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9月10日晚间,国内媒体发现,杨某媛的硕士学位论文在知网上又恢复下载了。
![]()
此前,9月10日,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中国知网发现,武汉大学杨某媛的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已经下架。此前网友截图显示,该论文下载量曾达31万次以上,在文献来源为“武汉大学”的论文中高居第一。
杨某媛论文撤下后,目前下载量最高的武汉大学论文下载次数为8.4万次。
知网客服告诉记者,撤下学位论文需要作者本人联系学校研究生院老师出具撤稿函给到学位论文部,知网就会进行删撤。记者进一步询问,如果作者未申请,学校是否可以直接给知网发撤稿函,客服称不清楚,需问学校。关于杨某媛论文被撤下的情况客服也表示不清楚。
随后记者致电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了解情况,对方称“刚接到消息,正在核实”。9月10日晚间,国内媒体发现,杨某媛的硕士学位论文在知网上又恢复下载了。
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陈良飞表示:杨某媛的这篇论文之前在学术规范方面备受舆论场的关注。此前,武大也发表情况通报称正在对该论文进行全面调查复核,并将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校纪校规、学术规范作出相应处理。
就是这样一篇全社会高度瞩目的论文却在9月10日经历了下架—舆论关注—再上架的过程,但无论是知网还是武大,都未作公开说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知网已经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学术文献查询、阅读、下载的网络平台,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平台做得越大,责任就越大,行为就应该越规范,比如论文的上架与下架的流程就应该标准化处理,对于备受社会瞩目的杨某媛论文更应如此。
9月10日这篇论文经历的“随时可下还随时可再上”过程到目前为止都显得扑朔迷离,不禁让人对知网信息安全与规范管理顿生疑窦。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知网公开予以说明:
第一,杨某媛论文下架的原因是什么?技术方面原因还是当事人、文献单位主动联络的结果?
第二,如果是当事人、文献单位主动联络的原因,此次下架是杨某媛自己持撤稿函联系了知网还是武大方面直接联系了知网,或者是其他方面联系了知网?
第三,杨某媛论文在短暂下架后又再上架的原因是啥?
陈良飞表示:无论是哪一个原因,知网都应该予以公开说明,以消除社会疑窦。而对于一家文献学术平台来说,行稳方能致远。
2023年10月11日,武大女生杨某媛以第一人称发帖举报引爆网络,她说7月11日在图书馆自习时被肖某某性骚扰。男生当场承认其不雅行为并写下道歉说明。她多次联系老师维权未果。
杨某媛公布的两封道歉信,写在同一张信纸上。信上写着肖某某姓名、年级、院系。
2025年7月25日,该事件一审宣判。法院审理认定所谓“性骚扰”实为对方下意识挠痒行为,不构成侵权,驳回女生杨某的指控。 该女生发帖称已保研并将继续举报该男生。
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双方及武汉大学陷入争议之中,杨某媛的硕士学位论文也受到质疑,从而被广泛讨论和下载。
8月1日,武汉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已组建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并将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校纪校规、学术规范作出相应处理。截至目前,武汉大学仍未公布调查复核结果。
8月17日,据凤凰网、星岛头条等香港媒体消息,香港浸会大学从未接纳或处理过杨某媛的博士申请,且浸大未接纳杨某媛申请的时间是在今年(2025年)7月前。
![]()
浸会大学曾于7月28日就事件在其微博回应内容,消息人士指出,声明中未使用「学生」字眼,而代之以「大学成员」,不排除杨某媛以非学生的身份进入浸会大学或与浸会大学产生关系。另有媒体报道,杨某媛所通过申请的是浸会大学的研究助理。
来源:澎湃新闻(陈良飞)、第一财经、四川日报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