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孩子今年考上民办初中,学费单甩过来:一学期三万八。老李媳妇当时腿就软了,这还不算伙食费、校服费、兴趣班费。老李闷头算账:夫妻月收入加起来两万二,房贷九千,现在再加教育支出,直接月光。媳妇苦笑:"这哪是上学,简直是抄家。"
张工家双胞胎更惨。本来读公立小学还好,结果小升初时发现同学都在补课,一节奥数课五百块,一对一英语八百。两口子一咬牙报了三门,月支出立马破万。现在全家戒了外卖、停了车险、连过年新衣服都省了。张工说:"每次交学费都像被割肉,可别人都补,咱能不跟吗?"
最离谱的是幼儿园。刘师傅的孙子读私立幼儿园,一年学费七万六,比大学还贵。孩子天天回来唱英文歌,问今天学了啥?"吃了草莓蛋糕"。刘师傅喝闷酒时吐槽:"我儿子读大学时一年才五千,现在孙子上幼儿园花我十年积蓄。"
教育军备竞赛早就失控了。从前比成绩,现在比装备:夏令营要去欧美,滑雪要请私教,钢琴要买斯坦威。中产家庭被裹挟着掏空钱包,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结果就是全家啃咸菜供孩子学马术,本末倒置到荒唐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教育焦虑转化成家庭矛盾。多少夫妻为报班吵架,为学费冷战?王哥家就因为是否要花二十万送孩子出国研学,闹到差点离婚。教育本是好事,现在却成了婚姻粉碎机。
但你说不投入行吗?李叔当年信了"快乐教育",结果孩子中考连普高都没考上。现在读职高每年也要两万,毕业工作找不着,只能送外卖。李叔悔青肠子:"早知道当年砸锅卖铁也该报补习班。"
教育高消费背后是全社会恐慌。富人无所谓,穷人躺平了,最苦的就是中产——向上够不着精英教育,向下放不下脸面。就像被夹在磨盘中间,一点点碾出最后一滴油。
【有人说教育投资不该计较成本,但当普通家庭供孩子读书要耗尽三代积蓄时,这到底是投资还是赌博?如果寒门学子苦读二十年,毕业发现工资还不如外卖员,我们该如何看待教育这场豪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