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今年8月,市调研组对长宁区“八五”普法工作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对长宁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以及法律科技场景应用等法治建设成效进行深入了解并给予充分肯定。为系统展现五年来长宁普法工作丰硕成果,长宁法宣拟推出“‘八五’普法巡礼”栏目,通过系列专题,全景呈现法治长宁在重点领域普法、涉外法治营商、重点人群普法、民主法治实践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与成效。
从全国首创健身行业预付费资金公证提存监管模式到打造全国首个《海牙认证公约》为侨服务绿色通道;从率先揭牌“大虹桥法治会客厅”到愚园路法治文化街区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从推出全市首个法律服务数字人“宁宁AI法”到颁出全市首张跨省通办律师执业证——长宁区以“八五”普法规划为抓手,将法治精神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更多法治创新效能转化为现代化治理动能,不断为长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国际精品城区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深入深化
制定出台《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进一流水平法治长宁建设行动纲要》,构建“理论中心组领学+基层宣讲普及+数字平台传播”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全区开展“书香法韵”原声诵读等主题培训210余场,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五个一”行动覆盖189个居民区,线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青年诵读作品吸引2万余人次收听。法治为民展现新实效,《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入选市级首批基层治理软法指引,《互联网审判模式一体化建构问题研究》等多个课题先后荣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常态长效
持续开展“数字法治 赋能治理现代化”等宪法宣传周主场活动,举办“群诵宪法序言”、法治电影周等特色性群众活动,“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宪法知识竞赛等各类宪法宣传活动覆盖全年各时段,宪法进校园、进企业等“七进”普法宣传覆盖长宁各个领域,10个街镇均设有宪法主题活动,189个居民区举行基层宪法宣讲活动,52所中小学、74幢重点楼宇、天山商业中心、古北黄金城道等商圈成为宪法宣传重要场所,阵地覆盖面持续扩大。2024年民革市委、市司法局宪法宣传周市级主场活动在长宁举办,法治长宁影响力持续提升。
民法典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月,举办“智慧法治 赢在虹桥”法治文化节等活动。聚焦白领、居民、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先后推出“解忧杂货铺”知识长图、地铁“法治专列”、“法商前沿”等公益普法特色内容和平台。发布全市首个数字法治地图,推出首支运用DeepSeek技术创作的法治歌曲《法典之光》、“护企发展法治保障”服务包等特色举措。推动“Legal hi 宁好法治”等营商品牌活动覆盖更多领域。五年来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和教育活动26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近30万。
民主法治实践持续深入
锚定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目标,用好法治观察点、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等渠道载体,拓宽民主参与法治建设路径。持续开展全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推动“两人”队伍建设从基层治理向市场主体创新拓展。深化法治赋能基层治理,华阳路街道《“党建+法治”多元擎画上海硅巷科创街区营商环境新图景》、天山路街道《打造法“智”商圈服务企业发展》获评上海市“司法所法治赋能基层治理示范项目”,北新泾街道《以“数字化司法所”为载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等实践做法荣获上海市法治建设优秀案例,虹桥街道获评首批“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江苏路街道曹家堰居民区、天山路街道纺大居民区分别获评第八批、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来 源|普法依法治理科
编 辑|沈晓冬
校 核|丁思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