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摘要:行动比语言更诚实,“间离”带来客观,地图导航本来的目的不是做“美食排行”,却为“美食生活排行”提供了最可靠的客观数据。导航进入信用建设快车道,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这种“诚实行动”的数据基础。“扫街榜”这个词很有意思,让我想到一个词,叫“扑街”——什么东西不好,口碑塌方,那不就是扑街吗?
一种创新带给人的表情常常不是:“嗯、嗯、嗯”“哇、哇、哇”地点头叫好,而是:啊?这?哦?噢,哇!——一种觉得颠覆常规的、不可思议的冲撞感,在了解其逻辑后,才看到其奥妙,最后由衷发出“哇哦”的赞叹。此次阿里巴巴在其成立26周年之际,其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的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打造AI时代的美食生活服务榜单,便给公众带来了这种先“啊?”后“噢!”的创新惊奇感。
啊?一个做地图定位、开车导航的,去做美食生活榜单,这也太反常规了,超出了公众对导航功能的想象力,跟着导航走,怎么变成了“跟着导航找美食”?似乎不搭界,但仔细一想,太搭界了!衣食住行,吃吃喝喝,人们导航出行,最多的可能就是去吃饭,赴饭局,这种觅食导航行为生成了海量的美食生活大数据,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可信的榜单啊!几个人的导航数据可能是偶然的,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份客观行为生成的美食地图。高德首次披露,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噢!一下子让人恍然大悟,这种“地图数据”确实就是天然形成的、无法造假的美食榜单。难怪阿里这事儿搞得神神秘秘,一直守口如瓶,直到生日当天才发布,可能就是为了达到这种“啊?噢!”的创新惊奇效果。从舆论反应来看,真让舆论狠狠地“啊?噢!”了一次。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说,你的身体比你的嘴巴更诚实!——嘴巴会说谎,语言会有语言腐败,但身体却很诚实。夸这个品牌的手机好,用的却是另一个品牌的手机。夸这个店的菜品好,生活中去得更多的却是另一个店,就是诚实的身体对不诚实语言的否定。俗话说,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言”的信用程度远远低于“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觅食时,心里总会嘀咕一声,这评分不会造假吧?
毕竟自己在生活中也“屈从”过小恩小惠的店家绑架:给个好评,就能得到一个免费送的甜点,一杯鲜榨的果汁。一个人越容易“屈从”这种小利益,也就越不相信别人的评分。这是一种“我不信他不信我”的失信互动循环,当数据主观化,数据被污染,信用就降低了。所以,人类建构信用体系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主观作斗争、不断剔除主观数据的建制化努力。我是研究新闻的,新闻强调客观性,而客观性的本质就是一个“对主观不信任的求真状态”。
从评论区看,很多人都被“确保这是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的求真宣言所打动,人们苦刷分久矣——实际上不是“苦刷分”,而是,人们生活中很容易就进入一种“刷分互骗”的状态,只要“评分”成为一种标准,利益驱动下就会形成一种刷分机制,普通人在生活中是拉熟人刷分,不普通的人是规模性刷分。利益至上,人性如此,所以也不会相信另一群人的人性会比自己的人性更高尚。地图数据击中的痛点正在于此,不相信人性,不相信语言,而最大限度地让客观性的行为去自然生成榜单。
“扫街榜”这个词很有意思,让我想到别一个词,叫“扑街”——什么东西不好,口碑塌方,那不就是扑街吗?一个“扑”字,境界全出。“扑街”的店是绝进不了真实反映用户选择的导航数据所形成的“扫街榜”的。
有评论称这种客观的数据叫作“高德地图指数”,是有道理的。我又想起类所的指数,比如榨菜指数,是权威部门有关官员提出的一种通过榨菜销量变化反映农民工流动趋势的指标,榨菜是农民工的日常消费品,能客观反映出真实的流向,该指标在《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中被用于区分人口流入区与流出区,以制定相应政策。后来又有人创造出泡面指数、用电指数、煤炭指数等等,都是客观行为产生的可信数据。扫街榜的核心也是同样的逻辑,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确保真实可信、无法刷分。用脚投票,用导航投票,AI助力,“有没有去吃过”、“是不是回头客”、“本地人光顾度”、体现远距前往的“轮胎磨损榜”等可客观化数据,纳入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自然生成无法篡改、无法刷榜的信用痕迹。比起几个吃货和精英评选出的榜单,这样一份榜单,更大众也更平民。
啊?哇!回顾过去20年互联网创新的历程,可以看到一条最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在洞察人性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摆脱主观依赖、超越熟人社会的客观信用体系——无论是淘宝和支付宝,还是芝麻分,还有此次的高德扫街榜,核心都是信用,陌生人之间+互联网社会的可靠可信。行动比语言更诚实,“间离”带来客观,地图导航本来的目的不是做“美食排行”,却为“美食生活排行”提供了最可靠的客观数据。导航进入信用建设快车道,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这种“诚实行动”的数据基础。
我的新书《时评中国精选集:时评与思辨写作》,就是一种推动形成思辨习惯的写作实践。本书精选了“时评中国”系列前5本最精华的部分,对2021年以来各卷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思辨分析,并提供了素材积累、阅读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写作技巧方面的系统讲解。相比前几辑,增加了“案例与方法”,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深度点评,为思辨训练提供贴近现实的鲜活案例。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只是缺乏深度思辨罢了,用你的思辨分析去贡献“高水位的理所当然”。当当网刚上架我的亲签版,欢迎加入我的思辨写作共同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