告诉你,我的要求很简单,也很直接。你如果连这点胆量都没有,那就别浪费彼此时间。"
老王脸涨得通红,犹豫了几秒钟,突然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话:"行!今晚就试!"
01
春城公园的西北角,每个周末都会聚集着数百名中老年人。他们举着写满个人信息的纸牌,或是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别人的资料。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相亲角。
上午九点,阳光正好。李阿姨准时出现在梧桐树下。她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小包。
"又来了。"旁边的张大妈小声嘀咕。
李阿姨在这里已经是个名人。不是因为她的条件有多好,而是因为她的要求太特别。
67岁的李阿姨,退休前是某中学的语文老师。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就她一个人住在120平的房子里。按理说,这样的条件在相亲角算是不错的。
但李阿姨有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要求。
"我需要的不是保姆,也不是室友。"李阿姨总是这样开门见山地说,"我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伴侣。"
第一次听到这话的人,往往会点头表示理解。毕竟,找伴侣不就是相亲的目的吗?
但接下来李阿姨会说得更直白:"我需要的是身心都契合的伴侣。每周至少三次的亲密接触,这是底线。"
这句话一出,十个人里有九个会找借口离开。
李阿姨并不在意。她会继续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这个年纪谈这些不合适。但我觉得,活到这个岁数了,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
今天是李阿姨第十六次来相亲角。前面十五次,她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人当场就走了,连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有人会苦口婆心地劝她:"李老师,咱们这个年纪了,找个能说话的就行了,其他的就不要奢求了。"
还有人会用一种关爱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她是个需要照顾的病人。
但李阿姨从来不会妥协。
"我丈夫走了三年。"她总是平静地解释,"三年来,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不是因为思念,而是因为孤独。那种身体和心灵都被掏空的感觉,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李阿姨的话总是很直接,甚至有些刺耳。但她说得很真诚。
"我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也不需要别人的建议。我只需要一个愿意陪我度过余生的人。真正意义上的陪伴。"
相亲角里的大妈们会在背后议论她。有人说她想得太多,有人说她要求太高,还有人说她是为老不尊。
但李阿姨从来不解释,也不反驳。她只是每个周末准时出现,继续寻找她认为合适的人。
上个月,她遇到过一个条件不错的老先生。对方是退休的工程师,有房有车,身体健康。两人聊了半个小时,气氛还算融洽。
但当李阿姨提出她的要求时,对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李老师,你这样说话合适吗?"工程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我们这个年纪了,应该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而不是这些低级趣味。"
李阿姨当时就笑了。那种笑容里带着一丝讽刺:"低级趣味?那请问,什么才是高级趣味?每天坐在一起看电视?还是互相照顾着吃药?"
工程师被问得哑口无言,最后摔门而去。
类似的经历,李阿姨遇到过太多次。但她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立场。
"我不是在寻找一个护工,也不是在找一个室友。"李阿姨经常这样说,"我是在找一个能让我重新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人。"
今天的相亲角特别热闹。春天的阳光让人心情愉悦,前来相亲的人比平时多了不少。
李阿姨照例在梧桐树下站好位置,拿出自己的资料牌。上面写着:李女士,67岁,退休教师,有房有车,身体健康,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
很快就有人过来搭话。
"李老师,您好。我是老赵,今年65岁,退休工人。"一个戴着眼镜的老人走过来。
李阿姨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您的条件很不错啊。"老赵有些紧张,"我虽然是工人,但有退休金,身体也还行。"
李阿姨微笑着听他介绍自己。老赵说得很详细,从工作经历到家庭状况,从兴趣爱好到生活习惯。
"听起来您是个很踏实的人。"李阿姨说,"那么,您对婚后生活有什么期待呢?"
老赵想了想:"我希望找个能互相照顾的伴侣。平时一起买菜做饭,看看电视聊聊天,有个头疼脑热的能互相关心一下。"
李阿姨点点头:"这些都很好。那么,您觉得夫妻之间还需要其他的吗?"
"其他的?"老赵有些困惑。
李阿姨深吸一口气,开始说出她的标准要求。
话还没说完,老赵的脸就变了。他站起身,有些慌张地说:"李老师,我想我们不太合适。"
然后匆匆离开了。
这样的场景,李阿姨已经见得太多了。她并不失望,只是继续等待下一个人。
02
上午十点半,一个高个子的老人走了过来。他大约七十出头,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走路带风。
"您好,我叫王建国,朋友们都叫我老王。"他主动伸出手。
李阿姨和他握了握手:"您好,我是李梅。"
老王坐下后,没有急着介绍自己,而是先仔细观察了一下李阿姨。
"听说您在这里很有名气。"老王笑着说。
李阿姨挑了挑眉:"什么样的名气?"
"都说您要求很特别。"老王的语气很平静,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
李阿姨有些意外。大多数人听到关于她的传言后,要么避而远之,要么带着猎奇的心理来看热闹。像老王这样平静的态度,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那您还愿意和我聊聊?"李阿姨问。
"为什么不呢?"老王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
这句话让李阿姨有些动容。三年来,这是她听到的最让人舒服的回应。
"那您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李阿姨说。
老王的经历比较简单。他是个退休工人,在钢铁厂工作了四十年。妻子两年前患癌症去世,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安家,很少回来。
"我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说不孤独是假的。"老王很坦诚,"所以想找个伴侣,一起过剩下的日子。"
李阿姨点点头:"那您对伴侣有什么要求呢?"
老王想了想:"首先是人品要好,其次是性格要合得来。至于其他的,我觉得可以慢慢磨合。"
"其他的?"李阿姨问。
"比如生活习惯啊,兴趣爱好啊,还有..."老王停顿了一下,"还有夫妻之间的事情。"
李阿姨眼前一亮。这是第一个主动提到这个话题的人。
"您怎么看待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李阿姨直接问道。
老王的脸红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虽然年纪大了,但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李阿姨更加感兴趣了:"具体一点呢?"
"具体一点?"老王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阿姨决定开门见山:"我的要求是,每周至少三次亲密接触。您能接受吗?"
老王愣了一下,然后陷入了沉思。
周围的人开始关注他们的对话。虽然听不清具体说什么,但从老王的表情可以看出,李阿姨又在提她的"特殊要求"了。
"每周三次?"老王重复了一遍。
"对。"李阿姨说得很坚定,"我知道这个要求听起来可能有些过分,但这是我的底线。"
老王沉默了几分钟。李阿姨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
"为什么是三次?"老王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让李阿姨有些意外。以前从来没有人问过她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拒绝或者逃走。
"因为我需要感受到被需要,被渴望。"李阿姨说,"一个月一次或者两次,那不叫亲密关系,那叫例行公事。"
老王点点头:"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那您的想法呢?"李阿姨问。
老王苦笑了一下:"说实话,我已经两年没有碰过女人了。不知道还行不行。"
这句话说得很真实,李阿姨反而觉得更有希望了。
"那可以试试啊。"李阿姨说,"如果真的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老王问。
"比如看看医生,或者用一些辅助的方法。"李阿姨说得很自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总有解决的办法。"
老王的脸更红了,但他没有逃避这个话题。
"您说得有道理。"老王说,"但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
"当然。"李阿姨说,"这不是小事,应该认真考虑。"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其他的话题。老王发现李阿姨不仅在性的问题上很直接,在其他方面也很有见解。她读过很多书,对时事有自己的看法,谈话很有趣。
"您不介意我的工人身份吗?"老王问,"毕竟您是老师。"
"我介意的不是身份,而是人品。"李阿姨说,"能在钢铁厂干四十年的人,肯定是个踏实可靠的人。"
老王很感动。他的前妻就是因为嫌弃他的工人身份,一直对他不冷不热的。
"那我回去好好想想。"老王说,"明天给您答复如何?"
"好。"李阿姨说,"不过我提醒您一句,不要被别人的看法影响。只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老王点点头,起身告辞。
看着老王离开的背影,李阿姨心里有了一丝期待。这是这么多次相亲以来,她第一次觉得有希望。
03
第二天,老王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他在相亲角附近转了好几圈,才鼓起勇气走向李阿姨。
"您来得真早。"李阿姨笑着说。
"昨晚没睡好。"老王实话实说,"一直在想您说的话。"
"想出什么结果了吗?"李阿姨问。
老王深吸一口气:"我觉得您说得对。咱们这个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
李阿姨眼前一亮:"所以您的意思是?"
"我愿意试试。"老王说,"但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如果我真的不行,您不能嫌弃我。"老王说得很认真。
李阿姨笑了:"这算什么条件?夫妻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包容。"
"那就这么定了?"老王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等等。"李阿姨说,"我还有其他要求。"
老王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第一,我们要先试着同居一个月。如果合适,再考虑领证。"李阿姨说,"第二,家务要一起做,不能指望我一个人伺候您。第三,每个月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老王仔细听着,发现这些要求都很合理。
"这些我都能接受。"老王说,"那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什么时候有时间?"李阿姨有些困惑。
"试着同居啊。"老王说,"总要找个时间开始吧。"
李阿姨笑了:"您还真是急性子。不过我喜欢。这个周末如何?"
"好!"老王说得很大声,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
就在这时,相亲角里开始有人议论起来。
"看,那个李老师又在谈她的要求了。"
"这个老头还真敢答应啊。"
"估计过两天就后悔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有些人甚至围过来看热闹。
李阿姨皱了皱眉,但没有理会。老王却有些不自在了。
"要不我们换个地方聊?"老王提议。
"为什么要换地方?"李阿姨反问,"我们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但是他们这样看着..."老王有些尴尬。
"让他们看呗。"李阿姨很坦然,"反正我们又不会少块肉。"
这时,一个穿着时髦的大妈走了过来。
"李老师,您这样合适吗?"大妈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指责,"都这个年纪了,还谈论这些不健康的话题。"
李阿姨看了她一眼:"什么叫不健康?夫妻之间的正常生活,哪里不健康了?"
"话是这么说,但您也要注意场合啊。"大妈继续说,"这里这么多人,传出去多难听。"
"难听?"李阿姨站起来,"我觉得最难听的是你们这些人的嘴巴。自己活得压抑,还要别人也跟着压抑。"
大妈被说得脸红了:"您这是什么话?我们是为您好。"
"为我好?"李阿姨冷笑,"那请问,您知道我需要什么吗?您了解我的生活吗?您凭什么说为我好?"
大妈被问得哑口无言。
老王看着李阿姨据理力争的样子,心里更加敬佩了。这个女人不仅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辩护。
"李老师说得对。"老王站起来,"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您没权利干涉别人的选择。"
大妈见两个人联起手来,也不好再说什么,悻悻地走开了。
"谢谢您为我说话。"李阿姨对老王说。
"应该的。"老王说,"我觉得您是个很勇敢的人。"
"勇敢?"李阿姨笑了,"我只是不想委屈自己罢了。人生苦短,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委屈自己呢?"
老王深有同感。他想起自己的前妻,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连在家里也要端着架子。
"那我们继续聊聊细节吧。"李阿姨说,"比如住在哪里,生活费怎么分摊,还有一些生活习惯的问题。"
两人开始讨论实际问题。越聊越投机,发现彼此的观念很合拍。
老王提议住在李阿姨家,因为她家大一些。生活费两人平摊,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还有一个问题。"李阿姨说,"我们要不要告诉各自的孩子?"
老王想了想:"我觉得应该说。虽然他们可能不理解,但这是我们的权利。"
"我也这么想。"李阿姨说,"瞒着他们反而显得我们心虚。"
两人越聊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就在他们准备起身离开时,老王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我有个问题想问您。"老王说。
"什么问题?"
"您为什么对这方面要求这么高?"老王问,"是因为以前的经历吗?"
李阿姨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这个问题..."她停顿了一下,"说来话长。"
"如果不方便说,就算了。"老王说。
"不是不方便。"李阿姨摇摇头,"只是担心您听了会改变想法。"
老王更加好奇了:"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李阿姨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做什么重要的决定。
就在她准备开口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她的名字。
"妈!您在这儿干什么?"
04
李阿姨转过头,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快步朝她走来。男子穿着西装,脸色很难看。
"小刚?"李阿姨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来了?"中年男子的声音有些激动,"妈,您知道别人都在传什么吗?"
老王看着眼前的情况,有些不知所措。这应该是李阿姨的儿子。
"别人传什么,关我什么事?"李阿姨的语气很平静。
"他们说您在相亲角里..."中年男子看了看周围的人,压低了声音,"说您提一些不合适的要求。"
李阿姨笑了:"什么叫不合适?我追求正常的夫妻生活,有什么不合适的?"
"妈!"中年男子急了,"您都这个年纪了,还说这些话合适吗?"
"我这个年纪怎么了?"李阿姨反问,"难道到了一定年纪,就不能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了?"
中年男子被问得哑口无言。
老王在一旁听着,觉得李阿姨的儿子和那些指指点点的大妈没什么区别。
"您好,我是王建国。"老王主动伸出手。
中年男子看了看老王,勉强和他握了握手:"您好,我是李刚,她的儿子。"
"您母亲是个很好的人。"老王说。
李刚苦笑了一下:"好是好,就是有些...特别。"
"特别有什么不好?"老王反问,"至少她知道自己要什么。"
李刚没想到老王会为他母亲说话,有些意外。
"老王,您不用为我解释。"李阿姨说,"有些事情,解释了也没用。"
"妈,我不是反对您再找个伴侣。"李刚的语气软了下来,"但是您能不能别这么..."
"别这么什么?"李阿姨问。
"别这么直接。"李刚说,"您可以找个伴侣,但是在这种公共场合谈论那些事情,真的不合适。"
李阿姨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有些失望。
"小刚,我问您一个问题。"李阿姨说,"您觉得我应该怎样度过余生?"
"找个能相互照顾的老伴,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李刚说。
"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李阿姨重复了一遍,"就像个植物人一样活着?"
"妈,您别这么说。"李刚有些急了。
"我没有乱说。"李阿姨说,"您的意思就是让我找个保姆,然后等死。"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刚想要解释。
"那您是什么意思?"李阿姨打断了他,"您希望我像个圣人一样,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需求?"
李刚被问得无话可说。
老王看着这对母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对他的再婚也持反对态度。
"李老师,我觉得您儿子也是关心您。"老王试图调解。
"关心?"李阿姨苦笑,"如果真的关心我,就应该支持我的选择,而不是指责我。"
"妈,我真的是为您好。"李刚说,"您这样下去,会被人笑话的。"
"被人笑话?"李阿姨的声音提高了,"那您告诉我,什么样的活法不会被人笑话?"
李刚一时答不上来。
"我告诉您。"李阿姨继续说,"无论我怎么做,都会有人说三道四。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选择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看这场母子争执的好戏。
"妈,我们回家再说吧。"李刚有些尴尬,"这里人太多了。"
"不。"李阿姨很坚决,"就在这里说。我做的事情光明正大,有什么不能让人听的?"
李刚看着围观的人群,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您到底想怎样?"李刚问。
"我想要的很简单。"李阿姨说,"我想要一个真正的伴侣,一个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人。如果您不能理解,那就请您不要干涉。"
"可是..."李刚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李阿姨打断了他,"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
老王看着李阿姨坚决的样子,心里更加敬佩了。这个女人不仅知道自己要什么,还有勇气坚持到底。
就在这时,李阿姨拿出手机,给某个人发了一条消息。
几分钟后,又有一个中年男子匆忙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