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意外突然降临,心跳骤停的黄金4分钟、气道异物的生死瞬间、创伤出血的分秒必争——这些被时间刻度标注的危机时刻,离我们究竟有多远?2025年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北京中医药大学邀您一同揭开急救的神秘面纱,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手握“生命密钥”,在关键时刻成为他人的“白衣天使”。
1
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那些触目惊心的急救现场
地铁晕厥的年轻人:早高峰的地铁车厢内,一位白领突然面色苍白倒地,周围人群惊慌失措却手足无措;厨房烫伤的老人:独居老人烹饪时被热油溅满手臂,慌乱中用冷水冲洗却不知需持续15分钟;运动场上的意外撞击:篮球场上少年碰撞后肘部脱臼,同伴试图强行复位险些造成二次损伤……这些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场景,时刻提醒着急救知识的“必修课”属性。
2
急救为何是“生命必修课”?
时间就是生命:医学研究表明,心脏骤停患者在4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CPR),生存率可达50%;超过10分钟,生存率几乎为0。“第一响应人”的重要性: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现场目击者的正确急救能为患者争取“白金救援时间”。中医药的急救智慧:从古代的“人工呼吸”记载到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如安宫牛黄丸对中风昏迷的救治,中医药在急救领域同样发挥着独特作用。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升华。
3
必备急救技能速成指南
心肺复苏(CPR)
黄金4分钟的关键
判断与呼救:
快速确认现场环境无危险,轻拍双肩,大声呼唤,若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呼救。请周围人帮忙拨打120(若只有自己,先拨打再施救)取AED,如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人取来。
胸外按压准备:
将患者仰卧放置于平坦坚硬的地面上,解开衣带,清理口腔异物(假牙、呕吐物)。
胸外按压操作:
连接两乳头取中点(胸骨中下段),双手叠放,十指交叉,掌根部放在按压处。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用力下压。速度为100-120次每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约信用卡长度)按压30次,念出010203……30,30次结束后进行人工呼吸,清理口鼻腔异物后,一手压前额、一手抬下巴,将气道打开。上面的手捏住鼻子,口对口吹气,眼睛余光看到胸部能否被吹起。吹进去后,松开鼻子,等气回弹出后,再次捏住鼻子,吹气。继续30次按压。满足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循环进行,直到患者被救成功或急救人员到场。
烫伤紧急处理
五步法
冲:
立刻用缓和、流动的清洁冷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5-30分钟,水流不宜过急)
脱:
在冷水冲洗的同时,小心地脱去或剪开烫伤区域衣物。(千万不要强行撕扯)
泡:
对于疼痛明显部位,冲洗后继续用冷水浸泡15-30分钟。(大面积烫伤者,特别是老人与小孩,不宜长时间浸泡)
盖:
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干燥的棉质布类轻轻覆盖烫伤部位。(不可用毛巾或毛絮状的布)
送:
完成后根据烫伤程度,及时送医治疗。(水泡不可挑破)
中医急救
小妙招
按压人中穴:
人中位于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用于突发晕厥,不省人事,指尖用力掐按。
十宣放血:
严格消毒后,刺破十宣穴挤出少量血液,可泄热启闭,适用于高热昏厥,中暑神昏等(此操作专业性较强,感染风险高,建议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生命的美好,在于其绽放时的绚烂,更在于其被保护时的温暖。每一次伸手,都可以为一个家庭留住希望,每一次学习,都是对生命最真挚的致敬。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愿每一个意外,都能遇到一双有准备的手。让这束生命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温暖、最坚韧的安全防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 | 刘淼 黄薇
照片来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公众号 千图网
排版 | 秦玺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