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67岁的退休干部陈国栋瘫痪在床,女儿陈美玲花费80万买了个叫"小杨"的护工照顾他。
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无微不至,比亲儿子还贴心。
半年后小杨突然故障,维修师傅当着陈国栋的面拆开了小杨的胸腔,看到里面的情景,陈国栋整个人都呆住了...
![]()
01
2024年3月的一个下午,春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户,67岁的陈国栋躺在病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半个月前的那场中风,彻底改变了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退休干部的生活。
左半身完全失去知觉,右手也只能勉强活动,连最基本的翻身都需要人帮助。
"爸,我给您找了个护工。"女儿陈美玲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疲惫却努力挤出笑容。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她这半个月来为了照顾父亲几乎放下了所有工作,但现实是残酷的,公司那边已经催促了好几次。
陈国栋勉强转过头,看着女儿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美玲,爸不想去养老院,那里..."
"爸,您想哪去了。"陈美玲赶紧打断,"我给您找的是专业护工,就在家里照顾您。"
"护工?"陈国栋皱了皱眉,"那得多少钱?咱们家虽然不缺钱,但也不能乱花。"
陈美玲犹豫了一下,"这个...费用确实不低,但是爸,您的身体最重要。这个护工是从专业护理公司请来的,经验丰富,而且人品特别好。"
"到底多少钱?"陈国栋追问道。
"月薪...八万。"陈美玲小声说道。
"八万?"陈国栋瞪大了眼睛,"美玲,你疯了吗?八万块钱请个护工?那些养老院的护工一个月才几千块钱!"
"爸,您别激动。"陈美玲赶紧解释,"这个护工不一样,他是顶级的专业护理师,24小时贴身照顾,医疗、康复、生活护理样样精通。而且..."她顿了顿,"而且公司那边真的离不开我,这段时间的项目如果出问题,损失会更大。"
陈国栋沉默了。他知道女儿说得对,陈美玲这些年在职场上打拼不容易,好不容易做到现在的位置,确实不能因为照顾自己而耽误了前程。
"那...什么时候能来?"陈国栋最终妥协了。
"今天下午就到。"陈美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爸,您一定会满意的。"
![]()
02
下午三点,陈美玲带着一个年轻男子走进了病房。陈国栋抬眼一看,不由得暗暗惊讶。
这个叫"小杨"的护工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身高一米七八,相貌堂堂,皮肤白净,眼神温和。穿着一身整洁的白色护工服,走路步伐稳健,浑身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沉稳气质。
"陈叔叔好,我叫杨志远,您可以叫我小杨。"小杨走到床边,声音温和有礼,"从今天开始,我来照顾您的起居生活。"
陈国栋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更加疑惑。这样的人才,怎么会来做护工?而且这气质,这谈吐,完全不像是普通的护工。
"小杨,你...以前做过护工吗?"陈国栋试探着问道。
"做过的,陈叔叔。"小杨微微一笑,"我专门学过老年护理,对中风后的康复护理特别有经验。陈叔叔您现在的情况我都了解,接下来我会制定专门的护理和康复计划。"
说着,小杨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平板电脑,熟练地操作起来。"陈叔叔,我看了您的病历,左侧肢体偏瘫,吞咽功能受损,但意识清楚,这种情况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是可以有很大改善的。"
陈国栋惊讶地看着小杨,这个年轻人说话条理清晰,专业术语运用得当,完全不像是一般的护工。
"那...你之前照顾过类似的病人吗?"
"照顾过的,而且都恢复得不错。"小杨放下平板,走到床边,"陈叔叔,我先帮您检查一下身体状况,然后开始今天的护理。"
小杨的动作极其专业,先是检查陈国栋的血压、心率,然后轻柔地活动他的四肢,检查肌肉张力。整个过程中,小杨的手法熟练而温柔,让陈国栋感到意外的舒适。
"陈叔叔,您的恢复情况比预期的要好。"小杨一边按摩着陈国栋的左臂,一边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加强康复训练,争取让您早日站起来。"
陈美玲在旁边看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爸,我先去公司处理一些急事,小杨会照顾好您的。"
"去吧去吧。"陈国栋摆摆手,"有小杨在,我没问题。"
陈美玲离开后,小杨开始了第一天的护理工作。他先帮陈国栋翻身,动作轻柔却有力,然后开始做被动康复训练。
"陈叔叔,您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小杨一边帮陈国栋活动手臂,一边聊天。
"我啊,在市政府工作了三十多年,退休前是副处长。"陈国栋回答道,"你呢?这么年轻,怎么想到做护工?"
"我觉得照顾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小杨微笑道,"能够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看到他们重新站起来,这种成就感是其他工作给不了的。"
陈国栋点点头,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越来越好。
![]()
03
小杨的专业程度让陈国栋刮目相看。第一天的护理就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和周到。
下午四点,小杨开始准备晚饭。"陈叔叔,您平时喜欢吃什么?有什么忌口的吗?"
"我啊,口味比较清淡,不能吃太咸太油的。"陈国栋说道,"中风以后,医生说要控制饮食。"
"我知道,中风病人确实要注意饮食调理。"小杨点点头,"我给您做点蒸蛋羹,再煮个青菜瘦肉粥,怎么样?"
"你还会做饭?"陈国栋有些惊讶。
"会一点。"小杨腼腆地笑了笑,"我觉得病人的营养很重要,所以专门学了营养配餐。"
半个小时后,小杨端着一碗香喷喷的蒸蛋羹走了进来。陈国栋一看,蛋羹嫩滑如豆腐,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光是闻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陈叔叔,我来喂您。"小杨拉过椅子坐下,用小勺舀了一口蛋羹,先在嘴边吹了吹,确认温度合适后才送到陈国栋嘴边。
蛋羹入口即化,味道鲜美,陈国栋忍不住赞叹:"小杨,你这手艺真不错!比美玲做的还好吃。"
"您喜欢就好。"小杨继续耐心地喂着,"陈叔叔,您吞咽的时候慢一点,别着急。"
一顿饭下来,陈国栋吃得很舒服。小杨的喂饭技巧很专业,每一勺的量都恰到好处,而且会观察陈国栋的吞咽情况,及时调整节奏。
吃完饭,小杨又端来了温开水,帮陈国栋漱口。"陈叔叔,口腔清洁很重要,可以预防肺部感染。"
晚上七点,小杨开始帮陈国栋洗澡。这是陈国栋最担心的环节,毕竟身体不便,洗澡很容易出意外。
"陈叔叔,您别紧张,我会很小心的。"小杨安慰道,然后熟练地铺好防滑垫,调好水温,开始给陈国栋擦拭身体。
整个过程中,小杨的动作轻柔而专业,既保护了陈国栋的隐私,又清洁得很彻底。洗完澡后,他还给陈国栋涂了防褥疮的护肤霜,按摩了全身。
"舒服吗,陈叔叔?"小杨问道。
"太舒服了。"陈国栋感叹道,"小杨,你这手法比按摩师还专业。"
"我学过一些按摩手法,对促进血液循环很有帮助。"小杨一边按摩一边说道,"陈叔叔,您这身体底子不错,好好配合康复训练,一定能恢复得很好。"
晚上九点,陈美玲回来了,看到父亲精神状态这么好,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爸,感觉怎么样?"
"很好,很好。"陈国栋连连点头,"小杨这孩子真不错,专业、细心,比那些医院的护士强多了。"
陈美玲看了看小杨,眼中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那就好,爸您早点休息,我明天还要出差。"
"出差?去哪里?"
"新加坡,有个项目需要我亲自跟进。"陈美玲说道,"可能要一个星期才回来。"
陈国栋有些担心:"那我..."
"陈叔叔,您放心,我会24小时照顾您的。"小杨在旁边说道,"陈总工作重要,您不要担心。"
陈美玲感激地看了小杨一眼,然后对父亲说:"爸,有小杨在,您就安心养病吧。"
当天晚上,小杨就在陈国栋房间里的陪护床上过夜。陈国栋半夜醒来几次,每次都看到小杨坐在椅子上,似乎在看什么资料。
"小杨,你不睡觉吗?"陈国栋轻声问道。
"我在看护理资料,陈叔叔您继续睡吧。"小杨轻声回答,"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陈国栋心中一暖,这个年轻人真的很负责任。
![]()
04
第二天一早,陈国栋被一阵饭菜的香味唤醒。睁开眼睛,就看到小杨端着早餐走了进来。
"陈叔叔,早上好。今天精神怎么样?"小杨的声音依然温和。
"很好,睡得很踏实。"陈国栋看着小杨手中的早餐,"这是什么?闻着好香。"
"小米粥,蒸蛋羹,还有几样小菜。"小杨把餐具摆好,"都是适合您现在身体状况的食物。"
陈国栋尝了一口小米粥,粘稠适中,香甜可口。"小杨,你这厨艺真是没话说。美玲从小到大都没给我做过这么好吃的粥。"
"陈总平时工作太忙了。"小杨为陈美玲解释道,"她对您的孝心我都看在眼里。"
吃完早饭,小杨开始了今天的康复训练。他先帮陈国栋做被动活动,然后指导他进行主动训练。
"陈叔叔,您试着动动左手,哪怕只是轻微的动作也好。"小杨握住陈国栋的左手,"慢慢来,不要着急。"
陈国栋努力地想要动左手,额头上渗出了汗珠。突然,他的左手指轻微地动了一下。
"动了!动了!"陈国栋激动地喊道。
"太好了!"小杨也很兴奋,"陈叔叔,这说明您的神经功能在恢复。我们继续努力,一定能让您重新站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杨表现出了惊人的专业水准。他不仅在护理方面无微不至,在康复训练方面也很有一套。更让陈国栋惊讶的是,小杨似乎对他的喜好了如指掌。
比如,陈国栋爱看新闻,小杨总是能在合适的时间打开电视,调到他最喜欢的频道。陈国栋爱下象棋,小杨不仅陪他下棋,棋艺还相当不错,每次都能让陈国栋既有挑战又不会输得太惨。
"小杨,你象棋是跟谁学的?"有一次下棋时,陈国栋问道。
"我...我从小就喜欢象棋。"小杨似乎犹豫了一下,"可能是天赋吧。"
陈国栋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
更神奇的是,小杨似乎总能在陈国栋情绪低落的时候说些合适的话。有一天下午,陈国栋看着窗外的阳光,忽然情绪低落起来。
"小杨,你说我这样子,还能好起来吗?"陈国栋叹气道。
"当然能好起来。"小杨坐到床边,"陈叔叔,我见过很多比您情况严重的病人,最后都恢复得很好。关键是要有信心,要坚持。"
"可是我已经67岁了,身体不比年轻时候了。"
"年龄不是问题。"小杨认真地说道,"我认识一个老人,75岁中风,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现在能自己走路,还能帮家人做饭呢。陈叔叔您才67岁,正是康复的黄金年龄。"
小杨的话让陈国栋重新燃起了希望。这个年轻人不仅专业,而且很会鼓励人,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他力量。
一个星期后,陈美玲出差回来,看到父亲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很多,脸上也有了血色。
"爸,您气色好了不少。"陈美玲惊喜地说道。
"都是小杨照顾得好。"陈国栋拉着女儿的手,"美玲,这八万花得值!小杨这孩子,真是没话说。"
陈美玲看向小杨,眼中有种复杂的情绪,但还是说道:"小杨,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小杨微笑着回答。
![]()
05
一个月过去了,陈国栋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小杨的精心照料下,他的左手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左腿也有了一些知觉。
邻居们都夸赞陈国栋找到了一个好护工。
"老陈,你这护工真不错啊,看你现在精神头多好。"隔壁的王大爷羡慕地说道。
"是啊,小杨这孩子,真是没得挑。"陈国栋自豪地说道,"人品好,技术好,还特别有耐心。"
"多少钱请来的?"王大爷好奇地问。
"八万一个月。"陈国栋说道。
"八万?"王大爷瞪大了眼睛,"老陈,你女儿真舍得花钱啊。"
"钱算什么,身体最重要。"陈国栋说道,"而且小杨值这个价钱,你看他这专业程度,比医院的护士强多了。"
小杨在旁边听到了,谦虚地说道:"王大爷,您过奖了。陈叔叔配合得好,恢复得才这么快。"
"你看看,多有礼貌的孩子。"王大爷更加羡慕了,"老陈,你真是有福气。"
确实,小杨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他不仅专业技能过硬,人品也非常好。从来不抱怨,不偷懒,24小时全心全意地照顾陈国栋。
而且,小杨似乎永远不会累。别的护工干一天活都会显得疲惫,但小杨总是精神饱满,从早到晚都保持着最佳状态。
"小杨,你不累吗?"有一次,陈国栋忍不住问道。
"不累,我身体好。"小杨笑着回答,"而且照顾您是我的工作,累一点算什么。"
"你也要注意休息啊,身体是本钱。"陈国栋关心地说道。
"我会的,陈叔叔。"小杨点点头。
但陈国栋观察发现,小杨几乎从不休息。白天忙着照顾他,晚上也总是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这样的敬业精神,让陈国栋既感动又担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国栋和小杨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小杨不仅是他的护工,更像是他的家人。两人经常聊天,小杨总是能说到陈国栋心坎里。
"陈叔叔,您年轻时候一定很厉害吧。"有一天,小杨一边给陈国栋按摩,一边聊天。
"还行吧,在单位里也算是业务骨干。"陈国栋回忆道,"那时候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到深夜。"
"您为国家做了这么多贡献,现在好好休养身体是应该的。"小杨说道,"等您身体好了,还能继续发挥余热呢。"
陈国栋听了很高兴,这个年轻人真的很会说话,总能让他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三个月过去了,陈国栋的康复进展让医生都感到惊讶。
"陈老,您恢复得这么好,护理工作一定做得很到位。"主治医生夸赞道。
"都是我的护工照顾得好。"陈国栋骄傲地介绍道,"小杨,你过来跟医生说说康复训练的情况。"
小杨走过来,详细地向医生汇报了陈国栋的康复情况,包括训练内容、进展程度、饮食调理等各个方面。医生听了连连点头,对小杨的专业水准赞不绝口。
"这位小伙子很专业啊,在哪里学的护理?"医生问道。
"我...在专业护理学校学过。"小杨回答道。
"难怪,基础这么扎实。"医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这样下去,陈老的恢复会更好。"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陈国栋对小杨更加感激。"小杨,有你在,我这病真的有希望完全康复。"
"陈叔叔,我们一起努力。"小杨握了握陈国栋的手,"我相信您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四个月、五个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陈国栋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他已经能够坐轮椅到楼下花园里晒太阳,左手也能拿筷子吃饭了。
邻居们都说陈国栋是病房里恢复最好的病人,这全都要归功于小杨的精心照料。
陈美玲每次回来看父亲,心情都很复杂。她看得出父亲对小杨的依赖和喜爱,有时候甚至觉得父亲把小杨当成了儿子一样。
"爸,您最近身体怎么样?"陈美玲问道。
"很好,很好。"陈国栋高兴地说,"小杨照顾得太好了,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
陈美玲看了看小杨,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份感情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06
半年时间过去了,陈国栋的康复进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他不仅能够独立坐起,还能在小杨的搀扶下站立几分钟。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每天都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小杨日夜不懈的照料。
然而,就在这个平静的上午,意外发生了。
陈国栋像往常一样在床上做康复训练,小杨在旁边指导。突然,小杨的动作变得僵硬起来,声音也开始断断续续。
"陈...陈叔叔...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小杨的声音听起来很奇怪,就像录音机卡带一样。
陈国栋有些惊讶,"小杨,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
小杨想要回答,但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整个人呆立在那里,眼神变得空洞。
"小杨?小杨?"陈国栋有些担心,"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小杨忽然颤抖了一下,然后机械地转过头看着陈国栋,眼神里没有了平时的温暖,只有一种说不出的呆滞。
"陈叔叔...我...我..."小杨努力想要说话,但声音越来越不正常,最后干脆不出声了。
陈国栋心中一惊,赶紧按下了床头的紧急呼叫器。很快,陈美玲就赶了过来。
"爸,怎么了?"陈美玲看到小杨的异常状态,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小杨突然变得很奇怪,说话结结巴巴的,现在干脆不说话了。"陈国栋焦急地说道,"快叫医生来看看,是不是突发疾病?"
陈美玲看着小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拿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美玲,你打给谁?应该打120啊!"陈国栋着急地说道。
"爸,您别着急,我...我联系专业的医生。"陈美玲的声音有些颤抖,"很快就会有人来处理的。"
陈国栋觉得女儿的反应有些奇怪,但现在他更担心的是小杨的情况。这个照顾了他半年的年轻人,就像他的亲人一样,绝对不能出事。
![]()
07
一个小时后,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提着工具箱敲门而入。
"您好,我是售后维修师傅,接到报修电话。"男子很专业地说道。
"维修师傅?"陈国栋疑惑地看着陈美玲,"美玲,小杨生病了,你怎么叫维修师傅来?"
陈美玲咬了咬嘴唇,没有回答。维修师傅已经走到了小杨面前,熟练地从工具箱里取出了一些陈国栋从未见过的仪器。
"让我检查一下具体故障。"维修师傅说着,竟然开始脱小杨的衣服。
"你干什么?"陈国栋大声制止,"小杨生病了,你怎么能..."
话还没说完,陈国栋就看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随着小杨衣服的脱落,露出的不是人类的皮肤,而是一层薄薄的仿生材料。
维修师傅熟练地在小杨的胸部找到了一个隐蔽的接缝,轻轻一按,"咔嗒"一声,小杨的胸部竟然打开了!
里面不是血肉,不是骨骼,而是密密麻麻的电路板、发光的芯片、复杂的机械结构!蓝色的光芒从内部散发出来,各种精密的元件在有序地排列着。
陈国栋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轮椅上。
"这...这是什么?"陈国栋颤抖着声音问道。
"爸..."陈美玲眼中含着泪水,"小杨...小杨是机器人。"
"机器人?"陈国栋觉得自己的大脑完全无法处理这个信息,"怎么可能?他...他会说话,会做饭,会下棋,会关心我...这怎么可能是机器人?"
维修师傅继续检查着小杨内部的构造,专业地说道:"这是最新款的仿真护理机器人,型号是YZ-2024,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和仿生功能。"
陈国栋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半年来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小杨温柔的笑容、专业的护理、耐心的陪伴、深夜的守护...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陈国栋摇着头,"小杨有体温,有心跳,他会累,会出汗..."
"爸,现在的仿生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陈美玲哽咽着说道,"小杨身上装有体温调节系统、心跳模拟器,甚至连出汗都是通过微型喷雾装置实现的。"
维修师傅在小杨的内部找到了故障点,"主控芯片出现了短路,导致语言和动作系统异常。需要更换核心处理器。"
说着,维修师傅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闪闪发光的芯片,正准备进行更换。
陈国栋突然看到了芯片上的标识,那几个字让他瞬间脸色惨白,整个人瘫软在轮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