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为书写“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为书写“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2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在介绍情况时表示,“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立法是实行法治的重要前提。
  发布会上,一份我国近五年来的立法“成绩单”十分亮眼。截至12日中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36件,修改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取得一系列新的重要成果。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爱国主义教育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慈善法……立法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关键小事”,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
  沈春耀表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备案审查工作,十四届全国人大以来,对报送备案的4100余件各类法规、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主动审查,对公民、法人、组织提出的10600余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并依法反馈。
  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累计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十四届全国人大以来,先后就54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备案审查工作等事项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35000多条……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民意直通车”,已成为人们观察新时代立法工作的一个“窗口”。

      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

  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523.1万件;一审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2346.6万件,依法治理高额彩礼、知假买假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主责主业。
  数据显示,2021年1月到今年6月,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共监督立案19.4万件;对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依法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9.6万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检察机关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活动的法律监督,有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化解矛盾纠纷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
  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表示,“十四五”期间,司法行政机关切实发挥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不同解纷方式作用,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
  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訚柏表示,下一步要深化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破解执行难;完善和落实司法责任制等。

      法治服务保障大局作用充分彰显

  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全国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全面运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十四五”时期,法治服务保障大局作用充分彰显。
  公安部副部长杨维林介绍,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查纠刑事执法突出问题4.9万个,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出台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加强涉外和海事审判,加强外商投资司法保护,依法维护“走出去”企业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依法履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十四五”期间,司法服务绿色发展更加积极主动。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4.8万件,其中90%是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张雪樵表示,检察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大协同格局,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十四五”期间,公安机关助力社会治安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杨维林表示,针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新问题,公安部围绕打击跨境赌博、“机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同“两高”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执法指导意见。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高度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业态,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争议和纠纷。贺小荣表示,最高法将进一步推动激活民法典第997条规定的人格权侵害禁令条款,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09090文章数 24210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