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刚刚落幕,外界还在回味中国展示出的强大军事实力之时,第一个计划对中国加税的国家就出现了。对此,中方的各项反制也已准备就绪。那么,墨西哥为何要在此时对中国出手?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中方的反制到底准备到了哪一步?
谁在背后使力?墨西哥的无奈和小算盘
九三阅兵刚让全世界见识到中国的军事实力,墨西哥就急吼吼地跳出来,成了第一个计划对中国加税的国家。这事儿看着突然,实则全是精心算计。中方这边早就放话了,反制措施都备着呢,绝不能让人随便捏软柿子。
要说墨西哥这步棋,最根本的还是被美国逼的没辙了。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天天把 “北美堡垒” 挂在嘴边,手里紧紧攥着《美墨加协定》这个拿捏墨西哥的杀手锏。
2026 年这个协定就要审议,墨西哥怕得要死,就怕美国翻脸不认人,只能乖乖听话对华加税表忠心。墨西哥经济部长嘴上说什么保护就业,实际上自己都承认这是跟北美伙伴磋商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拿中国商品当给美国的投名状。
国内的小算盘也打得噼啪响。墨西哥汽车产业占了制造业的 23%,这几年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在当地卖得太火,去年销量直接飙涨 63%,每卖出 5 辆汽车就有 1 辆是中国品牌,占了市场 19.5% 的份额。
本土厂商早就喊着不公平竞争,借着加税既能安抚这些企业,又能从进口商品里多捞点财政收入,简直觉得是一举两得。
可他们不想想,中国车企已经在墨西哥砸了 32 亿美元,建了 800 个销售网点,这么一折腾,数万个就业岗位怕是要打水漂了。
加税清单专挑硬骨头啃
这次墨西哥列的加税清单可不是小打小闹,一口气把 1400 项产品拉进黑名单,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都在里面,税率直接提到 10% 到 50%,汽车产品更是顶到了 WTO 允许的上限。
这明摆着就是冲中国优势产业来的 —— 中国电动车在墨西哥市场口碑越来越好,节能家电成了老百姓的 “标配”,连光伏设备都帮着沙漠地区居民实现了冰箱自由。
但这税加得再狠,最后埋单的还是墨西哥自己人。当地经销商都说,中国汽车性价比高,没了这些选择,老百姓买车成本得涨一大截。
玩具、纺织品这些日用品加税,直接就会推高通胀,本来日子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有分析师早就警告,这种自杀式的保护主义,最后只会让墨西哥消费者买单,还得赔上产业链效率。
中方反制早就备好弹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中方可没闲着。商务部早就放话,会密切关注墨方动向,必要时肯定会出手。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手里的牌可不少。就像之前加拿大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税,咱们直接对他们的油菜籽下手,现在加拿大农场主天天哭着喊着要政府解决问题。
墨西哥每年往中国运的牛油果、奇亚籽、咖啡这些农产品,还有矿产资源,都是反制的好靶子。真要是撕破脸,这些产品的准入门槛稍微抬一抬,墨西哥农业就得疼得嗷嗷叫。
中国在光伏、家电这些领域早就站稳了脚跟。墨西哥的太阳能电站里,40 多家中国企业提供的组件和技术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难题,他们想换供应商都没那么容易。
中国商务部说得明白,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要是真损害了中方利益,反制措施随时能落地。
贸易博弈拼的还是底气
其实墨西哥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么做就是在刀尖上跳舞。2024 年中墨贸易额刚突破 1094 亿美元,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彼此产业链早就深度绑定了。
墨西哥企业用着中国的零部件搞生产,消费者离不开中国的高性价比商品,现在突然要加税,纯属自断臂膀。
贸易博弈拼的还是实力。中国这边市场大、产业链全,少了墨西哥的牛油果顶多换个产地,咱们广西自己也种牛油果了。但墨西哥没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和光伏设备,产业升级就得卡壳。
中方一直主张好好商量,但谁要是想踩着中国利益讨好别人,那可就得掂量掂量后果。墨西哥这次赌上的不仅是双边贸易,更是自己在全球产业链里的位置,这步险棋走得实在不聪明。
信息来源:见完鲁比奥后,墨西哥总统明说了:对中国,考虑加税---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