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日起,我与华师同行!”

0
分享至

9月12日上午

华南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在三校区四校园同步举行

万千师生欢聚一堂

共同见证

新一代“华师人”开启新征程






9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同步进行,全校1.5万余名2025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参加。

在开学典礼上

校党委书 记 王恒胤

为班主任代表颁发聘书

为新生代表赠书

颁发聘书和赠书


校党委书记王恒胤为班主任代表颁发聘书。一份聘书承载着责任与期许,未来他们将成为同学们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王恒胤还为新生代表赠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华南师范大学史稿》,勉励同学们学习立志修身报国、提高本领才干,传承华师精神,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

发表主题演讲

勉励新生立志笃行

兼容并包 不断前进

立志当如山,求学当如海,为人当如江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以“立志当如山,求学当如海,为人当如江”为主题,向来自全国各地和全球24个国家的1.5万余名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为同学们成长一路辛勤培育、默默支持的家人和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同学们跨越山海、满怀憧憬而来,选择华师、相聚于此,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

杨中民从三方面为同学们描绘华师的形象。华师是一所底蕴丰厚的大学,创办于1933年民族危难之际,在92载办学史中涌现出一批像刘颂豪、莫熙穆、雷雨声等杰出人物,整体实力稳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华师是一所坚守使命的大学,学校以师范为名,自办学以来培养了广东超80%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和澳门超70%的中小幼师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华师是一所成就梦想的大学,大力实施“两域三地”国际化办学布局,从湾区走向世界,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以教育之强服务国家之强。


杨中民结合三校区特点寄语同学们以山为志报家国,以海为学纳百川,以江为行奔向前。佛山校区踞于狮山之麓,依山而建,希望同学们立志当如“山”,坚韧不拔、屹立不倒,不断坚定“为国求学、学成报国”的志向,成为新征程上的建设者和奋斗者。汕尾校区立于海湾之滨,面朝大海,希望同学们求学当如“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多维知识碰撞中汲取各方养分,努力成长为高素质多能型创新人才。广州校区伫于珠江之畔,一江两岸,希望同学们为人当如“江”,川流不息、奔涌向前,坚信坚持的力量,就像珠江水奔流千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师长与学长为新生

送上求学建议与经验分享

并祝福和鼓励他们

以青春之名 扬奋斗之志

师者箴言,引航新程



心理学院教师刘学兰从志存高远、扎根学业、不惧风雨、热爱生活四方面与新生共勉,期待同学们都能活出最灿烂的生命,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物理学院教师颜辉分享了大学生活的关键,鼓励学生踏入校园后保持自律,锚定目标,将大学作为终身学习起点,锻造AI难及的能力以应对时代变革。



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范晨悠向新生提出三点建议:要对自己负责,主动规划人生;要在AI浪潮中坚守独立思考;要早做规划且不怕“试错”,以前辈为鉴,坚持行动。

教育科学学院(汕尾)教师卓淳从三个角度向学生分享自身感悟,勉励学生志存高远且步履坚实,做到格物致知、精益求精,践行修身为本、明德至善。

今年典礼创新增设

《师道薪传》环节

三组师生代表同台对话

深情讲述扎根讲台

和教书育人的动人故事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初心

凝聚全校师生奋进力量

师者初心,薪火相传



李娘辉(中)、林丹芸(右)与仁青群措(左)

“我想,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生命科学学院1975级学生、副教授李娘辉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在场馆的每一个角落。留校任教以来,他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坚守讲台。在他看来,教书育人是一份幸福的事业。李娘辉常和学生说:“做教育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而这也正是他的恩师莫熙穆、潘瑞炽等老前辈教给他的。李娘辉的办公室里留存着他和学生们的合影,每当他看着这些照片,就会想起他们早已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他说:“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两度奔赴西藏支教的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学生林丹芸,以身践行传承了“艰苦奋斗”的华师精神。一路走来,是国家资助政策点亮了她的求学路,是母校的悉心栽培托举了她的成长。“大学期间,我参加志愿服务,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和奉献,更加坚定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林丹芸笑着回忆起这段时光。而她也将她的大学老师李娘辉曾教导的那句“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落实在行动中,将华师的教育理念播撒到雪域高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是华师人!”历史文化学院2025级学生仁青群措在舞台上骄傲地说道。她来自于距离广州三千公里,海拔四千米的西藏昌都。生于雪域高原的她,之所以选择来到相隔甚远的华师求学,最重要的因素是受到了华师研究生支教团的影响;他们为六年前的仁青群措打开了新知识的大门,让她看到了大山外的世界。研支团的林丹芸老师更是为她埋下了一颗名为“大学梦”的种子。直至今日,种子破土而出,在华师的校园蓬勃生长。


刘琼发(中)、全汉炎(右)与蔡恺璇(左)

原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刘琼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迫切需求通信人才时,毅然选择投身教育事业。于他而言,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报效家国的担当。为突破技术壁垒,刘琼发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创办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牵头创办了通信工程专业。他创新提出“一体两翼”教学体系,注重实践创新与学科交叉,培养出一批批攻克“卡脖子”难题的科技尖兵。作为一名老物理人,刘琼发见证了物理学科从起步到进入“世界一流学科”。他由衷地祝愿“学校事业蒸蒸日上,为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扎根教育30多年,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见证学生成长和圆梦。”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物理系1986级学生全汉炎满是笑意地说道。与此同时,这也使他想到了他的老师刘琼发教授。正是因为刘琼发教授当年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教诲,传递给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信念。担任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后,他带领着全体省实人一起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现在省实已经发展成为“一校四区八分校”的教育集团,并多年聚焦广东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省实优质资源拓展至教育薄弱地区。他诚挚地向母校表示感谢!

“你们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锚定目标,全力以赴。”这是全汉炎老师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对高三学生作出的寄语。那时,台下的蔡恺璇被这段话深深地打动,同时又受到华师“物理学”一流学科的实力与“红色师范”传统的吸引,她立志成为一名“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华师人。经过努力与拼搏, 蔡恺璇终于成为华师物理学院的一名新生。 今天,全汉炎老师跟她一起来到华师,她对老师说“老师,我圆梦了,谢谢您!”


卢晓中(中)、王国英(右)与梁咏茵(左)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提到,华师在澳办学40年,是学校“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生动注脚。九十多年来,华师从“草棚讲学”起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立足南粤,华师办学育人,践行对“教育强省”的承诺;依托大湾区,持续推进改革,承担起“教育强国”的责任;如今,在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致力于培养时代新人,响应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无论华师人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将教育家精神,化作前行的脚步,报国的忠诚。

澳门菜农子弟学校校长王国英,是1985年华师在澳门招收的第一批校外文凭课程学生。他回忆道:“十多年前,澳门师资紧缺,是华师送来‘及时雨’,为我们量身打造函授课程。怕我们跟不上,老师常常放慢语速,调整教学节奏。”如今,澳门七成教师由华师培养。他特别提到,去年母校先后成立首个香港及澳门教师研修基地,并与菜农学校签约共建“国优计划”研究生澳门实践基地,开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新篇章。多年来,华师专家持续赴澳送教讲学,助力澳门教育发展,他受益匪浅。

2025级澳门新生梁咏茵来自菜农子弟学校。她说,1949年10月1日,澳门的中学率先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把他们和祖国紧紧联结在一起。这份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她的求学路上。从幼儿园至中学,她的许多老师都来自华师,让她亲身感受到“为人师表”的温度,也坚定了她从教的理想。时值华师在澳门办学40周年,她立志接过教育薪火,学成返澳,将华师故事中国故事生动地传递给更多学子。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高中校长王国英老师也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四十年的教育接力与深情约定。

典礼上

全体同学参与校章佩戴仪式

誓言肩负责任使命

传承华师优良精神传统

校章铭责,青春奋进




典礼还举行了校章佩戴仪式,最后在校歌声中落下帷幕。




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授代表,各学院、研究院党政负责人、党委(党总支)副书记,2025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辅导员等参加了开学典礼。

向阳而生 年华正好

在开学典礼前的青春歌会

华师学子以朝气活力

唱响经典 礼赞青春

舞动青春,歌咏韶华








典礼正式开始前,四校园同步举办青春歌会,通过歌曲串烧《海阔天空》《New Boy》《追光者》、街球表演《新的心跳》以及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最炫民族风》等节目为典礼渲染出青春跃动的色彩。随后,《我的未来式》《超级英雄》与舞狮相结合的串烧节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既展现了华师学子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也传递出华师人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寄托了对新生“前程似锦,未来可期”的美好祝愿。






歌会期间,三十余名旗手手持各学院院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在场馆内巡回奔跑,鲜艳院旗迎风猎猎,尽显学院风采。随后,各校园学子接力接过旗帜继续巡展,流动的旗帜象征着四校园之间紧密相连、同心共进。



现场播放华师原创MV《华师人的一天》。光影流转中,镜头带领大家穿梭于华师校园的晨昏之间:从清晨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到傍晚校园里的静谧景致,每一帧画面都细腻还原着华师人的日常点滴。师生们在镜头里找寻校园的熟悉印记,更深刻共鸣于片中传递的奋进力量与青春风采。

在华师成长并非独行之路

师长关心常伴左右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来听听他们想对新生说的话

辅导员与兼班寄语新生



今年是历史文化学院辅导员李斌第三次陪伴新生参加开学典礼。根据过往经验,李斌认为大部分处于入学适应阶段的新生,都可能会遇到从“被安排”到“自主决策”的过渡难题。他鼓励新生们积极拥抱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多尝试、多实践,同时他也计划在开学后邀请优秀学长学姐进行经验分享。“大学是发现与塑造自我的关键期,期待我的学生们从迷茫走向坚定,从依赖到独立,成为更好的自己。”李斌说。

今年是文学院辅导员莫艳第五次参加开学典礼,也是她第三次以辅导员的身份参与华师的开学典礼。她给予华师新生们“自省、自律、自育”六字箴言,鼓励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总结思考、科学规划学习、坚持兴趣爱好。莫艳祝愿新生们能够在华师这片沃土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



作为今年的新生兼班,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汤承洲希望接过这一“助力者”的角色,将初入学时自己兼班带来的那份温暖与支持传递下去,帮助新生们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模式。他寄语新生:“未来你们将探索知识的海洋,遭遇挑战与迷茫。‘守得云开见月明’,希望你们都能见到那轮‘明月’,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

“期待与充实并存。”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2023级本科生吴泳薇这样形容初次担任兼班的感受。从线上联络到线下相伴,从筹备破冰班会到协助新生教育,她以细致与真诚温暖每一位同学。吴泳薇认为,兼班工作不仅是责任,更是成长——它带来了更全面的视角、更温暖的人际关系和更高效的时间管理。她以亲身经历勉励新生:“请勇敢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坚持本身就是答案。愿大家在大学都能拥有敢于尝试的勇气!”

在人生的新起点上

新生们心怀满腔热血

对未来充满期待

渴望在华师

追逐自己的卓越梦想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今年,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5级本科生刘艺轩作为新生代表之一上台领取赠书。她坦言自己很紧张,但“上台后,王书记跟我亲切地握手,让我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刘艺轩的高中班主任是华师的毕业生,受此影响,她从高一便将考上华师作为笃定的目标。刘艺轩由衷希望在华师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自己充满兴趣的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深耕钻研,切实践行校训精神,为华师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经历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后,物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25级硕士研究生陈庭杰再次走入母校的大门,开启硕士阶段的求学之路。在开学典礼现场,他既感受到了华师浓厚学术氛围所带来的熟悉感,还因身份与心态的转变感到新鲜与激动。陈庭杰希望未来可以继续聚焦自身专业领域,不忘教育服务的初心,依托丰富的学校资源积极成长、不负韶华。



国际商学院数字经济专业2025级硕士研究生李墨菡怀着无比激动与喜悦的心情,正式成为华师大家庭中的一员。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她便深切感受到了学校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面对即将开启的三年研究生生涯,李墨菡表示自己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求学时光,同时积极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也期望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

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2025级本科生史坤宇是今年汕尾校区的一名新生。一直以来,华师都是他心中的理想大学。在华师除了夯实好学业基础之外,他也希望自己能在热爱的领域不断探索,并为将来深造提前做准备。“希望自己能在大学期间积累专业知识,提升沟通与创新能力,实现个人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双重成长,完成自我蜕变。”史坤宇说。

新征程已然启航

希望华师学子

心怀热忱 砥砺奋斗

目视远方 脚踏实地

凭努力与汗水

奏响青春强音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采写丨颜彩珍 陈思凤 胡静雯

黄一灿 李君仪 夏雨菲 李彦茜

周凝 蒋欣玉 范凯蒂 刘珈睿 翟悦晰

视频丨颜可欣 廖晓岚 林曼芸

摄影丨吴建国 李碥 许子逸 刘晓晴 吴炜铭

徐诗缘 白翔鸣 颜可欣 冯柔漩 陈钰

陈奕凡 王昭颖 樊沁萱 陈梓诺 桂陆瑶

阿依库特 谭志颖 陈家辉 龙倩文 刘梓钦

林腾 石韬 徐主金 汤嘉慧 黎欣华

执行编辑丨颜彩珍 陈思凤

责任编辑卢嘉裕 陈婧 吴建国

初审丨沈蔚瑜

复审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丨投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南师范大学 incentive-icons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官方网易号
1882文章数 38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