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竞争力智库
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
公布了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等一系列重磅名单
其中,都江堰市成功入围
县域旅游发展竞争力县市的
“全国百强榜”
位列第三名
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都江堰市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持续深耕。近年来,都江堰市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快建设都江堰世遗文旅主轴,持续擦亮“大遗产、大灌区、大青城、大熊猫、大冰雪”等世界IP,在文旅产业培育、文旅消费供给、遗产保护传承、文旅开放合作等方面精准发力,奋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据/折耳兔
01
文旅产业培育
以建设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文旅主轴和都江堰现代文旅融合园区为主抓手,高标准实施“立园满园”行动,签约青城数字文博综合体、锦都幸福里等高能级项目,华西五粮液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静心梵谷酒店等开工建设,东软智慧健康产业园建成投运,成功入选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今年1-7月都江堰市重大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21亿元,现代文旅融合园区文旅产业营收增速15%,“青城智旅谷”开园,组建青堰文旅公司,文旅集团实现营收约3.4亿元。
▲华西五粮液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
▲东软健康产业园
02
文旅消费供给
坚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创新打造“大遗产”“大熊猫”“大冰雪”“大青城”“大灌区”特色消费产品矩阵,培育开发熊猫萌趣、冰雪体验、节会赛事、农耕度假、高端民宿等体验场景,推出多维数字展项目《白蛇·一念青城》,升级打造以五虎将传奇故事为主线的《马秀三国·五虎上将》演艺,精心策划举办青城山登山旅游节、虹口漂流季等新“十二月市”活动,推动文旅品牌向文旅流量裂变。世遗马拉松参赛选手突破3.5万人创历史新高,“熊猫谷”年游客量突破230万人次,年均超50万滑雪爱好者涌入融创热雪奇迹,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03
遗产保护传承
着眼文物保护、遗产保护、景区管理一体化,获批设立并实体化运行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搭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院、保护专家智库、人才共建培育基地为支撑的“一院一库一基地”研究平台。全面推进都江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都江堰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初稿)》编制,成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都江堰考古工作站,建成运行数字化古建筑安全系统。青城武术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都江堰放水节获外交部点赞推介,入选第三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项目建议名单,《创新传承天府文脉》获评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典型案例。
04
文旅开放合作
联手发起成渝友城文旅营销联盟,渝都旅游专列成功开行,青城山至峨眉山两大世遗景区实现动车直达,省内首创实现5A景区城市候机楼直达机场大厅,新开通至自贡、崇州低空旅游航线和至金川无人机载货运输航线,低空航线增至7条。开展双语服务专项提升行动,联合携程集团开发支持41种货币结算的入境游专属购票平台,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碰一下小程序“AI伴游都江堰”,推动全市重点景区、酒店民宿链接中国银行“来华通”APP,布局支持外卡刷卡取现的POS机、ATM机290余台,外币兑换点37个,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持续优化14种语言实时AI翻译屏功能,1-7月重点景区接待入境游客25.11万人次。
下一步,都江堰市将加快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擦亮以青城山-都江堰等为代表的山水名片,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巩固文旅产业支柱地位,打造世界级文旅品牌,积极培塑“珍水万世堰·幸福安逸城”城市品牌;壮大文旅产业能级,加强企业招引培育,协调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升“三遗之城”综合能级;推动全域全业态融合,丰富旅游与文创产品,构建世界级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文旅服务质效,优化入境服务与智慧场景应用、规范市场管理,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成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转自都江堰发布
水灵妹在此表示感谢
【听说 都在看】
赞一下再走呀~比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