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纵览快评|日产80吨,短视频带火的黄庄月饼为啥火?

0
分享至

评论员 刘玉婧

石家庄的这个小村庄里日产月饼80吨,这还不够卖!曾经,黄庄月饼仅靠线下零售,销路局限在同村。如今,它不仅在周边村镇火爆,在藁城区、石家庄市区商超设有专柜,还吸引了北京、河南、山东等外地顾客批量订购,网络销售更是直达全国。

石家庄市藁城区的黄庄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做月饼的传统,从一户户家庭作坊做成了响当当的村集体产业,因此得名“月饼村”。得益于藁城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村民用当地种出的小麦磨粉,混着自家养的鸡蛋做面皮,包上五仁、红豆等基础馅料,家里人自己爱吃,也分给街坊邻居吃。一开始很多村民家里都有做月饼的手艺,后来发展成月饼产业,从6家扩展到40家,再到现在的80多家,逐步形成月饼原料、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

从“自家吃”到“全网卖”,黄庄月饼是怎么做成金字招牌的?问起村民来,他们常说月饼火起来是因为短视频,好多顾客都是在网上看到视频慕名而来。不仅火一时,而是年年火,黄庄月饼吸引力的形成不只这么简单。

好吃不贵,百吃不厌,黄庄月饼找到了让月饼老少皆宜的产品定位,让产品回归食用本质。与市面上重包装、大礼盒的月饼不同,黄庄月饼使用简单的包装纸,轻巧又平价,生产和购买月饼的目的也更纯粹。新顾客尝鲜,被一口圈粉。老顾客回购,因为真好吃,所以吃了还想吃。黄庄月饼从小众宝藏到声名远扬,顾客们口口相传、屡屡下单积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黄庄月饼产业发展的稳固基础,也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懂市场、提产量、拓销路,黄庄月饼用“组合拳”打开全国市场。节庆期间,生意好到门口排队取号限量购买,月饼每天供不应求。面皮酥软、馅料扎实,包馅、推酥等关键环节坚持人工手作,保留传统风味,其他工序采用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升效率,严把质量品控。经典口味月饼的产量稳定基本盘,留有余力时不断创新馅料口味和面皮样式,满足不同顾客需求。负责营销的村民在家门口开直播、挂链接,新鲜出炉的月饼直接在原产地为顾客打包发货。

村民干,政府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黄庄月饼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网信办组织主题采风活动走进黄庄,将月饼制作流程透明化展示,通过镜头向大众介绍月饼品质和口感,为黄庄月饼的推广打开了新窗口。区政府将黄庄月饼纳入全区特色产业规划,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乡政府投入资金完善村内电网、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保障月饼生产链上每家企业正常运营。企业引入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构建了从原料溯源到成品检测的全链条安全体系,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此外,村民们还计划建立黄庄月饼的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黄庄月饼的“出圈”,是品质坚守、创新驱动与政企协同的生动范例。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它印证了乡村特色产业的潜力。期待未来持续以标准提质、以品牌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的 “甜蜜样本”。

点击图片进入“纵览有品”黄庄月饼专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纵览新闻 incentive-icons
纵览新闻
河北新闻网,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河北省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
59188文章数 758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