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河南栾川,一个原本普通的公园建设工地,竟意外揭开了九百年前一段失落的地方历史!
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开最后一层泥土,三座装饰精美、结构讲究的古代墓葬重见天日
它们不仅保存着瓷盏、铜镜等丰富随葬品,墓砖上还雕刻着惟妙惟肖的花卉与仿木门窗。
这批墓葬的主人是谁?为何会出现在宋金之际兵戈扰攘的栾川?它们又诉说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身世与故事?
发掘背景与墓室结构
2022年5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对栾川县城西体育公园项目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令人振奋的是,工作人员在此清理出4座宋金时期墓葬,其中3座为仿木结构砖室墓,1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这批仿木结构砖室墓规格较高,均带有长方形台阶式墓道,墓室内部装饰极为考究:
C15M1墓室顶部为穹隆顶(上部遭破坏);
C15M2墓顶已坍塌,但从残留结构推测应为弧形券顶,墓壁仍清晰保留仿木屋檐与门窗图案;
C15M3则完整保留弧形券顶,墓内同样装饰有仿木屋檐、门窗及花卉纹样。
此类仿木砖雕墓葬,流行于宋金时期中原地区,通常代表墓主,具有一定身份地位与经济实力。
而它们出现在栾川,一个历史上长期被认为“无重要遗存”的山区小县,更显意义非凡。
出土器物与历史定位
墓葬中出土了多件典型宋金遗物,包括瓷茶盏、执壶、瓷罐、铜簪、铜镜等日用器皿。
这些器物制作规整、风格典雅,尤其是白釉瓷盏与执壶,仍带有浓厚的北宋文人审美气息。
结合墓葬形制与器物特征,考古人员判断这批墓葬的年代,应在北宋末年延续至金朝初年——这正是栾川历史上,一段动荡更迭的时代。
栾川县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仅存五十年,就被金朝海陵王于贞元二年(1154年)废县。
此后虽曾被南宋短暂收复,但最终纳入金朝版图,长期未再设县。
正因这段复杂的行政变迁,栾川一直未发现,像样的宋金时期遗址。
而此次出土的墓葬,不仅形制高级,随葬品也明显超出平民规格。
考古人员推测,墓主极有可能是,栾川置县时期的北宋官员或其家族成员,他们可能因战乱、职务或归属选择葬于此地。
价值与未来保护
这批墓葬是栾川地区,首次发现的宋金时期仿木结构砖室墓,不仅填补了该阶段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更如同一批“地下档案”。
为我们理解两宋之际豫西地区的丧葬习俗、社会变迁乃至官员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线索。
墓中仿木构件与花卉雕饰,既反映出中原建筑文化的影响,也可能融合了地方审美特色。
而瓷茶具、铜镜等物件,则映射出即使在小县废置、政权交替的背景下,时人仍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生活秩序与文化仪式。
目前,栾川县文物部门已制定保护方案,将对这批墓葬实施原址保护与展示。
未来,公众或将有机会走进这片沉寂已久的历史现场,亲眼目睹那些在砖石之间蛰伏了九个世纪的纹样与故事。
尾声
一场配合建设的考古勘探,一次不经意的发现,竟唤醒了栾川“失落的五十年”。这三座墓,就像几页突然被翻出的历史插页,虽残缺却熠熠生辉。
她们安静地躺在台阶墓道的尽头,用砖雕的语言和器物的温度,向我们低声诉说着:
即便在最动荡的年代,仍有人认真地生活、庄严地告别,并在砖石之间,刻下一个时代的体面与坚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