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阅兵刚结束,第一个找中方合作的西方大国来了,一句表态令人侧目

0
分享至

阅兵刚结束不久,全球地缘结构变革和重组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一系列系统性变动的关键征兆正逐步显现,而美西方国家正在重新审视对华关系中的正向部分,并快速调整其政策走向,一场“脱离”美国控制的地缘变局正在西方国家当中悄然发生。



当地时间9月7日,据英国路透社和《泰晤士报》、《卫报》等媒体报道称,英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将在9月9日前后抵达北京,时隔七年与中方举行高级别经贸工作会议,这标志着今年早些时候两国重启战略对话以来,中英关系正在快速解冻回暖,英国也成为大阅兵之后首个与中方携手通行的西方大国,彼得·凯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改善中英关系是当前伦敦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会是英国呢?

经济实在扛不住了:不找中国真不行



英国这几年的经济日子,过得是真不轻松。脱欧对经济的影响,就跟块大石头压在胸口似的,喘不过气。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早就给算过一笔明白账:自从脱欧后,英国经济规模直接缩了6%,每年得少赚1400亿英镑不说,还少了差不多200万个工作机会。

本来还指望跟美国搞好贸易,补上脱欧的亏空,结果今年4月对美货物出口直接跌了20亿英镑,这可是1997年有记录以来,单月跌幅最大的一次。



更倒霉的是,特朗普政府还搞了个“对等关税”,就算英国输美产品躲开了50%的钢铝税,也得老老实实交10%的“基准关税”——就因为这,英国的贸易赤字从3月的199亿英镑,一路涨到了4月的232亿英镑。

可就在对美贸易凉透的时候,中国市场反倒成了英国企业的“暖手宝”。2024年的时候,中英之间不管是货物还是服务贸易,加起来超过了1300亿美元,平均下来一天就有3.6亿美元的生意在两边做。



到2025年7月,英国累计在华实际投的钱超过350亿美元,咱们中国对英直接投资也超了320亿美元,1.3万家英国企业都在咱们中国扎了根,从机电设备到新能源汽车,从金融服务到教育咨询,各行各业都有。

就说英国那耆卫保险,百年老店了,老早就跟中国的金融壹账通合作,做寿险的数字化转型,现在都用上AI代理人的系统了,还在琢磨着第二期的合作项目——这种实打实能赚到钱的事儿,可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

英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索姆斯心里门儿清: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里头的一个,更是英国供应链里缺不了的一环。对着中美这两个“500磅的大块头”,英国要是不想被夹在中间难受,就得做个“灵活点的小家伙”。



你想啊,英国经济增长连着两个月往下走,4月GDP跌了0.3%,到5月又跌了0.1%,央行也急了,赶紧降了25个基点的利息。这时候要是还放着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不合作,那不是跟钱较劲儿嘛。

不想再当美国跟班:要自己掌外交的舵

这些年英国一直想甩开“美国跟班”这个名头。脱欧之后喊的“全球英国”的口号,说到底就是想自己掌控外交的方向,不想再跟着美国后面走。



可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搞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可把英国坑惨了。同样是对中国,美国忙着搞技术封锁、限制贸易,英国工业联合会倒是直接跟政府说:“不能老跟中国说‘不’,英国可以跟欧盟、跟华盛顿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在特朗普加征关税之后更明显了。英国好不容易跟美国谈成了新的贸易协议,结果得接受所有卖到美国的产品都交10%的基准关税;反观中英贸易,今年前四个月比去年同期还涨了4.5%,谁好谁坏一眼就看出来了。



英国政府敢这么调整政策,背后其实是国内企业界一起喊的声音。那1.3万家在华的英国企业,每年都赚着不少钱;金融城的银行家们,都盯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机会;新能源企业也盼着跟中国伙伴一起搞技术开发;就连卖威士忌的酒庄、做农产品出口的,也惦记着中国消费者的钱包。

这些企业给政府的压力也不小——生意要是做不成,税收、就业都会受牵连,彼得・凯尔说“必须做的事”,与其说是外交上的说法,不如说是回应国内产业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英国在国际上越来越明白自己该站在哪个位置了。之前跟着美国在亚太搞军演,派“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到处晃悠,结果把自家海军的毛病全暴露出来了:主力航母动不动就出机械毛病,补给舰也老得进船坞修,新的护卫舰得等到2028年才能用上。

这种心里想干却没那实力的尴尬,让英国清楚了——光靠军事吓唬人不管用,得靠经济合作把自己的位置坐稳了。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是英国实现“全球野心”缺不了的合作伙伴。

抢在别人前头:地缘上得占个好位置



眼下全球地缘格局正在重新洗牌,英国比谁都明白抢在前头的重要性。美国忙着在欧洲和亚太搞阵营对立,结果自己顾不过来,这倒给了英国甩开美国控制、自己布局的机会。

大阅兵展示出来的中国实力,让西方各国都在重新琢磨跟中国的关系,而英国最会在变局里找机会——早在今年初,就偷偷跟中国重启了战略对话,这次凯尔来北京,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一步。



就说亚太这地方,英国嘴上喊着要加强军事存在,心里却清楚,真要在这地方站稳脚,离不了中国的合作。

中国就像亚太经济的“发动机”似的,这地区里的贸易协定、基建项目,都绕不开中国。英国想在东南亚、南亚市场分点好处,没中国帮忙,根本办不到。

就跟耆卫保险和金融壹账通合作那样,英国服务业的优势,只有跟中国的市场规模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种实打实的考量,让英国在对中国政策上比美国灵活多了,也敢迈出实实在在的步子。



而且欧洲内部也在较劲儿。法国、德国这些老对手,也都在偷偷跟中国加强经贸往来,英国要是落在后面,脱欧后好不容易争来的“自主权”,就成了摆样子的。

你想啊,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这些新领域,中国的技术和市场都是欧洲国家做梦都想要的资源,英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说“自己掌舵”,其实也是不想在跟中国合作这事儿上,被欧盟抢了先。

说到底,英国这次主动找上门来,既是经济压力逼出来的必然选择,也是外交战略上的清醒调整。

当“改善中英关系”从口号变成了“必须得做的事”,背后是一本本算得明明白白的经济账、政治账、地缘账。



现在全球格局都在变,英国这么做其实是在说明:国家利益永远是外交政策的指南针,而中国有这么大市场、这么大发展潜力的合作伙伴,显然已经成了各国都不能错过的“必选项”。

这场时隔七年的高级别对话,说不定就是西方大国跟中国关系迎来转折的开始。

信息来源:

光明网——商务部: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350亿美元



澎湃新闻——彼得·凯尔将来华,中英7年来首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谛听骨语本尊 incentive-icons
谛听骨语本尊
经典历史剧,趣味说! 持续更新中,一直与你相伴!
1644文章数 2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