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9月12日电 (郭维瑾)“四上”企业超20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978.8亿元;出台479项改革举措,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达到162项……在9月10日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静海区专场”上,静海区以多项数据亮出“五年答卷”。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静海区专场。人民网 郭维瑾摄
会上,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殷学武表示,过去五年,静海区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一方面,作为全国焊管生产基地、全国五金制品出口基地、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中国乐器产业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健康产业、循环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动能加快集聚,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静海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4%,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6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高新技术企业53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6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12家。全区经营主体达到10.94万户,5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十四区”时期,静海区如何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殷学武介绍,该区累计出台479项改革举措,创新搭建“静心办”“智慧审批”等平台,实现企业上报登记申请“在线秒批”;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走深走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达到162项;作为全球铜木管乐器核心供应基地,静海区蔡公庄镇生产的高端萨克斯、长笛产品在欧美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45%,外贸进出口额累计完成835亿元。
过去五年,静海区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乡村振兴、交通建设、文旅商贸等领域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静海区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37万吨以上,4家企业成为环京蔬菜生产基地,城乡居民收入比1.47:1,位居全国前列。”殷学武补充道,在静海区,现已形成王口炒货节、台头西瓜节、大运河文化旅游节等地域品牌活动,“休闲来静海、让心静下来、身体动起来”这一特色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殷学武还分享了一组数据——
静海区坚持每年高效推进十项民心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64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8万人。教育发展更加均衡,组建11个教育集团和16个办学联盟。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成11家养老服务综合体、27所老年(社区)学校、411所老年(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45所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122所村卫生室实现医保联网结算……一连串数字,见证了这五年静海区的“大民生”提质。
谈及未来五年规划,殷学武表示,未来,静海区将实施“一五十”发展思路,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