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7年,胶东多处区域行政规划出现变动。5月过半时,五莲县正式设立,其名称源于境内一座获明朝皇帝御笔题名的山峰。
新县刚成立时,领导班子承担着重大责任,既要开展土地改革、推动民生经济发展,又要抵御国民党进攻、积极支援前线。对于公安局首任局长而言,还面临人员短缺、武器匮乏等诸多难题。
此时,华野一支部队途经当地借宿,借宿部队首长得知李祥业等人情况后,为其提供一批武器,缓解了县公安装备不足的状况,助其更有效地打击敌特、保护民众。
【一、五莲县初设公安局新立,李祥业出任局长】
1947年初,解放战争激烈展开。硝烟弥漫之际,依据形势发展需要,将五莲地区单独设县事宜被提上议程。
四月,五莲区域划分筹备工作均已完毕。首任领导肩负开创使命,人选确定尤为关键,上级滨北专署经审慎筛选,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人员。
5月1日,县委领导集体组建完毕;12日,县政府于白子庙举行成立会议,当日公安局亦正式启动运作,时年25岁的李祥业履新,担任首任局长。
他来自日照,对当地情形极为熟悉。1922年他来到人世,这意味着其青少年时期都处于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经历,铸就了他坚韧的意志与坚定的信念。
1939年,日军侵略的步伐在齐鲁大地横行,目睹敌人罪行与百姓困苦后,17岁的李祥业毅然加入党组织,投身救国救民事业。
五莲县筹建阶段,公安局长这一关键岗位需挑选一位思想稳固、能力出众的干部。李祥业因过往业绩优异,获选担任此职。
彼时,李祥业于诸城履职公安局长一职。其年纪尚轻,却已是经验丰富、多次侦破重大案件的老警察。
抗日战争阶段,李祥业于八路军内从事过情报相关工作,承担侦察日军行动方向、探查敌方防御部署的任务。历经战斗磨炼,其侦察能力快速提升。
1940年,八路军为突破日军封锁,发起规模宏大的百团大战。日照地区部队协同作战,对境内敌占路段展开袭击。
李祥业所在支队承担了为主力部队提供掩护的任务,其提供的情报支持对战斗胜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41年,李祥业被调至公安部门,于赣榆根据地以股长身份开展工作。在动荡时期,公安人员需应对众多敌特破坏案件及针对平民的抢劫、伤害事件。
那时,特务活动极为猖狂,不断有干部被害,李祥业陆续侦破了工会会长、区委书记及县大队副队长被杀案件。他带领干警将凶手缉拿归案并执行处决,人心称快。
土匪常对周边民众生活造成侵扰,除在途中劫取财物外,还会持枪闯入村庄,抢夺村民家中的粮食、牲畜及钱财。
李祥业多次依据侦查所得情报,于匪贼行经路段设下埋伏,成功重创匪贼,追回部分群众遭抢物资,并收缴枪支弹药。
五莲县形势复杂且严峻,除普遍存在的特务、土匪问题外,还存在人员不足、警察配备武器杂乱且落后、上百名在押嫌疑人待审等问题。
李祥业承担筹建任务后,深知责任重大。自5月8日始,他带领干部与警员前往钱家庄子办公,克服诸多困难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