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遵义会议,他是唯一公开支持博古错误路线的人,结局如何?

0
分享至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了站在错误的一边,却用余生证明了一个人能够通过反思和行动赢得尊严。

1935年1月,贵州遵义。中国工农红军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八万六千多人的长征队伍在湘江战役后锐减至三万多人。红军将士们对现行领导的不满已达到顶点。



在这个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会议上,一位名叫凯丰(原名何克全)的代表站了起来。

面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与会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表态——他公开支持博古和李德的继续领导,反对解除他们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是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惨重损失的经验教训而召开的。会议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博古在报告中把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错误指挥和湘江之战的重大损失,归结为客观困难和敌人过分强大。对指挥上的重大失误却只字不提。

这时,凯丰站立起来发言表示反对这一决定。

他声称“胜败乃兵家常事”,支持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反对解除两人的军事指挥权。

凯丰,1906年出生于江西萍乡。他在求学期间接触到进步思想,开始参加学生运动。

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与博古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苏联留学期间,凯丰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博古。他与王明、博古等人一起被称为 “28个半布尔什维克”。

回国后,凯丰在博古等人的提携下,人生步入快车道,1934年当选中央委员,还是政治局的候补委员。

这种同学、战友和提携关系,成为他在遵义会议上支持博古的重要原因。

凯丰在会议上不仅支持博古和李德,还对毛泽东提出了尖锐批评。

他说:“你,毛泽东!懂得什么是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军事知识都是从那里模仿来的,现在用不上了。”

毛泽东反驳道:“打仗之事,敌我形势那么紧张,怎能照书本去打!”这场著名的争论,很多书和电视剧中均有记载。

尽管凯丰反对,会议还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表决通过撤销博古和李德对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确立毛主席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一决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

遵义会议结束后,凯丰红九军团中央代表的职务被解除。

但短短两个月时间通过这一系列胜利后,他在中央领导干部会上发言,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诚恳表示:“收回了遵义会议上的发言”,认为“只有毛主席才能领导得了我们党,才能领导得了我们的红军。谁反对毛主席我就反对谁!”

凯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转变。在长征途中的许多政治关口,他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正确路线。

他撰写长文《番民工作的几个问题》,刊登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前进》上。

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写文章批评张国焘,及后来对张的一系列斗争,他都站在战斗的前列,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凯丰担任宣传部长期间。由他作词,吕骥作曲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问世。

歌词唱到: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是红色歌曲的经典曲目。

1940年,凯丰被调回延安,担任中宣部代理部长。

在此期间,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协助毛主席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当时邀请延安文艺界人士的请柬,就是以毛主席和凯丰的名义发出去的。

抗战胜利后,凯丰被调到东北。他一到东北,就领导创办了东北局的机关报《东北日报》,为东北的宣传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凯丰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东北日报》题写报头,毛主席欣然应允,并在回信中表达了对凯丰身体状况的担心。

新中国成立后,凯丰曾任沈阳市委书记,1952年调回北京,担任中宣部副部长,后又兼任马列学院院长。

他为党的理论工作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倡导全国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件事上,凯丰与宣传部几名重要领导不断引领全国掀起热潮。

凯丰的家庭生活可以说是不幸的。他在老家时,由父母之合,媒妁之言,娶萍乡湘东区老关镇渡口村孙氏为妻,后育有两女。

参加红军后,由于战火阻隔,他从未回过老家。

在红军时期,凯丰与广东惠阳县人廖似光结婚。

廖似光是少数的三十多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之一。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皆因为战争的残酷而杳无音讯。

抗日战争时期,凯丰担任宣传部长时,与宣传部研究员王茜结婚。

王茜是一位在北平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加入革命队伍的大家闺秀,文化程度很高,曾经留学日本,懂得英文、日文。

几年后生下两个男孩,一个是长子取名叫何明,一个是次子取名为何亮。

不幸的是,后来跟随凯丰到东北生活的妻子王茜身患重病,行动都不能自理。

1955年,凯丰在北京因病去世,年仅49岁。

在1945年的七大上,源于凯丰曾在遵义会议上犯下的错误,他落选了中央委员。

毛主席为凯丰等人说情,希望大家能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但结果凯丰还是落选了。

几十年之后,贵州纪念遵义会议,邀请了会议当事人的后代参加纪念活动。

凯丰的儿子何明应邀参观纪念馆旧址。

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讲解到会议做出正确的决议时,称此时出现了“跳梁小丑”般的坏人,如何反对主席。

听到人家介绍父亲是坏人的情形时,何明觉得非常尴尬。

后来纪念馆征集参会人员遗物作为展览之用,凯丰的儿子何明又一次来到遵义。为了避免尴尬,他提前和遵义会议纪念馆旧址的负责人打招呼。

纪念馆领导特意告诉他,现在已经重新修改了讲解词,凯丰已经作为一名正面人物出现在介绍里面了。

凯丰的儿子何明介绍,由于凯丰1955年去世,自己才12岁,对父亲的历史了解不是很多。长大以后才有时间为父亲的事情奔波。

他认为父亲是红军时期担任过重要职务的高级干部,毕生从事理论宣传工作,是杰出的理论宣传家。

何明说:“父亲在遵义会议上支持了博古,但他知错就改,不搞阴谋。当他意识到毛主席是正确的之后,他就立刻改变了立场。从此之后,他始终站在毛主席这一边。”

凯丰的儿子何明后来回忆,直到晚年他才有时间为父亲的事情奔波。

他发现父亲毕生从事理论宣传工作,是“杰出的理论宣传家,他正确对待和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他廉洁奉公,值得后人尊敬”。

1995年,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新修改了讲解词,凯丰作为一名正面人物出现在介绍里。历史最终给了这位曾经犯错但勇于改正的革命者一个公正的评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流云青史
流云青史
纪录真实事件,谈谈美秒人生。
882文章数 1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