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声明: 本文系真实新闻案件;因涉及隐私,人名部分为化名,图片均源自网络;
- 大同晚报
- 《山东新郎被父亲持刀砍死......》)
“你们…你们怎么能这样对我?”
2016年山东新郎因一句话遭父三刀毙命,母亲哭诉“他是你亲生的啊。
在喜庆的氛围中,一场因家庭矛盾引发的血案让人震惊。
新郎的母亲在悲痛中哭诉,亲生儿子竟命丧父亲之手,这一悲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庭纠葛?
又为何会在婚礼当天爆发?
01
“天呐!新郎不见了!”新娘的闺蜜,双手掩口,难以置信地喊道。
“好端端的婚礼,新郎怎么就跟蒸发了一样?”一位年长的亲戚眉头紧锁,四处张望,试图寻找一丝线索。
家中的每一个房间,每一片菜园,甚至是平日里小徐最爱逗留的老槐树下,都被焦急搜寻的人们翻了个遍。
“小徐!小徐!你到底跑哪儿去了?”小徐的姐姐边喊边抹泪,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夜幕降临,婚礼的灯光熄灭,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困惑与悲伤。村民们聚集在徐家,议论纷纷,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小徐的妈妈呢?她也不见了!”一位眼尖的村民突然惊呼,这句话像一颗炸弹,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
报警电话响起,警笛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警察们迅速行动,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
最终,在水库边,一束微弱的手电筒光照亮了水面下的真相——小徐和他妈妈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安详却布满了伤痕。
“这...这也太残忍了!”一名警察忍不住低语,眼中满是震撼。
回到警局,审讯室内,老徐坐在冰冷的铁椅上,面对警察的询问,他的眼神空洞,嘴角挂着一抹难以名状的笑意。
“你对妻儿的离世,就没有一点难过吗?”
02
警察们坐在徐福家那略显陈旧的客厅里,表面上轻松地聊着家常,实则每一个问题都暗藏玄机。
“徐福大哥,那天婚礼前夕,您去哪儿散步了啊?”一位年轻的警察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徐福微微一笑,回答得滴水不漏:“哦,那天啊,我去村头的老槐树下坐了坐,看看夕阳,心里想着明天的喜事,挺高兴的。”
警察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暗自思量,这回答太过完美,反而显得刻意。
“那,您平时跟平安母子俩相处得怎么样?有没有听说他们跟村里人有过什么争执?”另一位警察接着问道。
徐福的表情依旧平和,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嗨,我们父子俩,常年不在一起,感情嘛,也就那样。
平安他妈带着他在外面闯荡,我留在村里,各有各的忙。”
警察们默默记下这些信息。
这徐福的回答,虽然听起来合理,但那份疏离感,却让人难以忽视。
私下里,警察们开始走访村民,试图从乡亲们口中得到更多线索。
“你们知道吗?徐福和他儿子平安,还有他媳妇,关系可不怎么好。”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压低声音说道。
“哦?怎么说?”警察们立刻来了精神。
“这徐家啊,和别人家不一样。一般都是男人挣钱养家,女人在家带孩子。可他们家,是媳妇带着儿子在外面打拼,徐福一个人留在村里。你说这能不生分吗?”
“而且啊,从相亲到备婚,徐福就没怎么插手过,全是他媳妇一个人在忙活。”另一位村民补充道。
于是,警察们再次找上了徐福,这次,他们采用了更为迂回的策略。
“徐福大哥,听说您和您家人这些年聚少离多,一定有很多感慨吧?”警察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温情,试图拉近与徐福的距离。
徐福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往昔,又似乎在掩饰什么:“是啊,这些年,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聚在一起的时间确实少了。”
“那您对平安和他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或者遗憾?”警察继续试探。
徐福沉默了片刻,语气中带着几分苦涩:“期望嘛,当然有。但我这个人,嘴笨,不会说。至于遗憾,或许,是没能给他们更多的陪伴吧。”
警察们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在快速盘算。
徐福的回答,虽然看似真诚,但那份疏离与无奈,却难以掩饰。
这起案件,显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尽管外界对徐福的冷漠反应充满了不解与质疑,但在警方持续而深入的追问下,他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轰然崩塌。
泪水,如同积蓄已久的洪水,不受控制地从他的脸颊滑落,但这份悲痛并非源于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而是一种被扭曲、被压抑已久的复杂情感。
“他们活该!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
徐福的声音在审讯室内回荡,带着一种歇斯底里的愤怒,仿佛他内心深处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是我,亲手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因为他们,犯下了无法原谅的错误。”
03
那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徐福在儿子的婚房外听到了异样的声音。
那是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女子的声音,温柔而缠绵,但与之交织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陌生男人的低语。
那一刻,他的心仿佛被一把无形的利刃刺穿,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他强忍着内心的慌乱与愤怒,悄悄地靠近房门,然后猛地推开。
眼前的景象如同晴天霹雳,让他瞬间失去了理智。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