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追觅科技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于2027年亮相。仅半个月后的9月12日,旗下追觅汽车宣布完成首轮融资,据称本轮融资将与德国建厂计划形成战略协同,助力追觅汽车实现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全球化闭环。不过官方暂未公布融资数额。
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汽车业务,早已不是新鲜事。据乘联分会数据,2025年1-7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418万辆,同比增长20%;7月单月出口量达到70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2%,同比走势总体较强。今年出口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需求的小幅增长。
但在追觅科技看来,新能源汽车时代,一直缺少一家真正智能化的超豪华品牌。从市场现状来看,全球超豪华汽车市场仍由布加迪、宾利等传统品牌主导,但这些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推进相对缓慢;而特斯拉虽在电动化与智能驾驶上领先,但其品牌定位仍偏“科技大众化”,难以满足高端用户对“极致豪华+专属体验”的需求。此前中国车企出海,更多聚焦于性价比与中端市场,尚未在超豪华领域形成突破。“这就为追觅造车留下了‘错位竞争’的空间。”
既往报道显示,追觅汽车将采取“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的发展路径,重点在海外市场。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此前于9月8日赴德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新工厂所在地毗邻特斯拉柏林工厂,面积预计为后者的1.2倍。
德国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核心腹地,对汽车的技术水平、生产标准和供应链体系的要求极高。追觅汽车赴德建厂意在借助本地产业集群效应,以期直接与当地品牌共享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网络,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并将产销网络高效覆盖整个欧洲。
据悉,追觅汽车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持续扩张,团队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跨行业人才,即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
截至2025年5月,追觅科技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3155件,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其希望依托过往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积累,使相关技术向汽车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方向进行迁移。
除在汽车领域开疆拓土外,9月10日,追觅科技宣布正式成立天文业务BU,首次系统化提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战略。据了解,追觅天文BU将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正在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量产难题,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或采用超大口径设计,可实现“一键观星”及AI自动补偿大气抖动、智能识别追踪深空天体等功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