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学升本是上级领导、省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校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任何大事的成功,人和的作用至关重要,张云川、梅克保和谭仲池等领导对长沙大学的升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
张云川。2001年5月,他在长沙大学现场办公时决定:同意并支持长沙大学升本;长沙大学由教育局管理改为市政府直管,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为学校发展松绑;在学校周边新征1800亩土地用于学校发展和建设;增加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动工修建洪山路,改善校园外部环境。明确把学校升本列为长沙市重点工作。
作为湖南省委副书记兼长沙市委书记,张云川的决定不但把升本从学校发展目标变成市委市政府决策并列为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理顺了学校管理体制,为学校升本创造了必备条件。而且他的省委副书记身份对推动省政府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和帮助长沙大学升本也极为重要。
梅克保。决策升本的现场办公会仅仅过了三个月,张云川就调任代省长,梅克保接任长沙市委书记。后任不理旧事,否定前任是官场常态。但梅克保就任市委书记后仍然积极推动落实张云川代表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关于长沙大学升本的各项决定,多次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升本工作进展汇报,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作为湖南省委常委兼长沙市委书记,他工作之繁忙可想而知。但在学校升本前,每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得到他的支持时,只要给他打电话,他基本做到当天听取汇报,并尽可能帮助解决。一把手的态度直接影响决定其他相关领导和部门,所以长沙市有关部门对学校升本工作一路绿灯。
谭仲池。作为长沙市市长,谭仲池在学校升本过程中直接抓资金调度,抓土地征收拆迁、抓重点工程和项目的落实。为此,他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督办升本有关工作。
长沙大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土地紧张,拆迁和菜农安置难度大;校内有三条横跨校园的高压线,妨碍建设必须迁走,但涉及管理体制,需要直管部门同意和配合。此外,学校建设项目和学校南北两条主干道洪山路、福元路的修建等涉及立项、资金调度等方方面面,难度很大。谭仲池市长均现场办公一一督办解决。
谭仲池市长是性情中人。记得为高压线迁移一事,谭仲池市长开会协调了两次,省直管部门强调新线路涉及土地征收等困难。为此,谭市长在第三次现场办公会时动怒,说了硬话。结果三条高压线迁移这件看似最难办成的事情终于在他的督办下得到解决。
教育部专家组到长沙市实地考察长沙大学升本工作,谭仲池市长代表长沙市汇报,专家们就学校存在的不足提出许多意见建议,一些参加汇报会的同志误以为学校升本没戏了。谭市长恳切且动情地表态,希望长沙大学的升本工作能够得到在坐各位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但是无论能否升本,长沙市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长沙大学的发展。事后几位专家和我交流时告我,谭市长的汇报和表态深深打动了他们,为长沙大学升本加分不少。
此外,分管教育的市委副书记欧代明、前后两任常务副市长梁建强和赵小明、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张伟珏、曹亚和其他许多领导及专家也都为学校升本做了大量不可替代的工作。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为得到上级领导鼎力支持,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关系和谐,2001年启动升本工作到2004年5月教育部批复同意长沙大学改办升格为本科学校这三年,是我调湖南工作后最辛苦、压力最大,但也是最为顺心如意的三年。
如果学校没有升本要求,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不会主动要求学校升本。但是升本所需资金、土地、理顺管理体制、校内外环境整治与建设等诸多问题,没有一样仅靠学校自己能够解决。回首往事,我很幸运能够得天时地利特别是人和之助,实现了升本目标,做成了一件事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升本过程中得到上述诸多领导的支持帮助,我居然没有请他们吃过一顿饭,送过一分钱礼物,更遑论礼金红包!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如果能够再提前几年启动升本工作,长沙大学极有可能在升本后保留“长沙大学”校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