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湾区的声音,遇见滁州的回响
✨一场跨越山海的相遇✨
一次多彩滁州的深度体验
9月10日至11日
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滁州市委网信办主办
凤凰网安徽承办的
“网链大湾区・多彩‘滁’体验”网络主题采风行
圆满收官
当多位大湾区百万粉丝达人走进滁州
这座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的城市
正以开放之姿、创新之魂、人文之美
迎接来自远方的目光
◉ ◉ ◉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滁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采风团在安徽恩博力电器有限公司滁州研发中心和智能展厅,看到科研人员专注实验、攻坚创新,感受到滁州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的厚实功底。恩博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滁州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企业自身也推出股权激励、住房补贴、科研支持等举措,吸引珠三角和北上广的产业精英落户滁州。
滁州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把政策扶持与平台建设相结合,既“引得进来”,也“留得住人”。北京中关村、长春光机所等近百家科研院所与滁州建立合作关系,一批高层次人才在此创新创业。
在活动交流中,采风团成员认为,滁州不仅有务实的人才政策“硬支撑”,更有适宜生活与发展的“软环境”。优美的生态、便捷的交通和宜居的城市气质,让滁州成为青年人才实现梦想的理想舞台。
◉ ◉ ◉
营商环境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吸引力。近年来,滁州市坚持“企业至上、服务优先”,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项目审批、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环节不断提质增效,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安徽辰达半导体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采风团看到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感受到滁州产业发展的硬核实力。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滁州在政策、审批和服务方面反应迅速,能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研发。
数据也为滁州的营商优势提供了有力注脚。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4.4亿元,稳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新增规上企业346户,总数达2807户,居全省第2位。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企业扎根滁州发展注入了充足信心。
◉ ◉ ◉
滁州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热土,更是一座山水相依、人文荟萃的城市。采风团先后走进琅琊山、小岗村、明皇陵和明中都遗址,沉浸式感受“山水亭城”的独特风采。
在琅琊山:
醉翁亭古朴典雅、溪流清澈潺潺,欧阳修笔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境跃然眼前。这里既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名片。
在小岗村:
采风团追溯“18颗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历史记忆,体验凤阳花鼓和凤画等非遗项目,感受改革星火与民俗艺术交织的独特气质。
在凤阳:
采风团探访明皇陵与明中都遗址。明皇陵神道全长257米,32对石像生工艺精湛,气势恢宏,被誉为大型石雕艺术精品;明中都遗址作为朱元璋为迁都筹建的城池遗存,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彰显出滁州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厚重分量。
滁州南临长江、北枕淮河,森林覆盖率居全省前列。生态之美、历史之厚、文化之盛,共同构筑起滁州独一无二的文旅魅力。
◉ ◉ ◉
两天的采风行虽短,却让采风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滁州“以人才引领、以环境成势、以文化铸魂”的发展逻辑。从企业到园区,从古迹到乡村,滁州展示了实力与底蕴并重、传统与现代共融的独特气质。
当前,滁州坚持创新开路,大力弘扬小岗精神,敢于先行先试,以创新思维破解“创新之问”,推动滁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何以滁州?
是醉翁亭下的文脉绵长
是小岗村里的改革初心
是长江淮河间的生态画卷
更是人才汇聚的创新热土
这场跨越山海的“滁”色体验
让更多人看见滁州的
深度、厚度与温度
未来已来 精彩待续
期待与您再次相遇
在醉美亭城✨在诗意滁州
来源 | 凤凰网安徽
编辑 | 黄澎 责编 | 靳晓宇 审核 | 马蓉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