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国财政部9月11日发布通报,宣布将于下周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中国举行第四轮经贸会谈。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将与中国何立峰就贸易、经济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特朗普先是向欧盟提出“对中国收税100%”的夸张要求,随后又在G7会议上要求七国集团对中国“征收50%到100%的关税”。
特朗普不愿意独自承担与中国对抗的成本,于是试图组建一个所谓的“关税联盟”,让其他国家替他打这场贸易战。
欧盟和中国贸易额与美国接近,去年中欧贸易额超7000亿欧元。德国、法国等国国内的消费品60%依赖中国进口。让这些国家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无异于让它们砍断自己的经济支柱。
特朗普的“借刀杀人”之计遭遇了严重挫折。G7内部的裂痕无法掩盖,在加拿大班夫举行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美国的压迫性主导遭遇集体反弹。
加拿大作为轮值主席国明确表示需要“平衡对印中关系”,日本、意大利等国也不愿为美国利益牺牲自身经济。特朗普的关税联盟美梦,还没开始就破灭了。
欧盟和中国贸易额与美国接近,他们很难有“实力”得罪如此大的客户。
根据美国财政部透露的信息,此次马德里会谈将涉及一些新议题,包括TikTok的运营方案和打击洗钱的合作措施。
前段时间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口风有所松动,提到可以商量怎么控制TikTok的方式,但仍强调美国必须要拿到算法规则。
大豆贸易则是另一个关键议题。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秋季大豆的订单量已经下降到零。
这对特朗普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因为中西部大豆主产州正是他的关键“摇摆州”,农民选票对他的政治前途至关重要。
第四轮会谈的时间选择颇有深意。谈判正值中美关税“休战期”的90天时间节点(到11月中旬结束)。
这意味着双方需要留出更多时间给其他话题,关于“对等关税”谈判的内容可能不会占很多时间。这种时间安排反映了双方的紧迫感和各自的计算。
特朗普团队最近还撤回了对中国鹰派人士兰登·海德的提名,此人原本准备担任商务部负责出口行政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全权负责美国战略物资和尖端技术等出口控制。
特朗普表面上在敲打中国,心里想的可能是俄罗斯。他在福克斯专访中30分钟内两次点名中国,而且都跟俄罗斯扯上关系。
这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反映了特朗普的战略算计:通过威胁制裁中国(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买家),间接向普京施加压力。
特朗普深知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在于能源出口,占俄国财政收入约40%。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自然成为美国施压俄罗斯的一个关键环节。
特朗普之所以从“借刀杀人”转向谈判桌,美国国内的压力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上海美国商会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48%受访企业要求取消所有对华关税,64%预计关税战将导致营收下降。
化工、物流和制造业受影响最为严重,88%的化工企业直言将面临收入受损风险。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商界的强烈不满。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最近以7比4的投票结果作出裁决,维持下级法院关于特朗普政府多项全球性关税政策缺乏国会授权的认定。这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构成了法律挑战。
中方始终强调贸易谈判需基于平等、尊重与互利共赢的原则,不会在不合理压力下轻易让步。
中国对美大豆订单归零的背后,是中国大豆进口多元化的成果。我国已经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国内豆油库存充足,对美国大豆依赖降低。
这种多元化战略使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个古老智慧在今天的中美贸易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特朗普从“借刀杀人”到主动谈判的转变,揭示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现实:没有永远的策略,只有永远的利益。
那位曾经宣称“关税是词典里最美妙的词汇”的总统,如今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现实:他的关税大棒不仅没能让盟友顺从,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国内外的重重压力。
参考:围绕关税、TikTok等经贸问题,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