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案例:磷化工企业含砷废气治理项目
项目背景
西南地区某大型磷化工企业以磷矿石为原料生产磷酸和磷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含砷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企业响应环保部门"一企一策"治理要求,投资3200万元建设专门的含砷废气处理设施。
废气成分及来源
废气主要来自两个生产环节:
磷矿石热风干燥废气:含AsH₃ 5-10mg/m³,粉尘1000-1500mg/m³
磷酸反应尾气:含As₂S₃雾沫20-30mg/m³,氟化物50-80mg/m³
废气特点是湿度大、腐蚀性强、砷以多种形态存在。
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废气特性,设计分质处理方案:
对于干燥废气:
旋风除尘
:去除大颗粒粉尘
氧化吸收塔
:喷淋次氯酸钠溶液,将AsH₃氧化为As₂O₃并吸收:2AsH₃ + 3NaClO → As₂O₃ + 3NaCl + 3H₂O
碱液洗涤
:用NaOH溶液吸收As₂O₃
对于反应尾气:
冷凝器
:将废气从120℃降温至50℃,冷凝回收大部分As₂S₃
文丘里洗涤器
:用稀硫酸溶液洗涤去除残余砷化物
填料吸收塔
:用10%Na₂CO₃溶液吸收氟化物
除雾器
:去除雾沫夹带
两股废气处理后合并经45m排气筒排放。
最终效果
系统运行一年后评估显示:
干燥废气AsH₃排放浓度0.02mg/m³
反应尾气总砷排放0.05mg/m³
氟化物排放2.1mg/m³
设备腐蚀率<0.1mm/年
年运行费用约180万元,吨产品处理成本增加15元
含砷废气处理技术比较与选用原则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不同工艺产生的含砷废气在成分、浓度和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需要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技术:
对于高浓度As₂O₃烟气
(如铜冶炼、黄金焙烧):宜采用干湿结合工艺,先通过干法脱除大部分砷,再通过湿法深度净化
对于含AsH₃废气
:必须采用氧化吸收工艺,先将AsH₃转化为高价态再处理
对于含砷硫化合物
:可考虑冷凝回收结合化学吸收
技术选用时需综合考虑:
砷的存在形态和浓度
烟气温度、湿度和含尘量
是否含有其他协同污染物(如SO₂、氟化物等)
投资和运行成本限制
副产品回收价值
含砷废气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含砷废气处理常遇到以下技术难题:
1. 设备腐蚀问题
含砷废气往往同时含有酸性气体,对设备腐蚀严重。案例二中采用PTFE内衬和双相不锈钢材质,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
2. 二次污染控制
洗涤废水需专门处理,案例一设置了三效蒸发器将含砷废水浓缩结晶,实现零排放。
3. 运行稳定性
案例三通过DCS自动控制系统实时调节药剂投加量,确保系统在工况波动时仍稳定运行。
4. 危废处置
脱砷过程产生的砷渣属于危险废物,案例二企业配套建设了砷渣稳定化车间,经固化后安全填埋。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含砷废气处理技术正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资源化利用
:如案例一将回收的砷酸钠作为玻璃澄清剂出售,实现"以废治废"
协同处理
:开发能同时脱除砷、硫、氟等污染物的复合药剂和工艺
智能化控制
: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优化运行参数,降低能耗物耗
新材料应用
:如纳米吸附剂、膜分离技术等提高处理效率
结语
含砷废气的有效治理需要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上述三个案例展示了不同行业、不同砷形态废气的成功处理经验,其核心在于针对废气特性设计定制化方案,同时兼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随着技术进步,含砷废气治理正从单纯的末端处理向全过程控制、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为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