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我不要见那个大爷,你别走!"
三岁的小语紧紧抓着梁薇的手,稚嫩的声音里带着成人难以理解的恐惧。
"为什么?大爷不是很喜欢你吗?还总是给你糖果。"
梁薇蹲下身子,试图从女儿的眼中找到答案。
"他...他的糖糖有怪味道,我不喜欢,吃了肚肚就疼疼。"
说到这。小语的小脸皱成一团,小手下意识地按在自己的肚子上,"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小语摇摇头,把脸埋进妈妈的怀里,再也不肯说话。
那一刻,梁薇并不知道,女儿的这句话将撕开一个她从未想象过的黑暗深渊。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区里,在那些善意的笑容背后,正潜伏着一个让每个母亲都会为之颤栗的真相...
01
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片洒向大地,在梁薇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站在厨房里切着苹果,刀锋在案板上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这声音在安静的午后显得格外清脆。
客厅里传来女儿小语咿咿呀呀的声音,那是孩子在跟布娃娃说话的声音,稚嫩而纯真。
梁薇停下手中的动作,侧耳倾听。
三岁的小语说话还不够清晰,但梁薇已经能够分辨出女儿话语中的情绪变化。
今天的小语似乎有些不同寻常的焦躁,她在跟布娃娃说着什么"大爷"、"糖糖"之类的词汇,声音里带着一丝梁薇说不清的情绪。
"小语,过来吃苹果。"梁薇轻声唤道。
小语蹬着小腿跑过来,她的脸颊还带着刚才玩耍时的红晕,但梁薇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眼中有些许的阴霾。小
语爬上椅子,小手捧着苹果块往嘴里送,却忽然停下动作,小脸皱成一团。
"妈妈,肚肚疼。"小语用她特有的软糯声音说道,小手按在自己的小肚子上。
梁薇心中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蹲下身子查看女儿的情况。
小语的小脸确实有些苍白,额头上还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怎么疼的?是这里吗?"梁薇轻轻按压女儿的腹部,观察着她的反应。
"嗯,疼疼。"小语点点头,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大爷给糖糖,然后肚肚就疼疼了。"
梁薇愣了一下。
小语口中的"大爷"应该是指住在楼下的老刘,那个六十多岁的独居老人。
老刘平时在小区里口碑不错,经常给孩子们分发糖果,邻居们都说他是个善良的老人。
梁薇之前也觉得老刘挺和善的,只是偶尔会觉得他给小语的糖有些太多了。
"小语乖,以后少吃糖糖,知道吗?"梁薇温柔地摸摸女儿的头,"糖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的。"
小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眼中的阴霾并没有散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这种情况反复出现。
每当小语从楼下玩耍回来,总是会捂着肚子说疼,而且疼痛的时间似乎越来越长,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梁薇开始有些担心,她特意下楼找到老刘,客气地请他少给小语糖果。
老刘住在一楼,房门总是敞开着,里面传出电视机的声音。
他坐在老式的藤椅上,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哎呀,梁薇啊,小语那么可爱,我就是喜欢这孩子。"老刘笑呵呵地说道,"不过你说得对,糖确实不能吃太多,我以后注意。"
梁薇礼貌地笑了笑,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老刘的笑容很和善,但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那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
然而,即使梁薇已经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小语的情况并没有好转。更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开始出现其他异常的行为。
原本活泼好动的小语变得越来越黏人,晚上经常会从梦中惊醒,哭着要妈妈抱抱。
她还开始拒绝穿某几件之前很喜欢的小裙子,一看到那些裙子就摇头说"不要"。
最奇怪的是,每当路过老刘家门口时,小语总是会紧紧抓住梁薇的手,小声说"怕怕"。
梁薇问她怕什么,小语却说不清楚,只是不停地摇头。
梁薇开始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但她又无法确定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她试着向小区里的其他家长提及此事,得到的回应却让她更加困惑。
"孩子嘛,就是娇气,可能是你平时保护得太好了。"邻居张阿姨这样说道。
"老刘我们都认识好多年了,人挺好的,你是不是想多了?"另一位家长也这样安慰她。
面对邻居们的质疑,梁薇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过度敏感了。
也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也许小语的腹痛只是普通的消化不良,也许孩子的异常行为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但是,当她看到小语痛苦的小脸,看到女儿眼中那种说不清的恐惧时,母性的直觉告诉她,事情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02
梁薇抱着小语走进社区医院的儿科诊室时,医生正在查看前一个病人的病历。
诊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墙上贴着各种儿童健康宣传海报,彩色的图案在白炽灯下显得格外鲜艳。
"医生,我女儿这几天总是肚子疼,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了。"
梁薇将小语放在检查床上,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焦虑。
接诊的医生是一位中年女性,戴着金丝边眼镜,神态温和而专业。
她仔细询问了小语的症状,包括疼痛的位置、时间、程度等等,然后开始进行体格检查。
小语在陌生的环境里显得有些紧张,小手紧紧抓着梁薇的衣服。
当医生触诊她的腹部时,她轻微地皱了皱眉头,但并没有表现出剧烈的疼痛反应。
"从体格检查来看,孩子的腹部没有明显异常。"医生一边记录一边说道,"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做几项检查吧,血常规、腹部B超,还有大便常规。"
检查的过程对于三岁的小语来说显得有些漫长和痛苦。
抽血时她哭得很厉害,小脸涨得通红,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梁薇心疼地抱着女儿,轻拍她的后背,一遍遍地安慰着。
B超检查时,小语因为害怕哭闹不止,医生只好让梁薇陪在身边。
冰凉的探头在小语的肚子上移动,屏幕上显示着黑白相间的图像,对于梁薇来说那些图像就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
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
梁薇抱着小语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
小语在她怀里安静了下来,但时不时还会抽噎一下,小手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
"妈妈,我不要看大爷。"小语忽然开口说道,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梁薇心中一惊,她低头看着女儿,"为什么不要看大爷?"
小语摇摇头,没有回答,只是把脸埋得更深。
半个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
医生仔细查看了所有的报告单,然后抬起头对梁薇说:
"从检查结果来看,孩子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血常规没有问题,B超显示腹腔内脏器正常,大便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
梁薇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困惑:"那她为什么会肚子疼呢?"
"可能是功能性的肠胃不适,比如消化不良或者肠胃功能紊乱。"医生解释道,"孩子这个年龄段比较常见。我开一些助消化的药,回去注意饮食调理,少吃甜食和油腻的东西。"
医生开了药,并且详细交代了用药方法和饮食注意事项。
梁薇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希望能够帮助女儿尽快康复。
回到家后,梁薇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小语的饮食。
她给女儿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按时服药,密切观察着孩子的反应。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小语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药物似乎对她的腹痛没有太大作用,而且疼痛的频率似乎还在增加。最让梁薇担心的是,小语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原本爱笑爱闹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连最喜欢的动画片都提不起兴趣。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下午。梁薇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听到客厅里传来小语的哭声。
她急忙跑过去,发现小语正捂着肚子在沙发上打滚,小脸痛得煞白,额头上冒着冷汗。
"小语,怎么了?哪里疼?"梁薇抱起女儿,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疼疼,好疼。"小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糖糖,大爷的糖糖。"
梁薇这才注意到,茶几上放着一颗水果糖的糖纸,那是小语刚才吃的糖。
她的心中涌起一阵不安——这颗糖是老刘给的,尽管她已经多次请他不要再给小语糖果,但老刘似乎总是"忘记"她的嘱咐。
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梁薇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强烈。也许真的不是自己想多了,也许小语的症状确实和老刘给的糖果有关。但是这种怀疑让她感到不安——一个看起来慈祥和善的老人,怎么可能故意伤害孩子呢?
梁薇抱着小语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让女儿平静下来。
她的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社区医院的治疗没有效果,她就带小语去市里的儿童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
不管花多少钱,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她一定要查明真相,找到女儿痛苦的根源。
03
市儿童医院的候诊大厅里人声嘈杂,各种年龄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等待就诊。
梁薇抱着小语坐在角落里,手中紧紧握着刚刚挂到的专家号。这是她费了很大力气才挂到的号。
听说陈医生是这里最权威的儿科专家,从医二十多年,经验丰富。
小语在梁薇怀里显得特别安静,这种安静让人心疼。
往日活泼好动的孩子现在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小脸也比之前瘦了一圈。
梁薇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够找到病因。
"小语,妈妈。"护士叫到了她们的名字。
陈医生的诊室比社区医院的要大一些,墙上挂着各种医学证书和荣誉奖状。
陈医生看起来四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很好,一双眼睛透着专业的严谨。
"请坐,把孩子放在检查床上。"陈医生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梁薇详细地向陈医生描述了小语的症状,从最初的偶尔腹痛到现在的频繁发作,从孩子的行为变化到自己的种种担忧,她一一道来。
陈医生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在病历上记录着什么。
"你刚才提到孩子说是吃了糖之后肚子疼,能详细说说这个糖的来源吗?"陈医生忽然问道。
梁薇有些意外,没想到医生会关注这个细节。她如实说道:
"是我们楼下的一位老人给的,他经常给小区里的孩子发糖果。我已经跟他说过好几次了,但他还是会给。"
陈医生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继续问道:
"孩子还有其他异常行为吗?比如情绪变化、睡眠状况等等。"
梁薇想了想,说道:"她最近变得很黏人,晚上经常惊醒,还拒绝穿某几件裙子。而且每次经过那位老人家门口,她都会表现出害怕的样子。"
陈医生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梁薇,眼神变得更加严肃。
"我建议做一些更详细的检查,包括微量元素检测、粪便检查,还有..."他停顿了一下,"还有一些针对儿童身体异常的专项检查。"
虽然梁薇不太明白"专项检查"具体指什么,但她能感受到医生语气中的凝重。
她点点头表示同意,无论如何,她都要为女儿找到答案。
检查的过程比上次更加复杂和漫长。除了常规的抽血和影像学检查外,还有一些梁薇从未听说过的项目。
小语因为害怕和不适,哭闹得比上次更厉害,梁薇的心也跟着一阵阵地疼。
"妈妈,我害怕。"小语抽泣着说道。
"不怕,不怕,妈妈在这里。"
梁薇紧紧抱着女儿,声音虽然温柔,但眼中已经盈满了泪水。
检查结束后,医生告诉她们结果需要等两天才能出来。
这两天对于梁薇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她无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脑海里不断地想象着各种可能的结果。
小语的状态似乎比之前更差了,她几乎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梁薇身边,偶尔会说一句"不要见大爷"。
每当听到这句话,梁薇心中的不安就会更加强烈。
04
第三天上午,梁薇带着小语再次来到陈医生的诊室。
这一次,她注意到医生的表情比上次更加严肃,桌上放着一叠检查报告。
"检查结果出来了。"陈医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沉重。
梁薇紧张地握住小语的手,心跳得很快。
她既希望快点知道结果,又害怕面对可能的坏消息。
陈医生拿起其中一份报告,仔细看了看,然后抬起头看着梁薇。
她能看到医生眼中闪过的愤怒和不忍,这种表情让她更加不安。
"梁薇女士,我需要问你几个问题。"陈医生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孩子平时有接触过什么特殊的人或事吗?特别是那个给她糖果的老人,你对他了解多少?"
梁薇心中一紧,隐隐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诊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陈医生的目光在检查报告和梁薇之间来回游移。小语似乎感受到了大人们之间紧张的气氛,不安地扭动着身体,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
"医生,您...您是发现什么了吗?"
梁薇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已经掀起了巨浪。
陈医生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组织语言。他再次低头看向报告,手指在某一页上停留许久,眉头越皱越紧。诊室外传来走廊里的嘈杂声,但此刻的梁薇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一下一下,震耳欲聋。
"梁薇女士,我先问你几个问题。"陈医生放下报告,看着她,"那位给孩子糖果的老人,你们有单独接触过吗?孩子有没有去过他家里?"
梁薇努力回想着,"没有...我是说,我没有让小语单独和他接触过。但是小区里的孩子们经常在楼下玩,我不能保证..."她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因为她想起了一些细节。
有几次,当她从楼上下来找小语时,发现孩子不在平时玩耍的地方。
后来小语自己跑出来,说是在"大爷那里"。
梁薇当时以为孩子只是在老刘家门口玩,并没有太在意。
"医生,到底是什么问题?您直接告诉我吧。"
梁薇的手心已经出汗了,她预感到即将听到的话会改变一切。
陈医生又看了一眼报告,然后缓缓地翻到另一页。
护士这时候敲门进来,手里拿着另一份检查报告。她轻手轻脚地走到陈医生身边,将报告递给他。
陈医生接过报告,仔细翻看。
随着他翻看的进行,梁薇清楚地看到他的表情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严肃到逐渐的震惊,再到明显的愤怒。
他的手指在报告上某一页停留许久,那一页似乎记录着什么特别重要的信息。
时间仿佛静止了。梁薇看着陈医生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她的心也跟着越来越紧。
小语在她怀里动了动,小声说道:"妈妈,我不想见那个大爷。"
这句话就像是某种信号,陈医生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凝重。
他看着梁薇,也像是在对某种行为控诉般,一字一句地说:
"道德败坏!"
这四个字如同雷声一般在梁薇的脑海中炸响。她瞬间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什么道德败坏?谁道德败坏?这和小语的病情有什么关系?
反应过来后,梁薇急忙抓住陈医生的手,声音颤抖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医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小语到底怎么了?是不是检查出什么严重的问题了?"
"梁薇女士,你先冷静一下。"陈医生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我需要告诉你一些...一些可能让你难以接受的事实。"
梁薇紧紧抱着小语,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摇晃。她看着陈医生手中的报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专业术语对她来说就像天书一般,但她知道,那里面记录着关于女儿的重要信息。
"请您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梁薇的声音虽然颤抖,但语气中带着母亲的坚定,"无论是什么,我都能承受。"
小语似乎感受到了妈妈的紧张,开始不安地哭泣起来。她的哭声在安静的诊室里显得格外刺耳,也提醒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个无辜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05
陈医生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专业和克制,尽管内心的愤怒几乎要压抑不住。他将那份报告摊开在桌上,手指指向其中的几个关键数据。
"梁薇女士,检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