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6载风华铸辉煌: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答卷

0
分享至

编者按:1949到2025,76载春秋流转,是新中国从满目疮痍到风华正茂的跨越,更是一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诗。

本文以时间为轴,从抗美援朝的立国之战、“一五”计划的工业筑基,到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脱贫攻坚的人间奇迹,再到新时代航天探月、数字经济的硬核突破,用真实可考的数据、脉络清晰的史实,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破局前行的每一步。那些镌刻在历史里的里程碑——从“两弹一星”的底气到“一带一路”的担当,从9899万人口脱贫到134.9万亿元GDP的跃升,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民族精神的淬炼与人民幸福的积淀。

回望76载,不是为了沉溺过往的荣光,而是为了从奋斗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铺展在眼前,这份“中国答卷”既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未来的召唤。愿读者能从字里行间读懂中国的坚韧与底气,更能看见属于每个中国人的“复兴坐标”。



76载风华铸辉煌: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答卷

张庆明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宣告,划破百年沉沦的阴霾,让中国人民第一次挺直脊梁“站起来”。76载风雨兼程,从满目疮痍的“一穷二白”到繁荣兴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封闭落后的困局到开放包容的全球贡献者,中国以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交出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答卷。



一、站起来:改天换地的立国之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国内百废待兴的绝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筑牢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根基。

主权独立的硬脊梁: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的意志击退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用胜利捍卫新生政权,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律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彻底终结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历史。

工业体系的从无到有:“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156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等相继建成,让中国从“只能造桌椅板凳”跃入工业体系初步成型的新阶段,1957年工业总产值较1952年增长128.6%,为后续发展打下硬核基础。

科技突围的“两弹一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中国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突破核垄断与空间技术壁垒,用科技实力撑起国家安全的“保护伞”,彻底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



二、富起来:改革开放的破局之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打破思想禁锢与体制束缚,走出一条让人民富起来的康庄大道。



经济腾飞的“中国速度”:从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激活农村活力,到深圳蛇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点燃特区激情,中国经济开启跨越式增长。1978年GDP仅3679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2024年达到134.9万亿元,年均增速远超同期世界经济水平;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至2023年的8.9万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脱贫攻坚的人间奇迹:通过“精准扶贫”战略,中国用8年时间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2024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万元,较2021年增长24.7%,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教育、医疗资源显著提升,这一成就被联合国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实践”。

开放包容的全球融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万列,货值超4200亿美元,“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三、强起来:新时代的跨越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新时代,在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国际影响力等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向着“强起来”的目标坚定迈进。

科技自立的硬核实力:航天领域,嫦娥六号2024年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带回1935.3克月球样品;长征系列火箭完成49次发射,成功率超96%,“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深海探测中,蛟龙号实现5600米深潜,奋斗者号突破10909米,填补深海科学研究空白;芯片、新能源等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达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37%,科技“卡脖子”问题逐步破解。

民生幸福的坚实底色: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66亿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44亿人、3.02亿人,社会保障网实现“应保尽保”;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升至2025年预计的63.4%,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输送超1000万技能人才;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3.9%降至2023年的29.8%,人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大国担当的全球视野: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2亿剂疫苗;“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1年来,与150多个国家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带动近万亿美元投资,建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标志性项目;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议题上,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发起全球发展倡议,以负责任大国姿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6载风华,是一部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中国从沉沦到崛起的复兴史。从“站起来”的主权独立,到“富起来”的经济腾飞,再到“强起来”的全面跨越,中国用实践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步伐。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6载的辉煌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序章。在这片曾见证无数苦难与荣光的土地上,中国必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咏新中国七六载辉煌

七六春秋铸炜煌,神州崛起势轩昂。

援朝铁血安邦土,建国丹心固栋梁。

开放春风催富路,脱贫壮举谱新章。

今朝再启复兴步,华夏山河永盛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泰安新闻中心 incentive-icons
泰安新闻中心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5969文章数 55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