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再厉害,离开了人民,仅靠自己能建成一个新中国吗?

0
分享至

早上遛弯儿路过社区广场,听见俩大爷唠嗑:“毛主席那会儿啥条件?没飞机大炮,没洋枪洋炮,愣是把旧中国翻了个儿。要说他是‘大救星’,我看呐,没咱老百姓跟着使劲儿,怕也成不了。”



这话听着实在,倒真让人琢磨:毛主席这样的伟人,要是单枪匹马,真能建起新中国?

要回答这问题,得先把时间拨回1949年前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啥样?军阀割据,土匪横行,老百姓种的地被地主收走大半,遇上灾年,树皮都得啃光。

1931年长江发大水,淹了5个省,死了400多万人,可当时的国民政府呢?忙着“剿共”,救灾粮要么发霉,要么被官员贪污,最后饿死的人比淹死的多。



有老百姓编了顺口溜:“大水冲了龙王庙,官府不管百姓叫。”一个连自己人都护不住的国家,哪有力量站起来?

再看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就拿陕甘宁边区来说,1937年到1945年,日本鬼子天天轰炸,国民党还搞经济封锁,连盐巴都运不进来。

毛主席带着战士们开荒种地,1941年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路军359旅在南泥湾,把荒草滩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更让人动容的是,边区政府规定“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毛主席自己也种地,朱老总帮老乡挑水,老百姓一看:“共产党的官不摆谱,跟着干准没错!”当时有个叫吴满有的农民,劳动竞赛拿了奖,毛主席亲自给他题字,这事在边区传得可广了,“咱普通人也有人看得起!”

到了解放战争,这种“鱼水情”更明显,1948年淮海战役,国民党80万大军,解放军60万,可前线的粮食、弹药哪来的?

山东的农民推着小车,江苏的渔民划着木船,河南的妇女连夜做军鞋,统计数字搁现在看都吓人:543万支前民工,20.6万副担架,88万辆小推车。



有个民工叫唐和恩,从山东出发,一路走了2000多里,鞋磨破了光脚走,却在随身带的竹棍上刻满了经过的地名,“每走一步,都是给解放军铺路。”后来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没歇着,他知道,要让中国强起来,得把老百姓真正组织起来,旧中国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种几亩地,碰到天灾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建工厂、修铁路了。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3亿农民分到了7亿亩地,可毛主席没满足于此,他看到,单家独户的农民,没农机、没技术,抗风险能力弱。



1953年开始,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农民“拧成一股绳”,山东莒南县王家坊前村,1955年办起合作社,把分散的耕牛、农具集中起来,第二年粮食亩产从80斤涨到200斤。

社员们说:“过去自己种,风调雨顺都怕饿肚子,现在集体干,再大的灾也能扛过去。”正是这种“组织起来”的力量,在工业战场上更明显。

1953年“一五计划”启动,要建156个大项目,可当时中国连机床都造不出来。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工人们,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白天干活,晚上学技术,党员带头加班,硬是用3年时间造出了中国第一台高精度机床。



厂里的老工人回忆:“毛主席来厂里视察过,跟我们说‘咱们工人有力量’,那会儿谁不铆足了劲儿干?”到1957年“一五”结束时,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128%,连美国《时代》周刊都惊了:“这个国家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变化。”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合作化过程中,也有过急躁冒进的问题,毛主席很快发现问题,1956年主持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纠正平均主义,保障农民个人利益”。



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政策越改越符合实际,就像主席常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话不是谦虚,是真话,他办的每一件事,都要先问老百姓想不想干、能不能干。

1963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他连夜赶到灾区,握着受灾群众的手说:“你们受苦了,要相信党和政府,咱们一起重建家园。”后来重建的房子,都是老乡们自己参与设计的,既结实又实用。



现在再看农村,有些地方还在延续当年的集体思路,河南临颍县的南街村,从1984年开始恢复集体经济,村里办了面粉厂、方便面厂、啤酒厂,2023年村集体资产超过30亿元,村民每人每月发300元福利,上学、看病基本不花钱。

村支书王宏斌说:“毛主席当年讲‘大河有水小河满’,现在看,集体富了,老百姓才能真富。”村里的老人们闲聊时总说:“要不是当年跟着毛主席学组织起来,现在说不定还守着几亩地受穷呢。”



所以,讲到这里,关于毛主席再厉害,离开了人民,能建成新中国吗?这个问题,答案就藏在历史细节里,是主席带着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是老百姓推着小车送军粮,是工人啃着窝窝头造机器,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用双手把“不可能”变成了“中国奇迹”。

就像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里写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不是口号,是刻在新中国成长轨迹里的真理。



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如今老一辈的人,是不是也总念叨“当年大家伙儿一起干”的日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这份“人民的力量”传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沈言论 incentive-icons
沈言论
博学老k,在线科普
3282文章数 366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