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对杨某媛论文下战书!已经到了教授“一看就打回去"的程度,武大还拿它当宝?
![]()
9月10日,武汉大学杨某媛的论文被发现悄然从知网下架。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大家都疑惑,到底是谁干的?结果还是一问三不知。
知网的回应撤稿是需要论文作者本人向研究生学院进行申请的,那么学校能否在作者未申请直接向知网发撤稿函,知网客服表示自己不清楚。武大的回应却是在核实中。
![]()
一开始以为武大马上要公布结果的前奏,在8月1日发布通告之后,武大采取的相关行动,第一步就是,肖同学的处分公告在20天前就已隐藏,校内网才能查看。
没想到在9月11日凌晨,杨某媛论文又重新上架了。突然上架又突然下架,这背后存在什么隐情或心虚之举?
![]()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西南地区某高校的专业讲师以及教授,学位论文知网下架不意味着学位被撤销,论文主动下架需学校等职能部门向教育部门备案撤稿再通知下架。
这高校讲师的说法,杨某论文出现大量低级错误被实锤。称全文存在多处明显错误和漏洞,一看就不可能通过。最基本的规范都无法做到,这个选题也很难接受。
![]()
一开始有网友扒出论文多处离谱错误,包括数据造假,年份不明,存在文献引用错误、数据与调研不符、段落涉嫌抄袭等等。说句难听话,一个高中生也不会写出如荒唐的论文。做专业的人来看错误会更多。
![]()
这种论文为何能顺利通过答辩呢?难道导师和评审员都不看吗?杨某媛的导师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郭汝飞,也是学术大牛。这论文事件不仅仅个别学生不严谨,更是学术把关机制出了严重纰漏。
低级错误的出现频率已到了“导师看一眼就会打回去”的程度,那为何武大还拿它当宝?迟迟没有回应也没有处理结果。
![]()
一个不吱声让公众愤怒,武大也别想趁热度降下来就算完事,这事件一天不处理,这篇论文不下架,要是把它”文物级“的存在,永远钉在中国教育质量不堪的耻辱柱上。
离通报出来已有 40多天了,至今没有出调查结果,不能不让人想这背后是否有隐情?要以杨景媛论文为线索,彻底掀开武汉大学学术上弄虚作假。
![]()
杨某媛事件已经伤害了这所拥有132年历史的大学,希望能尽快给出结果,挽回声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