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国上将视察重庆,看到一剃头匠,激动大喊道:司令,你怎么在这

0
分享至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的领导干部们都会外出视察工作。

有一次,开国上将李聚奎视察重庆,偶然间在街边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当即就走不动路了。



李聚奎

被他注意的是一个剃头匠,对方见到他的脸,显然也十分诧异。

李聚奎就更是激动万分,口中大喊着司令,差点落下泪来。

那位剃头匠既然是李聚奎的司令,为什么在建国之后只当上了剃头匠?这一对老战友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李聚奎与邓小平等人

在出发视察重庆之前,李聚奎可没有想过,他竟然能在这座工作的城市遇到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当时他走在街边,随意的和身边的人聊着天,目光向旁边一瞥。

突然见到了街道上的一家理发店,里面有个剃头匠,正在为客人服务



一时之间,他还看不清剃头匠的正脸,就从对方的身影中看到了熟悉的感觉。

直觉告诉他,这个人应该是他的老相识,所以他转个方向,走了过去,径直来到剃头匠的面前。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位剃头匠名叫段海洲,就是他的老战友。



不仅如此,他开口就激动的大喊司令,让身边的人都吓了一跳。

一个普普通通的剃头匠,竟然是李聚奎这位开国上将口中的司令。

如此看来,这位剃头匠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先来说说李聚奎,他是毛主席的小老乡,曾经投奔过湘军,在革命战火燃起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我党的阵营。

其实那个时候,有两个选择摆在李聚奎的面前,加入国民党或者加入我党。



如果他选择前者,那么凭借他在湘军的过去,说不定他能获得一个不低的职位,每个月还能领到更多的钱。

但他当时已经敏锐地看到,他的革命理想和国民党是不同的,反而和我党如出一辙



因此无论如何,他也要投入我党的怀抱。

在那之后,李聚奎就成了红五军中的一员。

在红军队伍中,他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因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有他的贡献。



他并不是第1批走上井冈山的队伍中的一员,算是后来者,所以见到了红四军在毛主席和朱老总等人的带领下,如何发生了刻骨铭心的变化。

他无比坚定的相信,这是一支有着先进性的队伍,能够始终保持最正确的革命方向,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服务放在心头



首长同志向他们解释,加入这支队伍,意味着他们不能想着从革命斗争中得到什么,而需要想着我能牺牲什么,奉献什么,付出什么。

这是李聚奎之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论断,这样的说法也将他深深吸引。



李聚奎(右)

自此,他死心塌地留在我党,并且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屡创佳绩。

他所带领的红一团,在长征过程中创造了突破乌江天险的奇迹,被我党领导人大力夸赞

李聚奎的能力,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实战的检验。



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者。

抗战时期最有名的部队,那应该就是陈赓大将领导的129师386旅

当时陈赓担任旅长,他担任参谋长,两个人通力配合,是彼此最信任的战友。



就在同一时间,段海洲在干什么呢?

这个时候,段海洲还是无党派人士。

自己一个人拉着一帮队伍,盘踞在华北平原的河北一带,做着抗日救亡的大事。



段海洲本人是一个纯粹的爱国主义者,他是个知识分子,又有军人的魄力,勇于担当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别看他手底下只有几百号人,这些人个个都是好汉,在河北搞出了很大的动静。

自然,他们也引起了我党中央的关注。



像这样的人才,如果能够收归己用,那对于我党来说一定是个大好事。

而且,他们是散兵部队,光靠自己的力量,即使能够和日本侵略者抗衡,也很难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

我党需要他们的加入,他们也需要我党来领导。



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给双方牵线搭桥,这个重任,落到了李聚奎的身上

在军队当中历练多年,李聚奎的脾气比从前已经是好了很多,而且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组织上放心把任务交给他,也相信他能带回来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李聚奎(左五)

于是李聚奎临危受命,奔赴华北平原,见到了段海洲。

两个男人之间,倒是很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

段海洲从李聚奎的口中听到了我党的很多革命主张,他对此表示深深地赞同。



他也向李聚奎分享了自己的斗争心得,同时也让李聚奎感到很是敬佩。

其实在出发之前,李聚奎已经做好了软磨硬泡的准备,他原计划费很大一番功夫,才能将段海洲说服。

结果没想到,仅仅只用了两个小时左右,他们就达成了共识。



李聚奎与贺龙

段海洲完全同意带着他的队伍加入八路军,李聚奎向他表示组织上的诚意,我党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既然是李聚奎负责把他带到八路军队伍中的,那么之后的工作,他们也理应成为搭档。



这支队伍被改编成了抗日青年游击纵队,为了表示对段海洲的尊敬,组织上任命他为司令员,李聚奎则是他的政委。

司令员和政委,两个人基本上代表了一支队伍的建设方向。



李聚奎(中)

他们一人负责军事工作,一人负责军队建设,很快就在工作实践中建立起了默契。

这段和段海洲搭档的日子,是李聚奎革命征程中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还会共同合作很长时间。



但问题是,意外还是出现了。

段海洲之前的一位恩人,后来投奔了蒋介石,听到他的大名之后,这位恩人特意找到他,请他与自己一起投入蒋介石的麾下。

段海洲是一位君子,信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完全背弃自己的政治立场,无法做到真正归顺蒋介石。

而且就是因为逼迫他,蒋介石故意制造了很多两党的摩擦性事件,不断的给他施加压力。

最后,段海洲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办法安安稳稳待在漩涡中心,只好选择离开



不过,就算是离开,他也绝对不会加入国民党。

他还是坚持自己一如既往的主张,用个人的方式继续投入抗日斗争

他的离开对我党来说是个损失,也让李聚奎感到十分心痛。



李聚奎也了解他的心情,没有逼迫他,而是尊重他的任何决定。

只不过,段海洲离开之后,两个人确实就没有什么机会见面了。

直到李聚奎去重庆视察工作,看到已经成为剃头匠的段海洲,这才终于和自己的老朋友重逢。



李聚奎

从司令员变成剃头匠,这个身份落差不可谓不大,但是段海洲接受良好。

对他来说,当司令也好,当普通人也好,这都不影响他践行初心。

他的这份淡然处之的态度,让李聚奎感慨万千,这么多年过去,这位司令员还是没有变。



当然,李聚奎脱口而出的司令的称呼,也让段海洲非常感动。

原来这么多年过去,李聚奎还是记得他们并肩作战的岁月。

因为李聚奎还有工作在身,所以他们只能简单交谈几句。



不过在那之后,李聚奎还是找到机会,照顾这位真正的抗日将领,给了他应有的待遇。

老朋友的重逢,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爱国人士得到照顾,这也是段海洲应得的对待。

有不同观点的可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认可小编的希望您留个免费的点赞。点击头像,主页有更多相关的优质内容。

参考资料:

1、传奇将军李聚奎——《红岩春秋》 2014年第12期50-53,共4页



2、段海洲 百度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梦史说
红梦史说
品味历史,全新观点,不同解答,欢迎收看红梦史说
780文章数 4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